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堂日話】160408
每日一話,是為日話
五個半月了,要暫離北京回到老地方了。此刻列車正在燕趙平原上驅馳,望著窗外滿眼的新綠,已近夕陽的余暉灑滿了一格格車廂,這才感覺到時光飛逝,離去的人比等待的人更加忐忑,再見又是一番新顏。
這是一個柳絮楊絮滿天飛的時節,不少人害怕過敏敬而遠之,可等遮蔽幾天后就發現春天已經不在了。天氣一夜之間熱了起來,風也成了暖的,等回過神來,便要再等到明年了,可又有多少個明年能讓你等。
火車上是觀察眾生相的好地方,而我這次最大的感覺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靜默,大家不再主動地去和同座的人打招呼接茬搭訕,而且越是穿著整潔看似斯文的人越沉默不語,大家都在目不轉睛地捧著手機玩弄,或者就是在找給手機充電的插口和充電寶,我們已經離不開這個玩意了,我們連近在咫尺的大活人都心存芥蒂不愿搭理,卻拼命的在虛擬的現實中尋找心靈的慰藉。想起小時候做坐火車去上海北京,一路上天南地北的口音讓整個車廂喧鬧不已,卻也多了無窮的生氣,哪里像現在這樣沉默。長一點的旅途,很容易找到幾個老鄉,認下幾個兄弟,大家湊在一起打牌嗑瓜子聊天諞閑傳,到了深夜終于一個個支撐不住互相依靠著睡去。如今的交通工具純粹成了轉移人口的工具,在這里慢慢地再也不會有吵鬧、紛爭、艷遇、攀談,大家像躲避債主一樣把自己藏起來,不去關注別人,也禁止別人關注自己,到站,提行李下車,一頭扎進陌生或熟悉的環境,重復繪制好的人生劇本。
火車上的售貨員是一大特色,尤其是那些長途且人爆滿的車次,是檢驗一個列車售貨員優秀與否的“斗獸場”,他們需要有持久的體力耐力、周到的親和力、多樣的兜售力等一切有助于他們在狹窄擁擠逼仄的車廂里穿梭往復掙錢的能力,他們大多聲音洪亮,能說會道,動作敏捷,效率頗高,放在車外的世界里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商業人才,尤其記得那些買襪子的售貨員,他們在不斷地嘗試與失敗中最終把籃子里的襪子兜售一空,我們也知道他們那么賣力是因為這就是他的營生。可我發現現在的售貨員似乎都有了很高的保障似的,提著各種貨物到車廂里來就像是完成任務例行公事一樣,沒有了痛徹心扉的叫賣,更沒有先入為主的推介,就連叫賣聲也沒了創意,哪里比得上以前的“單口相聲”,他們匆匆地從乘客身邊走過,你甚至都沒看清聽清他們買的是什么就已經錯過了。列車售貨員的變化也折射出火車文化的衰落,乘客之間的互動已經十分淡漠了,作為橋梁和興奮劑的他們也逐漸失效崩塌,呈現出來的必將是索然無味的孤獨之旅。幸好我早有準備,一本書,我連頭也不抬的從頭看到尾,直到下車。可我這趟火車,什么記憶也沒留下,我卻深深地記得大學那年去學校路上聽一位叔叔談了一路的彼得德魯克,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夜已深,臥鋪車廂早就熄燈了,星星點點的手機屏依舊亮著,等天明了,就到家了。
今天就說到這里,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