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復仇者:上官婉兒/樵客

真正的“復仇者”,亦是真正的“大度者”。

【壹】

我很喜歡手抄一類的書。

有時候我也自己抄寫,先沐浴,再點上一支邁索爾老山檀香,選一些唐朝故事。

念及唐朝,不免總要提一些女子,譬如武則天、上官婉兒、魚玄機、劉采春等等,而中我對上官婉兒這位既是詩人、女官和皇妃的女子尤為感興趣。

近日找來趙玫寫的《上官婉兒》一書拜讀至半,老友來電話說,他那兒有一本手抄的《上官婉兒》,心下怡悅非常,即刻收拾好,便向老友居住的古鎮出發了。

到了老友的小院住下幾天,飽含不舍地閱讀完了。

心緒頗是微妙,這上官婉兒不失為一位好的古代復仇者啊,卻也生出些疑問來。

忽又想起,老友說此書是臨街一說書先生所謄抄。

來了這里,還不曾好好出去看看。

遂閑步到臨街茶館,未踏入,便聽一聲驚堂木拍案聲響亮。當即快步入內,前排人已滿滿當當,只好尋了一處角落坐靠在燒制的竹椅上,同前面人一樣安靜聽臺上穿著舊時灰色長衫的寸頭老先生講。

老先生先是一笑,露出寥寥僅剩的幾顆牙齒,爾后正色說道:“話說這上官婉兒乃是唐代著名才女…”

聞聽“上官婉兒”四個字,我突地直了直身子,凝神細聽。

【貳】

掖庭內所有奴婢跪了俯首跪了一地,一位太監宣讀完懿旨后便離開了。

諸宮奴里猶如炸開了鍋,上官婉兒扶著母親鄭氏起身,幾個老婆子立于一旁酸溜溜地道:“哼,看那小蹄子得意的樣兒,指不定是不是騙她去要殺了呢!”

鄭氏亦喜憂參半。

“走吧母親,我們先回房。”上官婉兒不予理會幾個婆子。

這幾個婆子仗著他們娘倆是罪人身份,平日里沒少欺負她們,她之前下過決心總有一日,她要幾個婆子后悔自己的言行。

回到房內,鄭氏瞅瞅四周,握著婉兒的手嘆道:“雖傳旨太監說武媚娘想見識你的才華召見你,可為娘還是擔心你啊。”

“娘,武后的性子您是明曉的,極度自信和愛才。”婉兒抽出一只手拍了拍鄭氏的手,“況且您這些年,辛辛苦苦培養我不就是為得能讓我替家族報仇嗎?”

她為前宰相上官儀的孫女,祖父因替高宗皇帝起草將廢武后的詔書,被武后所殺。那時她剛剛出生就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庭,為奴期間母親鄭氏精心培養她,令她熟讀詩書,盼有朝一日,能夠出了這罪犯之所,接近武后復仇。

她天資聰穎,文采過人,得掖庭頗多人喜歡。這件事落入了武后耳中,今日宣旨太監便是武后遣來召她覲見。

鄭氏面露愁悶:“可是…”

婉兒安慰道:“好了,母親您放心好了,武后若要殺我,我們能在這掖庭活過十多年嗎?”

末了,鄭氏嘆點頭,囑咐她一切小心,切莫心急。

上官婉兒及至殿上,規矩行李,不卑不亢。

見她這般神態,武后眸中一亮,開口問道:“今年幾歲了?”

“回稟天后陛下,奴婢今年十四歲了。”

武后頜首,再問到她讀了些什么詩書,有何專長,上官婉兒皆一一從容應答。

實則內心自見武后起,就鼓動了一團恨火,怨懟。

武后甚覺心歡,便說道:“那本宮考考你,以剪彩花為題,作一首五律詩如何?”

上官婉兒頓了頓:“是。”

武后輕輕揮手,立即宮人抬來桌案筆墨紙俱全。

上官婉兒執筆,細眉輕蹙,似是經歷一番掙扎,最終洋洋灑灑寫下。

宮婢把寫好的詩恭敬呈予武后,詩牋上幾行娟秀帶著風骨的詩:

密葉因栽吐,新花逐剪舒。

攀條雖不謬,摘蕊詎智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

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武后讀罷,放聲暢笑,念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這尾聯是何意啊?”

兩旁人一聽,自認懂了的通通大驚失色,這是在質問天后陛下嗎?!

