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每天都在談親子關(guān)系,我們默認的親子關(guān)系是我們和孩子。
但我們忽略了一種親子關(guān)系,那就是我們和父母。在這個關(guān)系里,我們變成子女,但依舊是親子關(guān)系。
為什么我突然想講這個經(jīng)常被我們遺忘的親子關(guān)系呢?
因為我今天看了前幾天的一期《奇葩說》。這期《奇葩說》的論題是,父母提出要和老伙伴們?nèi)ヰB(yǎng)老院,你支持嗎?
正反雙方就著怎樣才是對父母好展開了討論。父母養(yǎng)老的問題已經(jīng)成為很多必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
我今天要探討不是該不該讓父母去住養(yǎng)老院。
節(jié)目中的黃執(zhí)中提到了父母和我們常常不說真話,而我們也常常不說真話,我們互相客套了一輩子,所以才會在去不去養(yǎng)老院這個問題上舉步維艱。
能否跟父母說真話,這個問題其實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每次你覺得跟父母很難交代某事的時候,其實就是你不知道該怎么跟父母說真話的時候。
而父母覺得委屈,覺得自己不容易的時候,其實也是他們不跟我們說真話,把困難藏起來的時候。
今天我們就來談?wù)勎覀兊降滓趺锤改笢贤ā?/p>
我們一直覺得要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種健康向上的親子關(guān)系。
但我們跟父母呢?我們是不是面對他們的時候又不自覺地變成回避問題,不愿意說實話的那個人?
02
請大家回憶一下,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變得跟自己的父母客套,開始跟他們報喜不報憂?
應(yīng)該是從我們離開家的那一刻起吧!
當(dāng)我們離開家鄉(xiāng),面對著外面的世界,我們有很多東西都在改變,但是父母依舊守候在原來的那個小城,他們似乎什么都沒有變,除了,他們變老了。
這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人們不再幾代人住在同一個地方。大部分孩子遠離家鄉(xiāng),跑到其他地方扎根。
而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也隨著我們的遷徙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跟我們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相比,甚至到了南轅北轍的地步。
我們這代人沒有因為應(yīng)試教育而失去自我,卻在急劇變化的時代里找到了自我。于是,我們在父母看來不現(xiàn)實的理想里努力打拼。而我們的父母依舊恪守著他們的想法繼續(xù)生活。
我們有我們的事業(yè),我們有我們的理想,但我們的父母的理想和事業(yè)只是我們。
03
因為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父母的生活環(huán)境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的世界太紛繁,父母的世界太簡單,簡單得只裝得下我們。
所以我們不敢跟父母說什么,因為只要多說一點,父母的不理解就會化成他們的抱怨和質(zhì)疑。
真的是父母要抱怨我們質(zhì)疑我們嗎?
還是我們總是覺得父母無法理解我們,所以我們總是把話說一半,或者根本就不告訴他們。這讓他們難受,曾經(jīng)在他們面前無話不說的小棉襖或小棉褲變成一個難以解讀的陌生人。
我們與父母有太多的不同,而我們這個時代發(fā)展的速度太快,快到我們跟父母的代溝比任何兩代人都要多。所以這讓我們常常不敢講實話,不敢坦白,因為怕父母不理解我們。
而另一個讓我們和父母都無法講實話的原因,其實是東方家庭的一個通病。
我們和父母都不喜歡把不好部分講出來。我們父母以犧牲自己為愛的表達形式,于是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這種愛的表達。
但這個時代的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了自我。我們再也無法接受沒有自我,為別人犧牲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當(dāng)新的價值觀和舊的價值觀發(fā)生碰撞的時候,我們愧疚、難過,甚至逃避。
我記得我媽曾經(jīng)跟我抱怨,說我自私,說我不能為了她離開香港回到家鄉(xiāng)照顧她。
對,我真的不能。我有我自己的追求,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我真的沒有辦法像媽媽那樣沒有自我,完全為了我而生活。
我只知道犧牲自我去表達愛,可我又發(fā)現(xiàn)犧牲自我并不可取,。突然,我又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愛了,所以我選擇愧疚和逃避。
跟媽媽說話變成了打哈哈,變成了我什么都好,而她也一樣。
04
我們究竟要怎么跟自己的父母溝通呢?
要繼續(xù)保持一種客套,保持一種不說實話,回避問題的狀態(tài)嗎?
當(dāng)然不要,我們誰也不想永遠都不能跟自己最親近的父母說實話。
所以,我們要跨出第一步,就是要說實話。有時候跟父母說實話似乎有些殘忍,比如你告訴他們其實你在外面過得不是那么好,你有很多壓力,有很多擔(dān)憂,他們是會擔(dān)心你,但他們至少知道在什么地方擔(dān)心你。
你說你什么都好,他們真的會相信嗎?他們還是一樣會擔(dān)心你,只是他們的擔(dān)心會更多,因為他們不知道你究竟會面對什么。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一部電影——《面子》。這部片子描寫出來的親子關(guān)系是典型的東方式的關(guān)系。
電影中的媽媽沒有辦法跟自己的父親講實話,所以在年輕的時候為了不違背父命嫁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
這個女兒的叛逆期來得有點晚,快五十歲的時候跟一個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大的男人相愛并懷孕。
即使是活到五十歲依舊不敢跟自己的父親說實話,哪怕被父親趕出家門。
而媽媽的女兒其實是一個同志,但卻一直不敢告訴自己的母親。她跟女朋友相戀,卻像在偷情。
但最終,我們能保持虛假的自己多久?一輩子太困難了。
女兒最終跟媽媽坦白了自己同志的身份。
而這位母親也沒有第二次接受父親的婚姻安排,她對父親說了一句抱歉就跟著女兒逃婚了。
我們和父母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們以為我們?yōu)榱藧劬鸵獕阂肿约旱南敕ǎM量跟自己愛的人保持一致。
其實并不是這樣,做自己跟愛父母并沒有矛盾。
父母選擇自己的生活也跟愛我們沒有矛盾。
要打破犧牲自我表達愛的錯誤方式,就必須從溝通開始。
05
希望大家認真地告訴自己的父母,我愛你們,也請你們把自己那些很難讓父母理解的想法告訴他們,比起難理解,他們更希望你們可以跟他們說實話。
而當(dāng)我們開始跟父母說實話,雖然一開始你會覺得不習(xí)慣,但終究你和父母會在坦誠當(dāng)中感受到你們之間濃濃的愛。他們也會開始跟我們說實話。
從今天開始,認認真真地跟媽媽打一通電話,告訴她你遇到的困難,這不會讓媽媽覺得難受,她會覺得你靠得很近。
注: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和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