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你有沒有憑第一印象去判斷一個人。
我見到小z的時候是在招聘會最后一天,當時他很認真的看每家招聘單位的簡介以及崗位要求,還不時做著記錄。那個時間段現場人已不多,各個單位都在準備退場。很容易就引起我的注意。
很沉穩踏實的樣子。當他來到我這詢問的時候,知道他曾做過美工,對相關軟件操作也熟練,我已經決定錄用他。
因為他起碼的誠意。
見過太過的應聘者,連招聘簡章都不看,過來問“你這里招什么人”?“你們單位是做什么的”?“工作輕松嗎”?等等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恕我沒禮貌,沒耐心一一回答,求職者應該自己去了解的問題。
小z上班一個月,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他以前有些美工工作經驗,按產品樣子來設計即可。和現在直接按客戶要求設計大大不同,在和客戶溝通能力上有待提高。
第一印象是打動人心的敲門磚,想持續的發展還是靠個人能力說話。
02
小q工作有一年多了,最近要求提高工資,按設計專業能力來講,他是不錯的。可是經常出現細節錯誤,排的版面上不是出現錯字,漏字就是電話號碼錯誤。多位客戶投訴,他認為是客戶在故意為難。對工作不細致不上心,重要的事情不放心安排他去做。
細節決定成敗。自然加工資的事,也暫時不批準。
個人價值是和能力匹配的。
在得到高薪的同時,你須想想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了多大的利潤,給單位帶來什么收益。
03
小k是熟人介紹來的。專業能力只是勉強,又有些不遵守紀律,自由散漫。
想著是關系戶,忍忍吧。
不過,安排他加班從不推辭,在能力范圍內主動幫助同事分擔工作任務。做些復印呀、打掃衛生之類的,其他員工不屑做的事情也少有埋怨,集體活動中他是最會嗨的,說說笑話,喝喝歌,積極制造笑點和趣味讓氣氛很活躍。
在單位他是來的時間最晚,但人緣關系是最好的。
即使專業能力不夠,也可以通過別的方面來彌補不足,為自己加料加分。
那么最后來看一下:
第一印象不管好壞,在進一步接觸的過程中會因實際表現轉換。
想要得到心目中的期望值,得看自己能創造出來的價值。
能力不夠,不要怕,動動腦筋用別的方法也可以對沖。
一句話概括:
想讓別人喜歡你,信任你,幫助你嗎?
你需具備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