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用了馬化騰說的“致命否決權”?阿里、滴滴的賬本又該怎么算?

摩拜被美團收購,巨頭魅影未散。對ofo如今的境遇,馬化騰跳出來爆料,看著那么多分析文章說不到點子上,他直接拋出了veto right(否決權)問題。

這是馬化騰就共享單車的第二波強勢發聲。去年6月,他曾與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朋友圈互懟,稱摩拜和ofo是“智能機和非智能機”的區別。這一次,他則是作為ofo最強爆料人。

到底是誰扼住了ofo的喉嚨?

一位投資人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在共享單車這場資本大戲中,早期投資人在一開始就已經預言后期阿里、騰訊等巨頭會進入,因為共享單車很難做成一個獨立業務,更適宜放到大公司中的子業務,能夠提供的流量入口、數據對于巨頭的價值是大于租金收益。這是一場早有預料的巨頭入場大戲。

后面的發展,也應驗了這樣的說法。朱嘯虎成為最會和巨頭做生意的人,低買高賣將手中股權給了阿里和滴滴。

無論是阿里還是馬化騰,在故事開頭已經被假想為接盤金主。而早期風險投資人到后期,能做的也只能是“搬把小板凳”在旁邊。

ofo如今退款的人排起長龍,作為創業者,戴威不易的一面在于,這樣的輿論情緒越是發酵,越可能發生類似銀行擠兌的悲劇。用戶有權利拿回自己的押金,但如今,解藥不在戴威手里。

“要命”的否決權

2016年9月,已顯巨頭之勢的滴滴通過對ofo的B+輪融資,入局共享單車大戰。在此之前一個月,滴滴剛宣布合并uber中國。

在隨后一年內,滴滴通過多輪融資,獲得ofo近30%的股份,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

2017年4月,阿里巴巴入局,通過螞蟻金服對ofo進行了投資。緊接著12月,阿里出資收購朱嘯虎手中的ofo老股,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由此退出。

至此,ofo幾大重量級股東已全部坐上牌桌。加上C輪進入的經緯中國,戴威、滴滴、阿里、經緯成為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角色。

對于ofo董事會中到底誰擁有“一票否決權”,ofo回復尋找中國創客稱:商業機密。

知情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曾有四方具備名義上的“一票否決權”,分別是戴威、朱嘯虎、滴滴、經緯。

此外,上述信源確認,在融資層面,ofo的任何涉及融資的決策都需要董事會全體簽字通過,任何一方不簽字,新的融資都不能進來。這意味著,在引入融資的決策上,戴威、滴滴、經緯和后來買下朱嘯虎部分股權的阿里等都有權力影響新的融資。

此前,阿里曾否認擁有一票否決權。今年9月,阿里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阿里和螞蟻金服在ofo沒有外界所傳的一票否決權,沒有能力阻撓ofo被收購。滴滴也曾公開表示,未使用過一票否決權。

“朱嘯虎的股份,阿里系只接了一部分,在最后時刻,滴滴動用優先購買權買走了一部分,所以,阿里系一直沒有一票否決權”,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

日后ofo的發展證明,一票否決權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

馬化騰將ofo如今的困局歸結于一票否決權,歡聚時代CEO李學凌在朋友圈中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由于否決權過多,導致決策通不過,留下的法律漏洞對公司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脅。

制衡與博弈

有觀點認為,滴滴投資ofo后,雙方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分歧。滴滴試圖將ofo納入自己的業務版圖,成為滴滴出行生態體系的一部分,但戴威堅持獨立發展。這成為雙方日后反目成仇的起因。

2017年下半年,ofo和摩拜之間的燒錢對抗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曾喊出“共享單車90天結束戰斗”的朱嘯虎開始在公開場合極力鼓吹ofo和摩拜合并,當時騰訊和滴滴分別為摩拜和ofo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不確定性在于戴威的立場。