上官婉兒面不改色,答曰:“回稟天后陛下,奴婢聽聞詩沒有一定的解釋,全憑解詩的人之心境,倘若陛下認為奴婢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詭辯。”

她的確未有含沙射影的意思,起先她曾有過一瞬間的念頭,詩中怒罵武后。可一想及掖庭的母親和母親囑咐,便壓下了不智的想法。

武后大笑,下階至她的面前,贊賞道:“好!本宮喜歡你這性子!”

這時的武后看著上官婉兒,仿佛看到了當初年輕的自己,她想起十四歲時被太宗皇帝召去訓獅子驄,性情與而今眼前的上官婉兒如出一轍。

當下,武后下令免去上官婉兒奴婢的卑微身份,賜其五品才人,留在身邊讓她掌管宮中誥命。

“啪!”

講到這兒,老先生一拍驚堂木,婉轉起來:“各位,這武則天是清楚上官婉兒的身份的,她為什么要把一位同自己有仇恨的女子留在身側?”

我左前方一位著白褂老人,才喝了一口茶,馬上放下茶碗:“您也說了,武帝自信、愛才呀。她留上官婉兒也可看是對己身是一種監督和鞭策。”

“誒!”老先生露出稀松的牙齒笑了笑,“您說得不錯,只是您說得的不全對。”

老者疑惑,我也跟著疑惑。

難道不是?

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老先生方伸出一根手指解說道:“其一因為上官儀的緣故,其二上官婉兒確實聰明。這其三上官婉兒的性格與武則天相似。”

經他一說,我恍然明了了。

緊接著,老先生便繼續講道上官婉兒準備利用太子李賢復仇之事。

【叁】

上官婉兒回了掖庭,見著母親在洗衣服,那幾個婆子又欺負鄭氏碰掉了鄭氏才晾上竿的衣服。

上官婉兒霎時有氣,沖過去將鄭氏護與身后,斥道:“素來你們欺負我們,我不作計較,現今你們仍然無半點善心,絲毫不怕遭報應嗎!”

一個老婆子啐了一口:“老娘在這里比你們大頭…”

