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親密育兒法的由來
1、寶寶的挑剔、難以滿足是寶寶的性格,不是養育者的養育能力有問題;
2、寶寶的哭聲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求助,而非控制;
3、當寶寶哭泣時,應當嘗試理解寶寶的意思,不要將這種哭泣當做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壓抑孩子的天性等于阻礙孩子的發展;
4、接受寶寶的獨一無二,欣賞他,發揮其優勢的部分;
5、需求可以不需要立即滿足,有時候可以適當的讓他學會自己面對挫折,當需要幫助時再幫忙;
6、父母的情緒非常重要,當父母沒有那么緊張時,孩子會很放松;
7、將能碰的物品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不能碰的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讓他內化秩序;
8、照顧好寶寶,首先要照顧好自己;
9、高需求=高回報
10、親密育兒法是一種教人如何恰當回應孩子的育兒方法。
第二章 什么是高需求寶寶
1、基本上所有的寶寶都是高需求的,父母應發現孩子的需求,恰當及時的回應;
2、小月齡的寶寶因為不能夠建立自己良好的生活秩序,而寶寶的溝通方式就只有哭聲,因此一切要依靠大人的引導,當寶寶到三至四個月的時候,身體各項功能發育完善,哭聲就會減少,當他們學會了吃手,玩耍,就能夠自己安撫自己,而在這之前是需要大人的幫助的。
3、面對高需求寶寶,父母應學會適應寶寶的步調,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
4、在他出生后的幾個混亂的月份里,給成長的嬰兒以內在的安寧,逐漸讓他的生活步入正軌;
5、延遲滿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先及時的、完全的滿足,再慢慢引導才有可能出現;
6、睡眠不好,應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7、生命的早期得到了滿足,以后就不會再出現,而沒有得到的滿足將永遠不會消失。
第三章 如何理解寶寶哭
1、寶寶哭,一方面是為了確保自己得到關注,另一方面是提升父母的育兒水平。
2、如果得到積極回應,寶寶的哭聲會逐漸變得很好聽;
3、媽媽的積極回應,會使寶寶的交流方式變得更積極;
4、哭泣時寶寶的一種求生模式,與父母接觸的多的嬰兒會發展的很好;
5、哭泣會導致孩子的心律失常;
6、應對寶寶的哭泣,一是要積極回應,二是考慮寶寶性格,三是不要強化寶寶的哭泣,也就是自己不要緊張;四是當寶寶可以自己安撫自己的時候,不要中斷寶寶的自我安撫;五,做最好的自己即可,寶寶會很體諒愿意嘗試理解他的媽媽;六、柔化寶寶的哭聲,通過唱歌音樂的培養,可以使寶寶哭得更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