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力》金句
“一知半解”也有正面意義。我們不用為涉獵范圍太多而煩惱,可以通過對知識點“一知半解”的積累,達到“舉一反三”深度。
——何伊凡:《知行力:重新定義成事邏輯》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一知半解”有正面意義,同時,“深入理解”也可能帶來負面的效果。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變化越來越快的時代,如果過分對某一問題鉆研,一方面會降低對其他信息接收的敏銳度,同時也可能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因為思維固化和路徑依賴最終失敗。
此前,我自己也有用辯證思維看待事物的習慣,但這次遇到更抽象的非事物對象時,卻沒有及時覺察到還有另一種視角。
在讀《知行力》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個特別深的感受就是覺察能力太重要了,時時覺察能更好的讓“知”“行”協同。
回到何老師這句話,“一知半解”的正面意義是拓寬我們對“知”的寬度,很多時候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某個領域常見的經驗遷移到其他領域可能就是稀缺的秘籍。
越是復雜的問題,越要找到破局點,而找到“點”的關鍵,很可能要依賴對“面”的了解。用不同廣度、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去看“面",找到破局"點",策劃行動方案并落地執行,才可能高效解決問題。
用一句話總結:破題靠點,策題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