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所及之處,總要有一番凈土,無論是塵世的山川草木,還是臆想幻境里的蟲魚鳥獸 往往會將所有的嗔癡化解,換得一顆寧靜的內心,與俗世紛擾抗衡,用敬畏淡泊之心成就一顆心一個人。
記憶縈回那個青石小巷,紅磚綠瓦,碎石鋪地的庭落,以及寂寂的青石臺階,院中古槐守著花白頭發的老人,干枯的指掌和歲月風霜在老人臉上刻下的寧靜安詳,亦如古槐藏匿內心的年輪。
一圈圈刻下歲月的符號,這般寧靜安詳,恐怕只有在夢境里才能夠得著,看得見吧。我從未到達過這里,我更沒有離開過它,它是我的一翻凈土,是我心靈世界的一片安詳。
春天的時候,古槐樹發芽,嫩綠的葉子,庭落映滿生機。夏日一株株, 一串串白花滿巷飄香,老人干枯的指掌撿起一串串白花,洗凈,晾曬,收藏年年如此。
花白的發絲與花色花香交融與天地歸一,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全皆如此,其實也不過如此罷。
歲月悄然了指縫,那么老人安詳的容顏呢,那么槐樹內心的年輪呢,他們隨歲月一同存在著吧,我知道,那個位置從未改變。
庭院簡潔,無花無草,陪老人一起老去的只有那棵古槐樹。蜿蜒的,半米寬的碎石小道放著老人的藤椅,光滑的木質材料被打磨出一層微光。
一壺清茶,一只小曲,甚至古槐樹下的一個盹便是一個下午,而這般詩酒田園般的生活,世間又能尋得幾人?懷揣敬畏之心對待世間萬物,安心生活的,又幾個?
世間之廣狹皆源于自造。心靜則萬物都靜,心不靜,又怎么奢求一份安定。我知道只有自己承擔起所有的悲喜嬌嗔,執念與輕狂,用敬畏之心迎接生命里的一個個恩賜與磨礪。隱忍,堅強。
一簾風月閑,一顆素心長存。我想,我也終會成為凈土里的一個角色,是老人,是古槐,還是不經意吹過庭院的一陣清風其實都不重要了,所能做的就是在塵世里認清自己,保持敬畏之心對待生命,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庭院,老人,古槐,藤椅。一個個歲月的字符。只愿在歲月里靜好,在俗世里安心。消彌一切的怒怨悔恨,用未來的心境與眼光對待現在,用一顆懷揣美好溫暖的內心化解世間種種悲涼,如此,便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