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SOS Help For Parents”類似,由Thomas W. Phelan博士所著的育兒經典“1-2-3 Magic”一書也是經由兒科診所推薦給我們。
二十二個問與答(4)
問題#4: 魔法1-2-3實操之“1與2或2與3之間,應該隔多長時間”?
"About 5 seconds, just long enough to allow the child time to shape up." 在被問及數數間的間隔時間問題時,Dr. Phelan如是回答道。
在1與2或2與3之間,間隔大約5秒鐘就夠了,給小孩子一個“改邪歸正”的機會。
此話怎講?
Dr. Phelan再次強調,魔法1-2-3,或者說是數數法,是用來阻止小孩子的不良行為或習慣。一般來說,小孩子只需要一至兩秒就能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不良行為,比如發脾氣扔東西、或者辱罵尖叫等等。因而如此說來,當有不良行為發生時,家長使用魔法1-2-3開始數數。在數過1之后,特別是已經有過正確使用魔法1-2-3以及后續管教行為的經歷時,小孩子一般來說會立即不良行為。如此說來,5秒鐘左右,是綽綽有余了。
那么可能有人會質疑,既然一至兩秒就夠了,為何還要放寬至5秒鐘呢?
“父母何苦難為孩子,難為自己?”
當爹媽的,明確記住,你的目的是為了停止并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而不是刻意為難孩子或者追求完美。
多出的三秒,給孩子一個自我糾正的時間,同時也能讓自己更加從容冷靜一些。
當然,家家有本不一樣的經。如果覺得5秒鐘不夠,稍微延長一些也未嘗不可,不過要記住的是,不要讓間隔時間延長至一、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而試圖讓正在尖叫、或發脾氣的小家伙自己冷靜下來。
讀完這個問題以及Dr. Phelan給出的回答,讓我回想起兩個小時前和小妞的“對峙”。
自從發現小妞喜歡玩水后,和K爸商量過后,決定將“玩水/浪費水”列為需要改掉的不良行為。
聽到洗手間有流水的聲音,于是我起身走過去,探身一瞧。小妞一見我,立即將水關掉,然后擠出一副刻意裝出乖巧的笑臉,歪著頭諂媚地看著我。
“不可以玩水浪費水哦。”心想先提醒一下小妞,于是我沒有立即使用魔法1-2-3, 而是先說了一下規矩。
“嗯。”小妞乖巧地點點頭。
我轉身離開洗手間。還不到兩分鐘,又聽見洗手間傳來窸窸窣窣的流水聲。
于是我立即走到洗手間,忽視小妞裝可愛的笑臉,盯著小妞的眼睛,伸出食指,沉聲說道,“1!”
小妞立即意識到情形不妙,趕緊關掉水龍頭。
事情還沒完!
關掉水龍頭后,隔了十多秒,小妞突然想起要反抗。當然了,玩水還沒過癮呢。于是氣嘟嘟地又踏上洗手間水池旁的臺子,看著,示威似地將手放在水龍頭上,作勢要擰開。
“2!”
我根本不給她機會,直接往后數了2。
看著我,小妞意識到了,媽媽是認真的,而且自己正在做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又覺得有點心不甘情不愿,等了兩三秒后,還是壯著膽子,將水龍頭擰開了。
“3!Time-out for playing water (你因為玩水,被罰隔離). ”
盡管我看著小妞擰著脖子想和媽媽對抗的樣子覺得好笑,還是嚴肅表情,對小妞數了“3”,并且將她拎到客廳沙發的一角,進行Time-Out暫時隔離懲罰。
這一下,小妞知道壞事了,坐在沙發上哭哭啼啼哽哽咽咽,還不時從捂著眼的小手縫隙中偷偷看我。我也不理她,將早就準備好放在一旁的鬧鈴設置好兩分鐘倒計時,然后就裝作很忙地這里擺擺那里弄弄。
兩分鐘后,解放小妞,跟她又說了一次不可以玩水。
到底記性還是比金魚的“7秒鐘”要長一些。被罰完的小妞站在沙發旁蹭了蹭,看了看洗手池方向,轉身去玩自己的積木,也不再心心念念地惦記玩水了。
隨著小妞的不斷長大,感覺之前度過的小方法小技巧越來越有用武之地。而且逐漸可以擺脫古人趙括紙上談兵的窘境,想想也是越來越有成就感。
和娃斗,真是其樂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