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中國傳統的節日,卻是我上班的第一天,從早上開始就忙忙碌碌了。是的,上班的狀態是很不一樣,這種忙是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什么那種忙,有些時候就是要站在那里或者是做到那里干耗時間,時間是很寶貴,而又有些時間卻又是必須性的【陪同浪費】,感覺很可怕,這和陪伴自己的家人不一樣。就比說開大會的時候,班主任的看著自己的學生,還比如說午自習的時候還得看著學生不能有違反紀律的事情發生,這種陪同是必須,但是卻是對自己的時間的浪費。或許我還想想怎樣才能變的更有效率。還有就是在人多的地方做事情的效率就會降低,因為總是會被一些事情打斷,很難集中,這也是一種必須陪同浪費。自己的吸引力,注意力不知不覺的就不知道被誰收割了。。。。。
就像今天的情況一樣,是很忙,是各種事情需要解決,但是若是回頭想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這估計是很多人的狀態,這也就好像一直想做一件事,就是一直開始不了,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下手,最終就不了了之,這也一樣是很多人常態。因為我們總是錯誤地以為知道一件事情的存在就是等同于自己會很輕易地做到,到真正做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無從下手,也就因此一推再推。就像我想嘗試疑探教學,我就是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對其沒有深入的研究,我知道這種方法會很有效,就是不會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之中,所以在著手試的時候,發現自己不知道怎么備課了。所以,強大的執行力是建立在可操作話的細節上,建立在具體的可實行的步驟上,最好還要有可評價的具體指標。
今天走上講臺沒有講課,就是想在第一天幫助學生們建立清晰的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與前進的動力,但是發現自己突然不會講了。其實作為一個老師,講一節課很容易,很好糊弄過去,可是每一次糊弄就會失去一次嘗試與進步的機會,很可惜,再次出現這樣的機會要么是等一年,要么是等三年,短暫的一生經不起這樣的等待。但是要想講好一節課,形成自己的上課風格卻是很難,我覺得,傳授給學生知識,或是灌輸給學生某種思想不在時一碗水與一桶水的關系,也不僅僅是要求老師是一個活的水龍頭的關系,而是,要求老師要有資本站在一個能夠與學生有一定差距的高度而又能俯下身軀降低姿態還重新思考自己的遇到教育教學上的問題,那么這個時候所謂的教學技巧,所謂的課件制作,所謂的演講與表達能力似乎也就很遜色,是一種不十分重要的存在,因為腦子里有滿滿的干貨,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內容,有解決某個問題最簡單易懂的方法與策略,這就是所謂的道與術的問題。所以,看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