話沒說話,驀地太監高呼懿旨到。

宣布了上官婉兒和鄭氏的赦令及品階,準許搬出掖庭。

宣旨太監走后,先前囂張的幾位婆子伏在地上,不敢起身。

上官婉兒免去奴婢的身份為五品才人,那么在這等級制度森嚴的皇朝,她們為奴再不敢隨意造次。

幾個婆子瑟瑟發抖的樣子,上官婉兒原本之前有要懲治幾人的怨氣,突然沒了。

不久,武后讓上官婉兒參與政事,為武后文筆上的得力助手。

隨著她跟隨武后出入宮廷,接觸的人愈來愈多,皇帝、大臣、皇子。太子李賢向來與武后不和,盡管上官婉兒目前在武后身畔,但終究太過弱小了。

通過身份之便,她意會上了李賢。

一個是心懷遠大抱負,一心想推翻親生母親的太子。

一個是背負家族大仇的女官。

結盟地毫無嫌隙。

奈何,當初唐高宗高贊李賢封為太子后令其監國期間,他時常擺出一副明君架勢,處理政務,明審有度,深得大臣們的稱頌。

唐高宗亦親筆詔書表揚,這使得武后心中不愉。

上官婉兒常常給太子李賢傳達宮中消息,武后的一些決策,不承想反倒令李賢氣盛,武后時不時做了不利于他的決斷,故他便作出一首膾炙人口的母子相殘寫照的《黃臺瓜辭》。

武后更是心頭震怒。

上官婉兒一再叮嚀李賢小心收斂,誰知一位喚作明崇儼的術士因“符咒之術”深得武后寵信,他曾私下對武后說李賢神似唐太宗。

不日,明崇儼在家中被盜賊所殺,武后便疑為李賢所為。

當時,上官婉兒生出一計,這明擺著是陷害,何不就此讓武后冤枉了李賢,兩人關系徹底分裂,再策劃一出東宮起義。

思來想去她還是就連夜出宮,告與李賢這些事情和武后的猜疑,警戒他千萬小心行徑,特別是府中人不可隨意信任。

哪料,武后派了人來搜查,于東宮的馬棚搜出數百件鎧甲,李賢拒不承認。卻不想被他的男寵趙道生背叛,親自指控了他,臨了李賢落得個貶謫庶人的下場。

上官婉兒逃回宮中,為李賢嘆惋。

與李賢接觸的幾年,她了解他多加磨煉切實可堪當一代明君,所以她才不想他背上弒父殺母的污名,再者武后的性情必定不甘,一旦做出反謀之事,當生不如死。

跟隨武后身邊幾年,不知為何,她對于武后的仇恨之心逐漸被武后的才智和能力削弱。

想要復仇,卻不愿武后就此死去。

她認定自己是恨念之深想手刃武后罷了。

再后來,上官婉兒愈發得武后寵信,她的權利上升到一個高峰點。

幫武帝批閱奏章,任何奏折都要在她那兒過一遍,武后才會看。以及起草召令,參議軍國大事。

上官婉兒一邊心底里生出高興,一邊頭腦里反饋出煎熬。

她發現自己對武后竟然愛多于恨了。

而她徹底承認自己根本不再恨武帝,源于駱賓王事件。

嗣圣元年二月,武后廢中宗為廬陵王,自己稱帝,號武曌。

揚州司馬徐敬業率領十萬之眾討伐武帝,那時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寫了一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上官婉兒自宮人手中得到,喜于駱賓王文采出眾,愛不釋手。

同武帝談論中,她婉轉講說愛護人才之語。

怎料武帝早已知曉了駱賓王一文,要上官婉兒讀出來,上官婉兒嚇得趕忙下跪請罪。武帝堅持讓她讀出來。

聽完之后,武帝地神采飛揚:“好文采!”

上官婉兒錯愕武帝竟忽視文中敵意,稱贊其文采。上官婉兒也難得碰到這般好文采的文人,匆匆在腦中過濾幾番利害,大著膽子為駱賓王求情。

哪料,武帝非但不怪罪駱賓王,反而有意讓駱賓王來朝做官。

經過駱賓王一事,上官婉兒徹徹底底對自己的仇恨,放縱了一回。認認真真做起實事,諫言武帝應重視科舉,興詩社,鼓勵文人志士創作,這些建議武帝一一通過并施行。

天下一派興盛。

上官婉兒佩服至極。

“啪。”講到這兒,老先生又恰到好處的拿起驚堂木往桌上一拍,笑著道:“各位,您們說上官婉兒為何漸漸對武帝的仇恨泯滅了?”

他笑的臉上皺紋皺到了一堆,瘦瘦地倒顯溫和寬潤。

仍舊是那白褂老人開口:“這武帝接鄭氏母女出掖庭,安撫了上官儀,安撫了上官婉兒。而上官婉兒日夜伴武帝左右,武帝的政績是她有目共睹的。不可抹殺的是武帝使黎明百姓有衣穿、有飯吃,天下太平,如若殺死了這樣的皇帝,百姓們怎么辦?”

老先生一拍手,眼睛瞇成了一條縫:“誒!今兒您又只說對了一半。”

“怎么只對一半?”白褂老人似乎不服氣,較起真:“如果上官婉兒不是因為,認識到私人恩怨跟國家安危百姓樂足比起來微不足道了,您又說是如何?”

老先生請茶館小伙子給茶碗加了點水,慢悠悠地吃了口茶,久久不語。那倒茶小伙子靠在一邊墻棱,靜待下文。

許久,大家耐不住了,紛紛說道:“您請接著往下說啊。”

老先生端起茶碗抿小口茶水,眼睛落在白褂老人身上。

結果,白褂老人孩子氣般說,“怕了你,請您為大家解惑吧。”嘟囔了句,“為什么專挑我的刺兒,聽了這么多年,回回針對我。”

老先生右手掃了掃半白的寸頭,嘿嘿一笑:“我認為啊,她不僅僅只打心眼里服了武帝,還因為啊,她看到了社會和自己的本心,仇恨并不能給她一丁點兒東西。”

我向著老先生會心一笑,這一點我們不謀而合了。

人說上官婉兒敬佩于武帝,我反敬佩起了上官婉兒。

記得曾看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是讓它過去,這樣你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眾人皆說上官婉兒對武帝沒了仇恨是敬佩于武帝,她在施展才能,且對天下有所用的時候,是開心的,自在的。

不是掙扎于復仇和放下間的。

她是一位聰慧的女子。

老先生復一拍案,大家的注意力回到他那兒了。

他說:“咱們談到了上官婉兒對武帝逐步沒了仇恨是否真的沒了‘仇恨’?她該是一心一意輔助武帝了?”

