這是我寫的兩篇人物專論,并且還順帶了點評了一下影視劇中人物。就黃蓉而言,我毫不掩飾的說我喜歡李一桐版,但是令狐沖還沒有我滿意的版本。
先是黃蓉:
《射雕》2017熱播,黃蓉的話題有被提到了大眾眼前,大家又開始討論到底那個黃蓉更經典的問題。我在問答中答非所問的也回答了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金庸迷,我的第一部金庸小說是《笑傲江湖》,第一部金庸劇自然是83版的《射雕》。但是我并不認為后面繼續翻拍的那些《射雕》就真的如評論的那樣不堪(于媽千萬別再拍射雕,不然不看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知道了)。
先從原著的黃蓉開始說起。有人統計過,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筆墨最多的兩個人就是郭靖黃蓉兩夫妻,至于到底有多少是在描寫他們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然大家就別看別的了,重溫金庸小說算了。從郭靖是從沒出生就開始寫了,一直到倚天中依然還有郭靖的影子在里面。而黃蓉的出現是郭靖從大漠回中原后,遇到的那個小乞丐開始,兩夫妻橫貫了射雕和神雕的大部分情節。說黃蓉不說郭靖,根本不可能,而且射雕中只是黃蓉的前半生,或者說少女時期。而后半生,這里就不談了,等再有神雕的時候我們再聊。黃蓉其實是個很不幸又很幸運的女人,不幸的是她從來沒感受過一天的母愛,她的母親馮蘅在她剛出生就去世了。所以黃蓉的性格上多少有點偏執,這個也是單親家庭孩子共有的毛病,黃蓉不算厲害的。而黃蓉又是幸運的,雖然沒有感受過母愛,但是黃蓉得到了很多份的父愛,其中真正的父親黃藥師的那份,還有她的師傅洪七公的那份,更有她最愛的靖哥哥的那份(解釋一下,其實郭靖和黃蓉在一起之后,更多的是扮演了一個道德典范,而非一個男朋友或者丈夫;黃藥師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忘年交的朋友,所以我認為郭靖更多是父親而黃藥師更多的是男友)。
少不更事,雖然有一個無所不通無所不曉的父親,但是黃蓉依然因為吵嘴而離家出走,并且扮成了小乞丐的樣子,不過看樣子小乞丐也是混的不錯,伶牙俐齒,聰明伶俐的她自然不會吃多少虧。直到傻傻的郭靖出現,情竇初開的少女一下子愛上了這個傻小子。并且愛了一輩子。有人說黃蓉愛郭靖是因為郭靖在黃蓉小乞丐的時候直接表現的像個富二代,輕裘寶馬隨便送,黃金白銀隨便敗,是個女孩也架不住這樣的攻勢。但是大家忘記了,黃蓉是誰,人家桃花島上的玩意兒不比郭靖拿的多,黃蓉可是標準的富養出來的女孩,什么沒見過什么沒玩過。所以,郭靖的那些所謂的財富根本打動不了黃蓉的心。可以說黃蓉開始只是對郭靖有點好感,在日后的不斷交往中,才漸漸的被郭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從而甘愿站在郭靖背后成全了郭靖大俠的美名。可以說沒有古靈精怪的黃蓉,就不會有日后的北俠郭靖。這也為什么說郭靖其實更多的在黃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親的角色的原因。
也有人問為什么黃蓉沒成為天下第一,因為無論是人脈還是聰明才智,黃蓉絕不輸任何一個人,但是為什么黃蓉就沒成她父親她丈夫那樣的大俠呢?其實我認為,黃蓉是個沒什么野心的人,天下第一對她而言還不如她給老叫花子做的菜來的更有興趣。黃蓉就是這樣一個甘愿做她靖哥哥身邊的小女人的人,雖然她的武功也不弱(在學了打狗棒之后黃蓉好像就很少再用東邪本家的功夫),作為天下第一大幫的幫主,其實與其說是爭來的不如說是老叫花子趕鴨子上的架。所以洪七公在黃蓉的生活里,依然是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洪七公貪嘴,而黃蓉樂的給她老人家做各種稀奇古怪的美食,什么好逑湯,什么二十四橋明月夜等等的,讀那段的時候,我真的很想也嘗嘗黃蓉的手藝。她繼承了父親黃藥師的東西可能也僅限于拿出來賣弄的這手好廚藝了吧。武學之路更多的是悟性而非智商,所以很多時候郭靖學的會的黃蓉未必就學的會,比如左右互搏。按說這個心比比干多一竅的黃蓉一心兩用應該是灑灑水的事兒,但是就是做不到。東邪家學之中,什么彈指神通,什么玉簫劍法等,黃蓉也只是懂個皮毛,拿出來顯擺的成分多于實用的成分。她只是告訴大家,我是東邪的女兒,你們欺負我沒你們的好果子吃。但是她不是小東邪,在她的心里,有太多需要遵循的倫理道德,更重要的是,作為她道德典范的靖哥哥所要遵循的東西,她便毫不反對的一應拿來,都變成自己的倫理和道德的典范。這個在神雕中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這里不多述。
所以,我以為,黃蓉一輩子都是甘愿做一個小女人的人,只是很多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讓她走在了江湖的風口浪尖上。射雕中,她的傷心她的滿足更多的都是來自他的靖哥哥,而非自己有多大的成就。這樣的女孩子,能不讓人愛嗎?
