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于人生《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傳世力作,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后的那段歷史時期的種種社會和人的變化。給人以深深的印象,并引起了不少有關(guān)人生的討論。
? ? ?文中主要描寫了幾類人物。追求精神滿足的痛苦的農(nóng)村知識分子——孫少平;不甘現(xiàn)狀,想依靠自己辛勤勞動發(fā)家致富的少安夫婦;保守但不失善良和熱情的支書田福堂和支委玉亭夫婦;重情重義的礦工班長和少平的好友安鎖子以及一身正氣,為民請命的好官田福軍和勇敢追求幸福的潤葉潤生等。當然也有壞了良心的黑心人胡永合胡永州兄弟。這些性格各異,經(jīng)歷迥異的人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領(lǐng)域中,各自占有自己的“地盤盤‘’,各自操磨著各自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又因為這樣或那樣的緣由產(chǎn)生了或長或短的交集。他們用自己的悲歡離合共同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
? ? ?在現(xiàn)實之中,我們也是這樣一個個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體味著一個平分人的平平凡凡的悲歡離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里,隨時都有故事發(fā)生。這些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些帶著光輝與榮耀的偉人,而是像你我一樣普普通通的人。每個人都在辛苦地活著,用生命去演繹只屬于自己的人生戲劇。
? ? 這出戲從一開始就沒有觀眾,雖然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人參與進來,略過一眼,但曲終人散時,喝彩和欣賞的只有自己。因為我們于他人而言,或許只是一個路人,毫不引起注意,卑微地像一粒塵土。也確實啊,我們對于這個蒼茫的世界來說,我們的確就是一粒塵土。但每一粒塵土也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飛揚。
關(guān)于奮斗
? ?《平凡的世界》這部書里寫了兩類典型人物,一是以孫少安為代表的物質(zhì)追求者,另一類則是以少平和曉霞為代表的知識青年,他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
? ? ? 有人說只有物在質(zhì)上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才會考慮精神上的需求。這話既對也不對。我為何這么說呢?
? ? ?說它對,是因為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具體地說是對溫飽的追求)是人類生存的首要條件。在沒有溫飽的情況下,人們很難去思考其他的事情,更談不上什么精神上的追求。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然而物質(zhì)的滿足并不能代表一切?;钕氯サ南M窍扔谖镔|(zhì)的渴望的,正所謂“窮則思變”。精神追求和物質(zhì)的渴望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只不過在物質(zhì)匱乏乃至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精神上的追求就會被壓抑了。
? ? 書中年青的少安,要和父親一起承擔起供養(yǎng)一大家子人的重擔。家里貧苦,不得不放棄學(xué)業(yè)回家務(wù)農(nóng)。到后來甚至因為貧困而放棄了與潤葉的愛情。少安是講求現(xiàn)實的,他說“農(nóng)民再也不想過這樣的日子哩,大家伙想過好日子”。他沒有在集體中偷生混日子。他總是帶頭勞動,即使被罵“孫閻王”也還是催促大家勞動,以期望大家年底都能多分上點糧食。在政治風向初有變化的時候冒著被批判的風險私分豬飼料地。后來,辦了一個小小的磚窯,在自己的磚窯還沒有多少盈利的情況下雇傭了許多本來用不上的人,只是為了給村民開點工資好買化肥。在渡過難關(guān)重開磚窯時,不計較村民的冷眼排斥,重新接納他們來自己的廠里干活。說“要讓村里日子犧徨的人都過上好日子”。后來還幫助村里建立了小學(xué)。這就是少安的追求,簡單樸實。
? ? ? 同樣是有追求的青年,少平與少安則很不同,他受過較高程度的教育,他的眼光早已超越了他成長的雙水村,他想“爬上火車,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盡管他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他的想法讓很多人理解不了,包括他的哥哥少安。秀蓮的話則表達得更直接“二十幾的大后生,不管家里人的死活,只顧著自己到外面瞎逛”。誰也無法理解,放著好好的會計不做,非要出去攬工。但這確實是少平的理想,他不是沒有責任,而只是不愿放棄自己的夢想。不愿折斷自己的翅膀。盡管前途未卜仍然愿意闖一闖。這也許正是少平最打動讀者的地方。我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敢為了理想去做點什么。用少平的話“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平平凡凡的人,但他不愿意做一個平庸的人”。我們之所以平庸,是因為我們甘于平庸,甘于甚至引以為傲我們的現(xiàn)狀。束縛我們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自己。我們太懦弱,以至于不敢冒一點險去賭我們偉大光輝的未來。也許我們擁有的才是我們最大的負擔。
? ? ? 我們可能一輩子默默無聞,但我們可以用生命的奮斗來書寫只屬于自己壯麗的史詩般的生命歷程。不要因為害怕而喪失讓自己變得不一樣的機會。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謹以此文獻給平凡世界中不甘平庸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