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的這段話,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 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頭腦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資不如由判斷力所節制著的自制、耐心和規律。開始在內心生活得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活得更樸素?;诤拮约旱腻e誤,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轍,這才是真正的悔悟。優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于過去的自己?!?/p>
----【書朋撿話】
閱讀需要每天堅持,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842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給我翅膀》
作者:
[法] 尼古拉·瓦尼耶
(Nicolas Vanier,1962- )
法國知名導演、作家、探險家。
在索洛涅的農場長大,對大自然充滿熱情,被譽為尚在人世的最知名的極地探險家之一。從17歲第一次到達北極圈探險至今,他已經在極地探索了20余次。在一次次的探險中,瓦尼耶發現自己鐘愛的冰川和動物都在肉眼可見地消亡,于是他執起導筒,為自然發聲。2009年憑借電影《狼》獲得第2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地球貢獻大獎。小說代表作有《狼》《生命的課堂》《給我翅膀》等。
本書內容的簡單介紹:
遠離塵囂的自然保護區,鳥類學家帶領兒子孵化出一群瀕危小白額雁,訓練它們跟隨超輕型飛機飛行, 計劃實施為雁群開辟全新遷徙路線的“奧德賽之旅”。
陰差陽錯之下,十四歲的少年像《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中的小男孩一樣,獨自帶著雁群踏上了遷徙之旅,飛越北極圈,在賦予大雁翅膀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翅膀。
書評是從不同角度了解一本書的重要方式,
一起看書評:
①
他仿佛因為這一次的旅行,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翅膀,他不僅僅保住了大雁的翅膀和自由,也讓自己從網絡中脫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自由。最后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這些美好不僅存在于文字中,也希望我們的生活中能擁有這些美好。在我們不斷在地球上擴張我們的領地的時候,我們也要想到,這不僅僅是屬于我們的地球,它還屬于更多的生物。
②
有一定的環??破罩R,導向很正,寫得也很流暢,適合青少年閱讀~養過小動物的朋友對其中引領大雁的場景會很能夠腦補畫面,托馬帶著大雁穿越北海的部分尤其激動人心。結尾稍有簡略,但作者巧妙的結局又讓讀者的情緒再次被調動起來了~p.s.法國人就是很懂浪漫啊~
③
非常具有理想主義的小說,人帶著大雁找到自己的生存地,也找到了自己在人生中的定位,故事令人感動,也令人反思,不僅是在生物和環境保護問題上,也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書評,
僅供參考。
每本書都有祂專屬的信徒,
通過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經對這本書好奇、感興趣了,
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后可以來這里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后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Donne-moi des ailes
【ISBN號】978-7-5327-9222-1
【中圖法分類號】I565.45
【主題詞】長篇小說-法國-環境保護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