所以,在我的心里,黃蓉的形象應該更多的是一個小家碧玉的女孩子,一個假裝心機深沉的女孩子,一個聰明有余但不愿追名逐利卻又看不透紅塵俗世的女孩子,一個小妖女,一個敢愛敢恨不愿回頭的女孩子……一個所有看似對立卻在她身上很好統一的奇女子。一個我最喜歡的金庸女一號,沒有之一。
基于此,讓我繼續來說說那些演過黃蓉的女藝人們。
最早的是米雪,米雪的那一版我沒看過,也沒想去看,起碼讓我想來,米雪缺少黃蓉小家碧玉和小女人的感覺,所以不過多的評價。下來是翁美玲,這個被大多數人視作經典,甚至有人說她就是黃蓉,但是她真不是黃蓉,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看書之前就已經看過了83版射雕,揮之不去的形象感也帶入到了書里。她演了一個本色的黃蓉,卻失去了黃蓉的本色。下來是朱茵版,94年的朱茵的確美,但是朱茵在戲中有些裝嫩的感覺,不如她的紫霞仙子那么深入我心。下來是被詬病最多的周迅版,嚴格說,周迅還是演了自己理解的黃蓉,形象上也得到了金庸先生的認可,但是真心說,她沒演活黃蓉,太多的技巧反而讓黃蓉套路了。下來是林依晨版,她的黃蓉也還不錯,刁蠻有余而靈巧不足。而以上所有這些黃蓉的表演者,在演黃蓉的時候都是25歲左右,很少讓我感到少女的感覺,有些東西,年齡真的是大問題。最后是李一桐,我還沒看完(我也想趕緊看完,奈何不播啊!),據說這一版還不錯,被稱為今年的良心制作,看了一些片段,感覺這個和我心目中在黃蓉最為接近,起碼人家真的是個十多歲的小丫頭,而非故意刻意的裝嫩。劇集還在繼續,李一桐的黃蓉最終如何,還要繼續觀察,等劇集結束后,我再整體的點評吧!
下來是令狐沖:
《笑傲江湖》是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大約我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我不怎么愛學習,上課了就是抱本書看,先是一些古典文學的東西,比如《史記》啊什么的。那段時間我不怎么喜歡近現代小說,對于武俠小說更是聞所未聞。直到我一個表哥來我家居住后,我才知道還有武俠小說這個東西。同學說家里有《笑傲江湖》,我表哥就說那個很好看,于是就借來看了看,我記得很清楚,是4本,大小和排版都像《讀者》,是藍色封皮的,紙張已經泛黃,但是好像保存的還很完好的樣子。放暑假的時候電視臺每天早上9點放83版《射雕》,好像很過癮的每天放3集還是5集的樣子,于是開始追劇。一個暑假時間看完了《笑傲江湖》和83版《射雕》(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就不寫作業,仗著自己那點小聰明,總還能考到班里前5名,所以老師也不太管我)。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的開始找尋金庸的小說看,那個時候哪有閑錢買這樣的巨著(有點錢都買了《七龍珠》《城市獵人》了),直到高中的時候,才發現我同桌家里有全套,結果用了3年的時間才斷斷續續的看完(高中的時候基本不敢不寫作業了,成績下滑的厲害,沒什么依仗的趕腳)。大學的時候整天忙著打游戲玩電腦,基本就不怎么看書了。直到5年前(2012年春節前),亞馬遜金庸全集打折出售,我記得一套是440,趕緊買了一套珍藏(真的是珍藏,至今還沒開封呢),現在偶爾翻金庸小說也是iPad上看看電子書。曾經徹夜不眠的情節現在變成了睡前的催眠曲(不過我已經給我2歲半的兒子開始滲透金庸小說了)。
《笑傲江湖》講的是什么不用我說,里面的男一號令狐沖是金庸小說里活的最灑脫的一個,他身為華山派的大弟子,前面大段的事跡都是由一個漂亮的小尼姑說的。身為孤兒的他沒有郭靖那么多國仇家恨需要完成,更沒有蕭峰那么多的羈絆,他練武是碰巧被岳不群夫婦收養,如果他不是被岳不群夫婦收養而是被一個農戶收養可能他就是個農民,所以武功一直稀松平常,沒什么長進(我覺得風清揚說的也是有道理的,岳不群太死板也是原因之一),紫霞神功倒是有練習,但是不是用來打架而是都用在喝酒上了,甚至連乞丐的酒都不放過。遇到任盈盈之前,我總認為他會和他的小師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結果小師妹還沒等到執手就移情別戀了林平之。儀琳倒是很想她的令狐大哥,但是令狐大哥卻是“遇到尼姑逢賭必輸”,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出去打架就被打的半死,但是還是死不認輸。被師傅罰在思過崖思過,卻無意間發現了秘洞和武功秘籍,看就看得,不似所謂的正人君子般非禮勿視的道貌岸然。整本書里其實我們都知道令狐沖是最光明磊落的,也是被人扣屎盆子最多的一個。