前述知情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戴威曾使用過名義上的一票否決權。戴威對ofo和摩拜的合并不支持,而滴滴當時傾向于合并方案,后來戴威在合并決策過程中使用了一票否決權,從而導致合并無法進行。

另有說法稱,令戴威不滿的是合并后新公司的控制權歸屬,這導致了談判流產。

接著在去年11月,滴滴派駐在ofo的高管團隊被戴威驅逐,ofo和滴滴之間的矛盾正式公開化。撮合無果的朱嘯虎馬上選擇套現走人。微妙之處在于,一個月后,朱嘯虎的老股少部分被滴滴拿下,大部分被阿里接盤,阿里成為滴滴之后最重要的股東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所有重要股東都同意才能引入新融資的規則設定,讓戴威、滴滴、經緯、阿里擁有了在融資事宜上的“一票否決權”(非名義上的)。這也成為了各方上演制衡與反制的博弈武器。

因為無法達成一致,新的融資進不來。無論是曾經近在咫尺的軟銀18億美元注資,

原標題:誰用了馬化騰說的“致命否決權”?

摩拜被美團收購,巨頭魅影未散。對ofo如今的境遇,馬化騰跳出來爆料,看著那么多分析文章說不到點子上,他直接拋出了veto right(否決權)問題。

這是馬化騰就共享單車的第二波強勢發聲。去年6月,他曾與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朋友圈互懟,稱摩拜和ofo是“智能機和非智能機”的區別。這一次,他則是作為ofo最強爆料人。

到底是誰扼住了ofo的喉嚨?

一位投資人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在共享單車這場資本大戲中,早期投資人在一開始就已經預言后期阿里、騰訊等巨頭會進入,因為共享單車很難做成一個獨立業務,更適宜放到大公司中的子業務,能夠提供的流量入口、數據對于巨頭的價值是大于租金收益。這是一場早有預料的巨頭入場大戲。

后面的發展,也應驗了這樣的說法。朱嘯虎成為最會和巨頭做生意的人,低買高賣將手中股權給了阿里和滴滴。

無論是阿里還是馬化騰,在故事開頭已經被假想為接盤金主。而早期風險投資人到后期,能做的也只能是“搬把小板凳”在旁邊。

ofo如今退款的人排起長龍,作為創業者,戴威不易的一面在于,這樣的輿論情緒越是發酵,越可能發生類似銀行擠兌的悲劇。用戶有權利拿回自己的押金,但如今,解藥不在戴威手里。

“要命”的否決權

2016年9月,已顯巨頭之勢的滴滴通過對ofo的B+輪融資,入局共享單車大戰。在此之前一個月,滴滴剛宣布合并uber中國。

在隨后一年內,滴滴通過多輪融資,獲得ofo近30%的股份,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

2017年4月,阿里巴巴入局,通過螞蟻金服對ofo進行了投資。緊接著12月,阿里出資收購朱嘯虎手中的ofo老股,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由此退出。

至此,ofo幾大重量級股東已全部坐上牌桌。加上C輪進入的經緯中國,戴威、滴滴、阿里、經緯成為影響局勢走向的關鍵角色。

對于ofo董事會中到底誰擁有“一票否決權”,ofo回復尋找中國創客稱:商業機密。

知情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曾有四方具備名義上的“一票否決權”,分別是戴威、朱嘯虎、滴滴、經緯。

此外,上述信源確認,在融資層面,ofo的任何涉及融資的決策都需要董事會全體簽字通過,任何一方不簽字,新的融資都不能進來。這意味著,在引入融資的決策上,戴威、滴滴、經緯和后來買下朱嘯虎部分股權的阿里等都有權力影響新的融資。

此前,阿里曾否認擁有一票否決權。今年9月,阿里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阿里和螞蟻金服在ofo沒有外界所傳的一票否決權,沒有能力阻撓ofo被收購。滴滴也曾公開表示,未使用過一票否決權。

“朱嘯虎的股份,阿里系只接了一部分,在最后時刻,滴滴動用優先購買權買走了一部分,所以,阿里系一直沒有一票否決權”,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對尋找中國創客表示。