這次沒人接話。

老先生掃視人們,最終含笑的眼神落到白褂老人的身上,白褂老人賭氣地一口干了茶水不看他。

老先生嚅著笑,道:“行,咱們啊,接續講。”

【肆】

上官婉兒放縱了仇恨就再找不回來了,她知道自己對武帝的仇恨已全無,為了撫慰內心的缺失與掙扎,她捏造了一個新的“還恨武帝”的假仇恨。

憑借這種假仇恨,她暫時的以為得到安穩,而一面她的潛意識里是亮堂堂的。

后因武帝欲有給她婚配之意,同武帝日間交談言辭中表示自己還不想婚配,但武帝依然還是有點給她婚配的意思。

由此,上官婉兒是憂也喜,憂的是她不想草草許了自己的婚配。喜的是為“假仇恨”再次添上了一重借口:武帝是霸道的,她仍然是狠心的人,不容人反駁她,一如祖父上官儀起草詔書一般,她若違抗她終究只剩死路一條。

借著這個想法和“假仇恨”,上官婉兒自覺能繼續復仇之路,她不斷地給自己的“假仇恨”增加重量,以此壓制無恨的心。

她先是假意批錯奏章,起草詔書時又大大違逆武帝旨意,武則天大怒本該問斬了她,但因惜才,施以黥刑——用朱砂在額前刺梅的刑罰,沒有殺上官婉兒。

即便這般了,上官婉兒對武帝的“假仇恨”并沒有增加什么重量。

她卻預感自己的“假仇恨”,要不了多久同樣會消失。

武帝罰了上官婉兒,還如往日般信任她,事事都和她相談,越是地器重她。

上官婉兒沉醉,她想從“美好的武帝”這個漩渦里面跳脫出來,所以她決定假意勾引武帝身邊的當紅男寵張昌宗。

因上官婉兒黥刑反而使她更美,張昌宗說到底不過是個古代中的男子,上了她的鉤。

于是在一次晨膳時,上官婉兒特意當著武帝的面給張昌宗暗送秋波,服侍的宮女太監們看的是一清二楚,武帝自當如何?

關于上官婉兒與張昌宗的事,早有人告訴了武帝,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這次卻不能,她拔簪刺了上官婉兒,讓她滾下去。

夜里又召見了上官婉兒來,問她傷還好嗎?

拿出一瓶藥,招她來塌前,親手給她上藥:“你啊,不知道收一收,今日這么多宮婢的面朕若不給你點懲罰,不出半天你便要背上一個‘權利滔天,無視武皇’的罵名,宮中對你也會有淫刺穢語。”

此意,上官婉兒哪里不明了,是說她勾搭張昌宗武帝是明曉了的,前未曾怪罪她而已。

上完了藥,武帝對上官婉兒說了些話,便讓她好生回去歇息了。

上官婉兒壓著聲音:“是。”

她走出殿外,便蹲下來,雙手掩面再遏制不住的哭了。

她的“假仇恨”,終是轟然粉碎。

翌日起。

上官婉兒一心輔助武帝,忠實于武帝。

到這兒,老先生一拍驚堂木,戛然而止。

我剛從喟嘆:古往不乏像上官婉兒一樣滿腹才華的女子,恰恰因為她們有了普通女子所沒有的才識與思想,故她們才更難在現實中尋求夢寐以求的理想和平衡吧。之中回過神來,老先生便說,明日再見。

【伍】

我往外望天欲黑黑,雨不知何時下了。

人們津津樂道地散去了。

我趕前喊住老人,他祥笑看我。

我說:“多謝老先生的書。”

老友口中的說書先生,怕就是他了。

老先生哈哈一笑:“我贈與人的書多,記不清你是哪位了。”

我正要解釋。

他擺擺手:“啊,雨大了,小伙子明日再會。”

我點點頭。

老先生抬步,我再喊住了他,問出心中一個疑問:“請問老先生,這上官婉兒前面是在復仇中掙扎,那她放下仇恨,不就成了和自己掙扎了啊?”

她放下仇恨后,但母親鄭氏的存在,不正像是一個警示,提醒著她家族的血海深仇嗎?

老先生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何不看作她放下仇恨之后是要掙脫凡俗,追求一片自由的樂土?”

看著他無遮蔽地跑入細雨中,暗色里朦朦朧朧消失的身影。

我忽然記起了上官婉兒寫的《游長寧公主流杯池》其十一有云:

霞窗明月滿,澗戶白云飛。

書引藤為架,人將薛作衣。

【陸】

我笑了笑。

欣悅滿足地踏雨回去了。

真正的“仇恨者”,亦是真正的“大度者”。


(注:文章皆為原創,因注冊簡書時筆名已被使用,感謝閱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