我之所以喜歡令狐沖,就是因為他灑脫的性格,灑脫而不放縱。他有他的原則,正與邪,好與壞都在他心里有桿秤。無論誰,我認為可交就交,我認為不可交,看都懶的多看一眼。所以他和采花賊田伯光是酒友,和天王老子向問天是知己,但是卻從不和所謂正派人士的嵩山派青城派那伙人多說一句話。也正是這樣的性格,讓他在正邪兩派中都樹敵不少。但是很奇怪的是,岳不群誣陷他但寧中則信他,林平之誣陷他但岳靈珊信他,嵩山派誣陷他但恒山派信他,甚至重掌魔教的任我行等都欲處之而后快,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做得尼姑頭子,領得烏合之眾,闖得少林寺,上得黑木崖。放眼天下,沒有他令狐沖不敢去不能去的地方。
令狐沖對自己其實沒什么過高的要求,既不想當什么武林盟主,也不想當神教教主,雖然雙方在后期都在拼命的拉攏他,誘惑他,但是他還是他。生命可以不要,但是他的原則一定要堅守。整部書里,令狐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傷痛為伍的。先是為了一個認識都不太認識的小尼姑被田伯光打傷,后來又被上華山挑釁的華山劍宗的人重傷,接著被各種人用各種方法救治,結果是適得其反,讓令狐沖本就不是很好的身體更是雪上加霜。西湖底雖然學了吸星大法看似解決了前面的問題,但又出現了另外的問題。就這么一次次的讓令狐沖備受煎熬著,拖著他的病體周旋在那樣一個爾虞我詐的江湖之中,但是他活的依然灑脫,身體的煎熬并沒有打垮他那顆堅強的內心,他還是那個我行我素的令狐沖。
相比于郭靖,令狐沖少了很多道德底線;相比于楊過,令狐沖有沒那么多牽掛;相比張無忌,令狐沖既不帥也沒好武功更沒有那么多美女為之牽腸掛肚;相比于蕭峰,他不需要在家與國,情與義,宋與遼之間做出無奈的選擇。甚至最后他和任盈盈一起退出江湖都不需要一個如活死人墓一樣的地方,天大地大,走到那里那里就是他歸隱的地方,綠竹巷可以,黑木崖,華山一樣可以,令狐沖就是那個所謂的大隱隱于市的高人。來自天地間,回歸天地間而已。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因為放不下,想不開,理不清。而我們的令狐大俠恰恰是個放得下,想得開,理得清的人。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無拘無束,自然而然的令狐沖,一個真正做到了笑傲江湖的一般人,雖然可能他并不真的那么一般。
說了這么多,讓我繼續來說說各個版本的令狐沖。
最早的應該是發哥版的,但是遺憾的是我真沒看過,真的不知道如何,想來發哥應該是很不錯的;下來我記得是許冠杰版,這版讓我記憶最深的不是劇情,而是那首黃霑的《滄海一聲笑》;接著有李連杰版,開了令狐沖和東方不敗情史的先河,最經典的東方不敗也讓我久久難忘,但是李連杰好像真沒那么放得開(也許他更適合黃飛鴻吧),稍顯拘謹。但是對于令狐沖嗜酒如命倒是表現的很好,當小師妹問他同時落崖救酒壺而不救他的時候,令狐沖的那句“你會輕功酒壺不會啊”還是讓我很是贊賞的。有人說呂頌賢版最好,但是我對TVB的那些棚拍電視劇真的是興趣一般,沒看出來多好。繼而是1元版稅的李亞鵬版,這版讓我最欣賞的不是李亞鵬而是許晴,絕對是最美任盈盈。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當的了大小姐也扮得了妓女(這段很多人詬病,但是我認為許晴演的很精彩),李亞鵬嗎,不說也罷,不說也罷。李亞鵬之后還有任賢齊版,這個,啊!后面是我曾經在天涯上抨擊最多的霍建華版,真真是毀人不倦啊!絕對毀三觀的典范!所以,至今還沒有一個演出令狐沖灑脫的人,只有期待后人有突破了。
下來我很奇怪的是TVB的武俠劇,真的有那么好嗎?制作粗糙,特效三毛(五毛都是多的),道具服裝無限循環使用,到底好在哪了?別給我說武俠精神或者小說精髓,都是二次解讀誰比誰更精髓呢?亦如現在的射雕神雕等,各種翻拍以后還會繼續,每個版本總是會有突破的,后面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好的!亦如現在好萊塢的漫威電影一樣,你敢說70年代的比現在的好?除非你眼瞎了,我們的武俠劇也一樣,時代造就了這樣一批先入為主的TVB劇,但是千萬別抱著就不放了。什么XX之后再無XX了,怎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誰敢說今后就沒有超越金庸小說的武俠作者,更別說二次解讀的影視劇了。本不想說這段,但是忍不住還是說說吧!我不想改變什么,我只是表達一個態度而已。亦如我最喜歡的令狐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