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文/李曉 圖/網圖
每一件事情都有溝通成本。尤其是在教別人一件你已經會的事情的時候。最最簡單的例子,你需要做一張報表,你有兩個選擇:每次自己做,教別人做,以后讓別人做。
邏輯上,正常人都會選擇第二種吧。畢竟這是一勞永逸的事情。然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實際工作中,很多人都會選擇第一種。
為什么呢?因為有時候教別人做太麻煩了!每個人的理解水平不一樣,可能你花了很多時間,這個人還是理解不了。又或者這個任務時間特別緊,你自己做當然比較快,為了趕上截止時間,你往往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完成教授的任務,于是乎,你只好急匆匆地自己做完。教會別人的任務就無限期推遲了。而到了下一個截止日期的時候,往往你又沒什么選擇,只能趕緊自己再做一次,周而復始。
另一個可能性就是你無法忍受學生犯錯的可能性,或者你不能忍受人和人之間的正常沖突。這個世界上能避開沖突的方式就是不交流、不表達。只要你伸出你的觸手,那么發生沖突的概率就會出現。一旦突破了他人或者是你自己的舒適區,沖突的概率就不斷提高了。而教授別人新任務,對別人和自己都是一個沖破舒適區的行為。這樣的情況下,沖突的概率就不斷提高了。
很多老板、上司都陷進了這個無底深淵里面。所以我們經??匆娒γβ德档睦习?、焦頭爛額的上司而一臉茫然的員工或者超級高的離職率。
在教授他人新技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點:
1,循序漸進,絕對不可以冒進。
2,提高自己的心理容錯率,接受出現錯誤的可能性。
3,利用科技,提高教授水平。
4,充分溝通,提高諒解度。
5,接受你都做到了,還是會失敗--你不得不自己做的可能性。
6,有一顆淡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