日后ofo的發展證明,一票否決權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

馬化騰將ofo如今的困局歸結于一票否決權,歡聚時代CEO李學凌在朋友圈中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由于否決權過多,導致決策通不過,留下的法律漏洞對公司可能造成致命的威脅。

制衡與博弈

有觀點認為,滴滴投資ofo后,雙方在發展方向上出現分歧。滴滴試圖將ofo納入自己的業務版圖,成為滴滴出行生態體系的一部分,但戴威堅持獨立發展。這成為雙方日后反目成仇的起因。

2017年下半年,ofo和摩拜之間的燒錢對抗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曾喊出“共享單車90天結束戰斗”的朱嘯虎開始在公開場合極力鼓吹ofo和摩拜合并,當時騰訊和滴滴分別為摩拜和ofo的第一大機構股東。

不確定性在于戴威的立場。

前述知情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戴威曾使用過名義上的一票否決權。戴威對ofo和摩拜的合并不支持,而滴滴當時傾向于合并方案,后來戴威在合并決策過程中使用了一票否決權,從而導致合并無法進行。

另有說法稱,令戴威不滿的是合并后新公司的控制權歸屬,這導致了談判流產。

接著在去年11月,滴滴派駐在ofo的高管團隊被戴威驅逐,ofo和滴滴之間的矛盾正式公開化。撮合無果的朱嘯虎馬上選擇套現走人。微妙之處在于,一個月后,朱嘯虎的老股少部分被滴滴拿下,大部分被阿里接盤,阿里成為滴滴之后最重要的股東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所有重要股東都同意才能引入新融資的規則設定,讓戴威、滴滴、經緯、阿里擁有了在融資事宜上的“一票否決權”(非名義上的)。這也成為了各方上演制衡與反制的博弈武器。

因為無法達成一致,新的融資進不來。無論是曾經近在咫尺的軟銀18億美元注資,還是在今年1月傳出的阿里10億美元注資,都因為種種原因,在各方的牽制和混戰中未能達成。

今年以來,ofo唯一獲得的一筆大額融資,來自向阿里的抵押借款。今年2月,ofo以小黃車為抵押物獲得了兩筆合計達17.7億元的貸款。

今年下半年,陷入困境的ofo一度想要賣身滴滴,但最終因為各利益方未能達成一致,收購未能達成。

巨頭宮心計

如今ofo進入生死時刻,排隊退押金的人數已達1200萬人,戴威也被列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馬化騰在ofo的生死關頭,點出了他眼中ofo走向敗局的真正原因。

實際上,在滴滴和阿里之外,騰訊是這場共享單車大戰中,另外一個低調而隱秘的幕后推動者。

騰訊不僅是摩拜的第一大機構股東,還是美團點評的第一大機構股東。美團收購摩拜,成為這場戰局中最大的變數。

今年4月,當所有人都在討論摩拜和ofo是否能夠合并時,半路殺出的美團,讓這一幻想成為泡影。美團作價27億美元將摩拜收入囊中,二者幕后股東騰訊,毫無疑問扮演了一個強勢角色。

和騰訊的胸有成竹相反,阿里在這場戰局中面臨著更多的變數。

當初阿里投資ofo,被業內認為是看重其支付場景和流量渠道。阿里投資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掌控欲強,被投項目大多被納入成為其生態體系的一部分。但在對ofo的投資上,阿里沒有繼續貫徹這種話語權。

從朱嘯虎手中高位接盤后,共享單車行業卻開始降溫。ofo和摩拜合并難產后,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開始被證偽,估值一降再降。

就在ofo周旋于巨頭之間時,哈羅單車與螞蟻金服卻默默牽手。

2017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支付寶上線“掃一掃騎單車”功能,首批接入的7家共享單車中出現了哈羅單車。隨后,哈羅單車與永安行合并,螞蟻金服繼續增持。

而與此同時,今年6月16日,ofo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支付寶芝麻信用免押金騎行政策。螞蟻金服也客氣表示,“尊重合作伙伴決定”。

此刻,螞蟻金服、阿里系與ofo,已不再是盟友。阿里系流量與數據的寄托在哈羅單車上得到了實現。

在阿里系重押哈羅單車的同時,滴滴則托管小藍單車,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單車,以另一種方式繞過ofo,繼續投身不得不做的共享單車。

騰訊、阿里、滴滴的賬本怎么算?

