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囚居瀛臺
瀛臺,宮里南海中三面環(huán)水的夏宮,本是仿照海中仙島所建的避暑之地。上次去那里,還是陪太后游玩時坐船去的,而今我卻要住在那里。
我已經(jīng)明白太后的意思了。她要的不僅僅是訓政,而且是軟禁于我。
下得朝后,太后緩步移出宮殿,我跪在那里,思緒還在遠處。忽然一雙大手過來攙扶起我的胳膊,“皇上,咱回去吧,別跪在這傷了身子”,我抬頭看到李蓮英那張似笑非笑的臉上深不見底的眼神。
他的眼神竟然和太后有點相似,似乎空洞無神,似乎包含一切,在幾乎木訥的眼神下總有一絲詭秘和難以揣摩。
但他的臉上,比太后多出來一份笑。有時候是諂媚的,有時候是應(yīng)付的,有時候是陰險的,有時候是善意的。我覺得,他與我之間的笑,似乎帶有幾分諂媚又完全不是,似乎帶有些許嘲弄但又有一些是善意。
李蓮英,我自進宮以來,就看著他一直跟在太后左右。我小時候,他是除了翁師傅之外經(jīng)常抱我的男人,如果他還算一個男人的話。
我木然地回過神來,嗯了一聲,站了起來,回頭看到還匍匐在地的群臣,沒有一個人抬起頭來,但我仍然感到了散發(fā)在整個大殿之上的輕蔑與不屑。
太后退下殿去,這里,我連個擺設(shè)都算不上,他們畏懼的不是皇上,而是權(quán)力。一個沒有權(quán)力的皇上,一個行將被軟禁的皇上,對他們而言,只有輕蔑和嘲弄。
我死死地盯了一眼跪在前排的袁世凱,他和榮祿并排跪著,額頭幾乎是貼著地面,帽后的頂戴隨著腦袋翹起,屁股也撅的老高,整個人像匍匐在地的一座小山。
我盯著他那低下的頭顱和翹起的頂戴,這個投機上位,不擇手段的人,他用壓低自己靈魂的方式,抬高了腦后那支頂戴花翎。
這樣的人,眼中只有權(quán)力和利益,沒有忠義和大局。我想,要是給他合適的價碼,或許他連手足兄弟都可以賣掉。
我隱隱中覺得,他終將與我為敵,與大清為敵。
我隨著李蓮英一行人走在去瀛臺的路上,我想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楊銳等維新同志遭太后滿城追捕,下一步不知將何去何存。
我給康有為速速離京的密詔,看來也沒有起效,不然就不會有譚嗣同夜訪袁世凱。雖然剛才在朝會上,我聽得不是很真切,但我大概還是猜出來些頭緒,那就是維新諸同志接到詔書后,鋌而走險,欲借助袁世凱控制大局,推進變法。
糊涂啊,真是糊涂。我都覺得變法之事過于操切而引起太后警覺,他們卻想做個魚死網(wǎng)破。我雖然急于變法圖強,但我也深知,朝廷守舊實力的強大,變法之事要推進,但朝政穩(wěn)定是大局。這也就是我給楊銳的密詔中所說,“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zhuǎn)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圣意?”,而他們都沒有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當下的大清,凡事都須以平衡為上,魚死網(wǎng)破是魚的壯舉,卻不是漁夫的最佳選擇。我要的是穩(wěn)穩(wěn)前進的大清,不是血流成河的大清。
當然我也理解康梁和楊銳等同志的一顆赤誠之心。英雄有時候并不是一死了之的人,而是默默堅守著心中渺茫的希望,百折不撓之人。
我已身不由己,失去決斷之權(quán),身邊簇擁著我的,都是些陌生的面孔。李蓮英是什么時候忽然召集起這么多新人太監(jiān)過來的,我尚未知曉。我驚訝于他辦事的速度,或者說囚我于瀛臺早是預(yù)謀。
身邊一個遞口信的人都沒有了,我將與世隔絕。我的諸同志啊,你們是大清的人才,現(xiàn)在是,將來史冊當中必然也是。我不知道目下等待你們的是什么,惟愿諸位安康,為了自己,為了大清,堅強隱忍地活著。
我雖為囚帝,但我終究要在太后面前為諸等求情,為我大清留下變法圖強的火種。
變法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政變打敗了,但我相信世界的潮流,諸國發(fā)展前進的趨勢。法終究是要變得,不變即亡,變則方有存立富強之機。
我問李蓮英,“密詔之事是怎么回事?”
“奴才不知,皇上,您也別問了。老佛爺她早叫人查了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那不是康有為住的地方嗎,難道康先生早已被抓?
“噢,康有為呢?”我唐突地問道。
“早就溜了?!崩钌徲⒍嘤嗟囊痪湓挾紱]有。
陷入沉寂。
前邊就是瀛臺了,通過僅有的一道石橋,繞過涵元門,就進入了一個小宮院。正殿便是涵元殿,往常的避暑之地,而今的常住之所。
瀛臺三面環(huán)水,荷葉叢生于南海之上,在旭日的照耀下,波光倒影,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致。而對于一個囚徒來說,這不是風景,只是阻隔。
李蓮英給那些小太監(jiān)們嘀嘀咕咕交代了一番,跪前來說,“皇上,這兒的事就交給這些奴才了,您隨意使喚就行,飲食起居自有他們伺候。我一有時間隔三差五會過來看您,今天我就先回去了”。
“老佛爺可有其他交代?”
“皇上,老佛爺說了,每日請安的規(guī)矩不能壞,您每天還得過去給她老人家請安?!?/p>
“按照之前照會的時間,明日日本前相伊藤博文將與我會面,老佛爺可有懿旨?”
“老佛爺暫無明旨,待奴才回去稟報她老人家。”
“呃……,還是不稟報了吧,總理衙門自會報的。”
“奴才遵旨。”李蓮英碎步退出了殿門。
與伊藤會面,原想暢談日本變法維新之經(jīng)驗,依現(xiàn)在看來,怕也要是泡湯了。大清國,在列強的眼里就是朝令夕改,一人好惡影響朝政陰晴的不文明之地。
大清,我的大清,何日能見你雄立于環(huán)球之上?
樹上的夏蟬開始鳴叫,早上的朝氣慢慢減退,暑熱燥氣開始升騰,我忽然覺得頭有點眩暈……
一夜未成眠,醒來天已變。暫且歇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