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推薦一本書,說很適合我。他新買到,讓我先讀。書名。眠空。我喜歡。
作者是安妮寶貝。我之于她的印象是多年前翻了幾頁的小說,名字好像叫《彼岸花》。內(nèi)容完全想不起,只記得當(dāng)時的感覺??v情聲色、頹廢。當(dāng)時的自己正值花季之年,心中滿滿都是愛情的純潔,世界的美好,對未來的憧憬。只接受亙古不變,??菔癄€,凄惜唯美。所以,對她的作品擱置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歲的增長,經(jīng)歷的累積,在感情和俗世中跌跌撞撞,摸爬滾打,雜糅血淚。作為當(dāng)事者。作為旁觀者。生活之于我已非一片白紙,一塵不染。而是一塊布滿各種顏色與塵埃的畫布。五彩絢麗中隱藏各種灰塵細(xì)菌因子。粗看賞心悅目令人向往,走近,斑駁污穢。
此次讀《眠空》,感嘆于作者安妮寶貝的語言造詣,讀閱廣博,更折服她對自身,人性,世事,事件真髓的探究領(lǐng)悟。我仿佛至此才終于知道,自己的那些感受用文字表達(dá)出來該是如何了。她道出了時時溢滿我心胸的情緒和感受,而自己卻不曾知曉無從表達(dá)的真諦。
經(jīng)由它,才知道,求知若渴。我仿佛沾染毒癮的人,渴望將其文字吸入身體,浸潤每一個細(xì)胞,完成身心的空前絕后的洗禮。
情深不壽,過猶不及。她的文字刻骨。她接受本性而柔和自在。但她終究與俗世保有一定的距離,仍未獲得與俗世生活打成一片且優(yōu)游自若的能力。這或許就是寫作的代價。清靜旁觀審視省身。未嘗不好。可對于我這樣的,必須在人群中周旋應(yīng)付的公司小職員來說,有點過于精神壓力了。仿佛來回穿梭在兩個世界。一個看透人性,看穿俗世,清靜無爭,無畏生死。一個物欲橫流,敷衍塞責(zé),混沌骯臟,義假情假。就像兩個人。一個頎長清瘦仙風(fēng)道骨。一個滿臉橫肉腦滿腸肥。
一段時間情緒游走兩種境界,混雜煩躁哀傷。精神很差。放眼望去一片厭倦,滿目憂傷。言語變得尖刻。以致《春宴》看了一小部分便擱置。悲傷,看不到希望,甚至滋生一種絕望。
之后的很長時間,不看書。玩游戲。與同事朋友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帶著面具任由俗世滌蕩。他們說我每天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其實我不快樂。腦中空空。身心疲憊。開始每天晚上慢跑。情緒漸漸平穩(wěn)。對《眠空》仍是思念。后來想到一種調(diào)節(jié)之法。將《眠空》和周國平的《安靜的位置》交替閱讀。運動仍不間斷。
書中有句話“腳步有力而堅定,不斷地走下去,就可以走一條長路”。喜歡就繼續(xù)。
第二遍讀《眠空》情緒回歸正常?!鞍a”猶在,但不“毒”。存在。固有。被感知。心無需被隔離,亦“沒有判斷”,“融化邊際,與萬物渾然一體,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選擇直面,不斷經(jīng)驗,不斷感受,疼痛就會變輕變薄。
竊一段快樂,嗅一襲花香,陽光灑在我身上,快樂裝進(jìn)我胸腔,小心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