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業主要是對自己進行分析和定位。先從興趣談起。
一、讀書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書。小時候的零花錢基本上都買了小人書,導致我高中畢業整理東西時,積攢了滿滿幾大紙箱子的小人書。后來才發現這竟然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巨大投資。上大學后,在保定的古玩市場閑逛,才發現成套的小人書有人高價收購,于是,你們懂的。初中時,迷上了武俠小說,瘋狂地看,一直看到了大學。本以為消遣的武俠小說,竟然讓我在高中時候悟出了很多自我管理的道理,果然是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大學時,第一次進入圖書館,頓時被海量的圖書吸引,于是,第一年我除了不得不上的課程,我幾乎全天候泡在圖書館,事實證明那一年是我知識體系的基礎年。也正式那一年,我通過看名人成長傳記,體會到習慣的重要性,開啟了好習慣養成之路。
進入職場后,消遣的小說從武俠換成了玄幻,更牛逼的是,我竟然從玄幻小說中構建了自我成長的體系,這一點在我有意識的強化和實踐中,不斷升華與完善。現在,我的自我管理體系基本上就是以玄幻小說為基礎。誰說看小說一定不務正業呢,哈哈。
二、時間管理
可以說,我對時間的敏感是從小形成的。我特別討厭不守時的人。我特別喜歡在時間戰場上搞彎道超車。因為我喜歡玩游戲,喜歡看小說,我還希望自己輕松獲得好成績,重要的是,我還不想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那就只能在效率上超越了。
進入高中,是我自我管理的啟蒙期。那時候,我發現不同時間段的學習狀態是不一樣的,學習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于是,我根據自己的狀態給不同時間段安排了不同任務,比如早起后朗讀美文,比如放學后到家先睡會覺再學習,比如中午時間在閱報欄看新聞勾連政治理論,等等。高三時,我設計出了為期150天的四輪復習法,具體到每天,幾點到幾點復習什么,如何穿插,如何銜接,如何輪換,等等。可惜的是,我興奮地跟幾個要好的同學講解演示時,他們都表示聽不懂。然后,沒有然后了。
三、咨詢
這幾年,在個人成長和生涯發展領域,接受了很多朋友的個案咨詢。與培訓師相比,我更喜歡咨詢師。可能跟自己的愛好相關吧,我不喜歡一個人對著很多人講知識,而且下面的人還都不是很感冒地樣子,(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