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寶寶,你為何哭泣

樓上的寶寶又開始痛哭。那種絕望的哭聲每次都讓我的胸口一陣陣揪心地疼。

1

今天中午,當那個寶寶的哭聲第N次絕望地徘徊在我家上空的時候,我再一次想跑上樓去,抱抱那個可憐的小女孩,去問問那個焦躁的媽媽是不是需要幫助,把《父母能量》借給她看看。我在露臺上徘徊了很久,無數次向他們家的露臺和臥室窗戶里張望,再次聽到那個媽媽扯著嗓子呵斥孩子:“好了!好了!夠了!夠了!”孩子卻一如既往地越哭越兇。

我設想了無數次敲開他家房門的理由和跟他們對話的情景。把從他們家掉到我家露臺上的兩個彩球洗洗送回去?把我剛剛收到、尚未拆封的那支包裝超萌的護手霜送給她?敲開門,套近乎地說,“嗨,我是樓下的鄰居,家里也有個小寶寶,聽到你家寶寶似乎和我們的一樣不太好帶呢,媽媽一定很辛苦哈?我也是,這不,累得頭發都掉得所剩無幾了......有個小禮物送給你,希望你能心情好些,忙于家務的同時,也好好關愛自己。另外,這本書借給你看看,希望能否幫到你。回頭帶寶寶去我家玩哦。”

然后,對方一頭霧水地回我:“謝謝,不用了。”門“啪”地一聲關上了,里面傳來一句:“神經病!關你毛事!”

所以,鑒于以上可能發生的情景,我終究還是沒有勇氣上去敲門,去“打擾”別人的生活。然而,這依然不妨礙我對那孩子的心疼。直到聽到孩子的爸爸在臥室里用奇怪的聲音試圖逗樂孩子,孩子的哭聲略有收斂,我才收住自己的沖動,回到屋里,關上窗戶,告訴自己,你什么都聽不到。

2

昨天午夜,迷迷糊糊喂飽小叮當,看他撅著小屁屁又進入夢鄉后,我正欲繼續美夢,卻被樓上寶寶的大哭聲徹底驚醒。去上衛生間,透過開著的窗隱約聽到樓上媽媽的聲音混在寶寶的哭聲里。似乎不像溫柔的安慰,而是命令或者訓斥。回到臥室,試圖繼續睡覺。樓上的寶寶卻是哭得愈加傷心,一聲接一聲,聲嘶力竭。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意全無。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那寶寶的哭聲從未停止過。聲音大而短促,甚至有些嘶啞。中間混著媽媽的聲音,聽不清楚說些什么。

我再也不淡定了。這寶寶怎么會夜夜都如此難哄呢?我推開落地窗,站在露臺上,看到他們家臥室的窗戶開著。夾雜在孩子的哭聲里,隔一會兒傳來幾聲媽媽的呵斥:“哭!哭!哭!你要哭到什么時候!”“不許哭!你不哭了媽媽就抱你!”“我說你要哭到什么時候?這么大了也應該懂事了!快把眼淚擦掉,上床去睡!”“好了好了!夠了夠了!你聽見沒有!”

......

在媽媽某句呵斥之后,孩子偶爾會小聲哭一下或者暫停幾秒鐘,旋即又哭得更加傷心欲絕。孩子的嗓子已經啞了,卻無法停止撕心裂肺的痛哭。完全是拿生命在哭泣。

倚在露臺的圍欄上,我感到胸腔里撕心裂肺地疼。

那么小的一個孩子,她還不會說話。從她家里日常對話的聲音來判斷,她頂多也就1歲多一點。

3

自從去年年底,我們搬到這里來之后,這個寶寶就經常夜哭,連續哭泣的時間通常不會低于半小時。那時她還是個小嬰兒,聽聲音大概兩三個月的樣子。

我懷著小叮當,已經到了孕晚期,本來就睡眠不好,又夜夜被樓上寶寶的哭聲驚擾,后半夜無法繼續入睡。先生心疼我睡不好,又沒辦法,只好小人之心地說,“我懷疑樓上的寶寶有啥問題。”后來,我們又懷疑,可能孩子的媽媽不在身邊。

等到小叮當出生,我們也遇到寶寶夜哭的問題。他很容易醒來,醒來之后很難繼續入睡。尤其在月子里。我在身邊,把他抱在懷里也沒用。我們瘋狂地學習各種育兒知識,還查到了一種夜哭的可能性,就是新生兒腸絞痛。我們又懷疑樓上的寶寶夜夜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哭那么久很可能是新生兒腸絞痛。

為了安撫夜哭的小叮當,我和先生輪流,一夜起來好多次,抱著小叮當,在屋子里走來走去,安撫他的情緒,試圖讓他多睡一會兒。好在他通常不會哭太兇或太久,偶爾有幾次哭得兇一點,婆婆就會從隔壁房間沖進來,痛斥我們“不能讓孩子哭惱了,你們怎么搞的!”然后,心疼地從我們懷里奪過寶寶自己去哄。

那時候,我們開始深刻地理解樓上的夫婦。小嬰兒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哄睡的。

4

出了月子,小叮當夜哭少了。這時候我們又開始留意到樓上的寶寶,她的夜哭還在繼續。有時候甚至會把睡眠很輕的小叮當吵醒或者傳染。

樓上的夫婦似乎關系不太好。從我們搬進來,就經常有非常激烈的爭吵,甚至伴隨著打斗。

有幾個夜晚,女人整夜哭泣。

有一次,聽到他們在樓上摔東西,男人說,“你到底要我怎么辦!”

