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曾經是無數學子的夢。春的溫馨,夏的熾熱,秋的豐實,冬的爛漫。那里有著被歲月洗刷過的建筑被歷史沉淀過的書籍,被時間驗證過的真理,那里的林陰小道,那里的鳥語花香,那里的精彩激昂,無不充滿著誘惑力。走進大學的我。雖然仍懷著以前的激情,期待著自己的精彩,但是與夢想中的大學生活相比,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所不同,感觸頗深,這可能就叫“痛并快樂著”吧。
或許是從高中步入大學從少年步入青年的緣故近期對人生的思考特別多。每每想到兩年后自己就要面臨工作、社會等一系列的問題,會情不自禁地捫心自問:“始準備了嗎?”
大學,是青年走向社會的平臺,是成就人生夢想的搖籃,而在這關鍵的四年里,每位大學生要做的,恐怕就是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積累一定的知識,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轉型。而這四年怎么過,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現在有些大學生邁入大學門檻后,很容易被大學表面的安逸生活所迷惑。四年過后,輕飄飄地走進社會,得不到認可,又會埋怨社會對自己不公。當然,絕大多數大學生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勇于實踐,最終順利地踏入社會,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展宏圖。在這人生重要的四年中不留遺憾自己的奮斗成就自己的夢想樣的人令我佩服人羨慕。
一次和同學聊天,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不想毫無生息地來,再無所作為地走,我要努力證明我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點東西。”是啊!人生是對理想的追求過程,而理想又是人生的指示燈,每位青年都應該用青春的激情來灌溉夢想的種子,一點點讓它生根發芽,而不應該等它枯萎的時候后悔萬分。到那時候,留下的只有空虛和悲哀。 大學生活有時或許是寂寞的,但正是這種寂寞,才能讓人對自己的靈魂進行拷問。想想曾經獲得過什么?失去了什么?又在追求什么?反復咀嚼過去,展望未來,才能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徹底洗滌,不至于每天忙忙碌碌卻又一無所獲。寂寞的時候,正是人赤裸裸面對自己的時候,也是感受生命真諦的時候。
一個人應該實實在在地生活,才能讓自己的夢想擁有一寸落腳的沙土,才能給生命的軌跡留下幾筆濃厚的色彩。此時的感覺,才是最真的。 大學時光還要繼續,未來的道路陽光與風雨兼程,也許遠方盡是坎坷路,也許要孤孤單單走一程。無論怎樣,我們依然要有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方向為我們期待著苦盡甘來,我們憧憬著雨后的彩虹,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生活下去,不再虛度青春年華,我們對得起生活,生活也就對得起我們。相信自己,在大學這片無垠的土地上自由的奔跑,在未來遼闊的天空中自由的飛翔。
文/張語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