巨頭混戰的共享單車市場,不論是ofo、摩拜,還是哈羅單車,背后都站著巨頭的身影。

在經歷了快速登上峰頂,又快速跌落風口后,參與其中的投資人獲益幾何?

摩拜背后最大的巨頭是騰訊。騰訊從C輪開始投資摩拜,D輪和E輪繼續領投跟進,摩拜的E輪融資金額達到6億美元。今年4月,摩拜被美團全資收購,對價為27億美元。在今年8月發布的騰訊第二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已將所持摩拜股權出售。由于具體數據未公開,騰訊對摩拜的投資收益不得而知。

ofo背后的巨頭是阿里和滴滴。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共向ofo投入3.7億美元;阿里投入3.4億美元,另有8000萬美元債權;螞蟻金服投入1.4億美元。此外,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股東包括中信、DST、弘毅等機構。

作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滴滴在ofo的投資金額最多。從2016年的C輪融資,到去年3月的D輪融資,去年7月的E輪融資,滴滴都在投資名單中。

阿里系資本螞蟻金服在去年4月對ofo進行首次投資;阿里在去年12月從朱嘯虎手中接手的老股,對價大約為1.2億美元;另外,阿里系在今年借款給ofo數億美金,抵押物是ofo的數千萬輛單車。

如今ofo出現現金流危機,除了對阿里的債務,還肩負著對供應商和負債,以及用戶的未退還押金。戴威在員工信中承諾將對債務負責到底。

結局會怎樣?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ofo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于債權優先于股權,債權將優先得到清償。滴滴作為財務投資者,對ofo占有的是股權,這部分股權將在債權清算之后才會得到清償。阿里對ofo的投資部分是以債權形式,作為抵押物的數千萬輛單車,或許可以由阿里投資的哈羅單車接手運營。

如果ofo被哈羅單車收購,在不考慮債權的前提下,各投資機構的盈虧重點在于收購估值。公開數據顯示,ofo2016年4月A輪融資的估值為1億元;2017年3月D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2017年7月E輪融資估值為30億美元。

無論如何,ofo都還在戰場上尚未倒下。美團收購摩拜,騰訊扮演了一個強勢角色。而如今,阿里、滴滴也成為了決定ofo命運走向的關鍵角色。這樣的關鍵角色在馬化騰的爆料下,將會有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還是在今年1月傳出的阿里10億美元注資,都因為種種原因,在各方的牽制和混戰中未能達成。

今年以來,ofo唯一獲得的一筆大額融資,來自向阿里的抵押借款。今年2月,ofo以小黃車為抵押物獲得了兩筆合計達17.7億元的貸款。

今年下半年,陷入困境的ofo一度想要賣身滴滴,但最終因為各利益方未能達成一致,收購未能達成。

巨頭宮心計

如今ofo進入生死時刻,排隊退押金的人數已達1200萬人,戴威也被列入限制消費人員名單。馬化騰在ofo的生死關頭,點出了他眼中ofo走向敗局的真正原因。

實際上,在滴滴和阿里之外,騰訊是這場共享單車大戰中,另外一個低調而隱秘的幕后推動者。

騰訊不僅是摩拜的第一大機構股東,還是美團點評的第一大機構股東。美團收購摩拜,成為這場戰局中最大的變數。

今年4月,當所有人都在討論摩拜和ofo是否能夠合并時,半路殺出的美團,讓這一幻想成為泡影。美團作價27億美元將摩拜收入囊中,二者幕后股東騰訊,毫無疑問扮演了一個強勢角色。

