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聚合支付,支付寶與建行雙方將實現二維碼支付互認互掃。螞蟻金服,作為互聯網金融領軍者,此番與商業銀行巨頭低調聯手,標志著支付寶在監管與微信競爭的雙重壓力下將改變策略,轉型發展。
近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與中國建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信用卡業務,為此前無法覆蓋的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務,促進線上線下電子支付業務的合作,打通信用體系,探索互聯網金融企業與商業銀行合作的新模式。未來用戶可以在支付寶上方便地選購建行的理財產品,銀行亦可在螞蟻金服平臺上開通財富號,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此外,支付寶還將支持建行手機銀行APP支付服務,實現與建行銀聯二維碼互認互掃。
消息一出,備受業內關注,更有分析認為是阿里與銀行戰略合作,直接打臉剛上線的網聯。
聚合支付提供技術對接
從技術方面看,支付寶的二維碼和建行的銀聯二維碼的支付標準并不相同。此次是通過聚合支付實現雙方二維碼的互認互掃,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建行通過聚合支付聚合了支付寶的支付通道,為商戶接入受理銀聯二維碼,建行客戶不僅可以用支付寶,還可以用其他銀行客戶端、銀聯錢包等各種方式來完成支付環節。
支付寶開放接口
此次合作,支付寶還將開放端口接入建行手機銀行APP的支付服務。原先,支付寶快捷支付占據線上主流時,并不需要U盾、口令卡等繁雜程序,憑借手機短信的動態驗證碼就可以完成交易;但近年,網絡交易平臺快捷支付的爭議筆數上升較快,支付寶在用戶體驗和資金安全兩方面難以同時兼顧。鑒于用戶資金安全性的考慮,監管指出快捷支付應跳轉至銀行網銀使用網關支付。
合作共贏源于戰略
未來,支付寶APP可以跳轉到建行APP界面進行支付,給客戶多了一個選擇的同時,保證客戶的交易和信息安全。對于銀行來說,由于其APP本身并沒有社交和電商屬性,消費者使用率較低,和支付寶的合作無疑將獲得一個大流量入口。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支付寶與銀行的關系從競爭轉向合作,一改以往的強勢姿態,原因在于監管政策的壓力和微信支付競爭的壓力。目前,微信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6億,已全面超越支付寶,這促使支付寶的策略開始發生轉變,轉型做金融技術服務,與銀行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