還有幾次,他們在電話里吵。惡語相向,聲音非常大。女人在他家露臺上,男人在電話那頭,中間聽到那個女人罵道,“你TM害了我,還要害我的孩子!”最后,女人重復了三次的“X你媽”之后,掛掉電話。

好像他們要離婚了。

后來,聽到男人經常在晚上九、十點鐘的時候和孩子一起玩。似乎,樓上夫婦的關系有所緩解。

只是,那孩子一天天長大,夜哭卻并未明顯減少。

那孩子白天也哭得特別多。每次都是非常絕望地那種大哭。大人的安慰總是缺席的,也許,是聲音小,我沒聽到?

5

昨天白天,我在家辦公,聽到樓上的寶寶一天痛哭無數次。有一會兒,我恰好在廚房的小露臺,聽到樓上媽媽正在訓斥痛哭的寶寶:“你有啥好哭的?你自己不吃飯還有理了!”那寶寶卻哭得更痛了。

昨天夜里,那個寶寶哭了一個多小時,最后可能實在是沒有力氣了,哭聲才停止。一直到今天上午10點鐘,沒有聽到她的任何聲音,我居然有點擔心她的安危。

好在,后來又聽到她聲音。哪怕又是痛哭的聲音,也表明,至少她還好。是我多慮。

不過,我終于明白了樓上的小女孩這么久以來持續夜哭的真正原因。不是腸絞痛,而是心痛。

6

寶寶夜里都是會醒來的。他們在新生兒時期,由于對子宮外環境的不適應,會缺乏安全感,醒來后通常會比較焦躁,無法自己入睡,需要大人來安撫情緒,幫助他們入睡。

大人對寶寶的情緒回應得越積極,安撫得越到位,寶寶就越容易平靜下來,再次入睡。

而心理學研究認為,焦慮、恐懼情緒是一種動物的本能,受人類的低級腦控制,而理性、友善、樂觀、果敢等品質則受高級腦所控制。高級腦從嬰兒時期甚至胎兒時期就開始發育,但知道25歲才會發育成熟。

孩子由于高級腦尚未發育完全,很容易處于一種焦慮甚或憤怒的狀態,尤其是新生兒,焦慮和恐懼是常態,這是他們自我保護的本能。這時候,大人充滿愛意的安撫則可以幫助新生兒的大腦釋放阿片樣物質,讓新生兒的產生安全感和滿足感,情緒得以平復,幫助新生兒的高級腦和低級腦建立聯系,促進高級腦的發育。

是否具有健全的高級腦,決定了孩子成年之后能否和外界發生環境產生良性的互動,是會理性、平和、果敢地面對這個世界,還是會沖動、暴躁、怯弱甚至充滿敵意地面對周遭的人和事。而這些,直接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遺憾的是,有的人,一生中,高級腦從未發育完全過。

7

寶寶在9個月以前,不會任何偽裝情緒的行為。他所有的焦慮,都是因為他感到不舒服,本能的需求未得到滿足。不管這本能需求是饑餓,困倦,排便,還是恐懼。而親密育兒法倡導,大人要第一時間回應嬰兒的一切需求,并要盡可能多抱寶寶,與寶寶建立良性的情感互動,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無論抱起寶寶是否能立即起到“止哭”的作用,擁抱都是最好的安慰。

親密的依戀關系可以讓父母和寶寶處于最佳的狀態,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需求能得到積極回應的寶寶,精神發育更健全,智商會更高。因為不需要用太多的精力來求生存,孩子可以把用于哭鬧的那部分能量用來供給大腦發育。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不但不會更加依戀父母,反而會更獨立。

很多父母會覺得,這怎么可能?孩子那么小,他能記住什么啊?

殊不知,雖然人類無法記住嬰幼兒時期的具體事件,但是我們是有情緒記憶的。在生命的最初幾年里,是否得到充分的關愛,是決定人的性格、氣質類型甚至人格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很多心理疾病的成因,都可以追溯到嬰幼兒時期。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并非不喜歡孩子卻很害怕要孩子的男人去看心理醫生。醫生將他催眠之后,問他看到了什么。他說他看到一個黑暗的房間里,一個渾身發著藍光的嬰兒在大聲哭泣。那嬰兒看起來又可憐又可怕。醫生終于明白,這個小嬰兒就是男人內心的映射。這個男人嬰兒時期受到了忽視和冷落,這種不愉快的記憶一直伴隨著他,成為他不可磨滅的心里陰影,也是他不敢要孩子真正原因。

所以,對于哭鬧的小嬰兒,用置之不理或者大聲呵斥的方法去訓練他的獨立,都是很愚蠢的行為。

置之不理,最終的確會讓孩子停止哭泣,但孩子不再哭泣并不是因為他真的獨立了,懂事了,而是因為他哭累了,并且絕望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缺乏愛和被愛的能力,很難和人建立起親密關系。

而大聲呵斥則只會火上澆油。小嬰兒聽不懂大人說的話,但是他們從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就能從大人說話的口氣判斷這話語是安撫的,還是呵斥的。呵斥不會讓他們停止哭泣,而只會讓他們因為害怕而哭得更兇,情緒完全失控。樓上的寶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8

每個寶寶都是墜落凡間的天使。但是長大之后,他們是依然保留天使的純潔、溫暖和善良,并且還擁有了理性、勇敢和悲憫,還是變成了魔鬼、或任由魔鬼虐待的人,或冷眼旁觀魔鬼對別人施虐的人,取決于他生在一個天使的家庭,還是魔鬼的家庭。

我們的傳統文化倡導“養育之恩大于天”,好像子女欠父母很多。

做了母親之后,我漸漸明白,生兒育女其實是件很自私的行為。親子關系中,做父母要遠比做孩子幸運得多。

我們不僅擁有是否創造一個生命、何時創造這個生命的權利,還掌握著這個生命的命運。他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他的一生會不會幸福,全都由我們決定。

生命是一塊未經雕琢的、柔軟的、潔白的神奇材料,被上帝交付到我們做父母的手中,任由我們肆意發揮,揉捏、修剪和涂畫,直到他漸漸固化,定形。

而我們捏出的、涂上的都是純潔、美好和正能量嗎?

從這個角度出發,孩子又欠我們什么?他把生命都交付給了我們。我們掌握著生殺大權。別以為把孩子用食物喂養大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恩賜。真正的生殺大權,是對他靈魂的生殺。這世界上,還有什么權利能比生殺大權更強大?

9

樓上的夫婦應該也是愛孩子的。偶爾會聽到女人給寶寶唱兒歌,聽到男人笨拙地逗寶寶開懷。

只是,更多時候,他們或許生活不順,或許感情不和,無意間就會把自己的情緒強加到孩子身上,用極端的、暴力的、愚蠢的方式去管教寶寶。

他們缺乏愛的能力,所以處理不好彼此之間的關系;他們缺乏愛的能力,所以無法和孩子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而他們也沒有像我婆那樣天使般的父母來監督他們對孩子溫柔以待——很可能他們自己也出生在沒有關愛的家庭,從小缺乏與他人良性的情感互動。

所以,那個寶寶總是會突然絕望地大哭起來。從幾個月到一歲多,從未有好起來的時候。我很擔心,這個小女孩長大后,會不會幸福。而這種不幸,會不會繼續永無休止地惡性循環下去。

10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好好珍惜塑造生命、雕琢生命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利。不要在無意中扮演了魔鬼的角色,肆意蹂躪一個純潔無辜的生命。

人類文明進步到今天,我們要的是高品質的撫育,而不僅僅是把孩子“喂養”大。什么是“撫育”?即安撫和教育。安撫,就是對孩子身心靈的尊重和保護,教育就是對孩子靈魂和人格完整性的塑造。只有給予高質量的安撫和教育,我們才對得起“父母”這個神圣的角色。

寫到這里,本想收筆,又聽到樓上的夫婦吵架的聲音,依然伴著孩子那熟悉的、絕望的、撕心裂肺的大哭聲。緊接著,又是媽媽的呵斥:“我說你為什么總是這個樣子?!快點!你聽見了沒有?!”

我的心又隱隱地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現在還沒有進入睡眠狀態的有大把人吧,不知道你是選擇性的不眠,還是被迫。 此刻未眠的有志之士應該在學習吧,我是不是也...
    拾麥穗滴公舉閱讀 155評論 0 0
  • 春分時節的雨 和昨天沒有什么不同 一樣的冷 一樣的陰翳 一樣的洋洋灑灑越下越大 回家的路 因為它而變得更長更難走 ...
    黃連冰沙閱讀 248評論 0 0
  • 1 爺爺前段時間過世了,爸爸忙著操持辦喪事不說,還得分出經歷和大伯一家吵架,弄得身心俱疲。 爺爺有四個子女,兩個兒...
    欣鑰說閱讀 2,170評論 9 7
  • 蘇河涌沸 長風助推 夏日上位 月兒早慧 不見萬家燈火媚 人間待依偎 2017.6.5凌晨
    夾餡鍋鍋閱讀 183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