和騰訊的胸有成竹相反,阿里在這場戰局中面臨著更多的變數。

當初阿里投資ofo,被業內認為是看重其支付場景和流量渠道。阿里投資在過去一直被認為掌控欲強,被投項目大多被納入成為其生態體系的一部分。但在對ofo的投資上,阿里沒有繼續貫徹這種話語權。

從朱嘯虎手中高位接盤后,共享單車行業卻開始降溫。ofo和摩拜合并難產后,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開始被證偽,估值一降再降。

就在ofo周旋于巨頭之間時,哈羅單車與螞蟻金服卻默默牽手。

2017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支付寶上線“掃一掃騎單車”功能,首批接入的7家共享單車中出現了哈羅單車。隨后,哈羅單車與永安行合并,螞蟻金服繼續增持。

而與此同時,今年6月16日,ofo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支付寶芝麻信用免押金騎行政策。螞蟻金服也客氣表示,“尊重合作伙伴決定”。

此刻,螞蟻金服、阿里系與ofo,已不再是盟友。阿里系流量與數據的寄托在哈羅單車上得到了實現。

在阿里系重押哈羅單車的同時,滴滴則托管小藍單車,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單車,以另一種方式繞過ofo,繼續投身不得不做的共享單車。

騰訊、阿里、滴滴的賬本怎么算?

巨頭混戰的共享單車市場,不論是ofo、摩拜,還是哈羅單車,背后都站著巨頭的身影。

在經歷了快速登上峰頂,又快速跌落風口后,參與其中的投資人獲益幾何?

摩拜背后最大的巨頭是騰訊。騰訊從C輪開始投資摩拜,D輪和E輪繼續領投跟進,摩拜的E輪融資金額達到6億美元。今年4月,摩拜被美團全資收購,對價為27億美元。在今年8月發布的騰訊第二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已將所持摩拜股權出售。由于具體數據未公開,騰訊對摩拜的投資收益不得而知。

ofo背后的巨頭是阿里和滴滴。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共向ofo投入3.7億美元;阿里投入3.4億美元,另有8000萬美元債權;螞蟻金服投入1.4億美元。此外,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股東包括中信、DST、弘毅等機構。

作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滴滴在ofo的投資金額最多。從2016年的C輪融資,到去年3月的D輪融資,去年7月的E輪融資,滴滴都在投資名單中。

阿里系資本螞蟻金服在去年4月對ofo進行首次投資;阿里在去年12月從朱嘯虎手中接手的老股,對價大約為1.2億美元;另外,阿里系在今年借款給ofo數億美金,抵押物是ofo的數千萬輛單車。

如今ofo出現現金流危機,除了對阿里的債務,還肩負著對供應商和負債,以及用戶的未退還押金。戴威在員工信中承諾將對債務負責到底。

結局會怎樣?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ofo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于債權優先于股權,債權將優先得到清償。滴滴作為財務投資者,對ofo占有的是股權,這部分股權將在債權清算之后才會得到清償。阿里對ofo的投資部分是以債權形式,作為抵押物的數千萬輛單車,或許可以由阿里投資的哈羅單車接手運營。

如果ofo被哈羅單車收購,在不考慮債權的前提下,各投資機構的盈虧重點在于收購估值。公開數據顯示,ofo2016年4月A輪融資的估值為1億元;2017年3月D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2017年7月E輪融資估值為30億美元。

無論如何,ofo都還在戰場上尚未倒下。美團收購摩拜,騰訊扮演了一個強勢角色。而如今,阿里、滴滴也成為了決定ofo命運走向的關鍵角色。這樣的關鍵角色在馬化騰的爆料下,將會有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在今年8月發布的騰訊第二季度財報中,騰訊披露已將所持摩拜股權出售。由于具體數據未公開,騰訊對摩拜的投資收益不得而知。

ofo背后的巨頭是阿里和滴滴。新京報記者獲悉,滴滴共向ofo投入3.7億美元;阿里投入3.4億美元,另有8000萬美元債權;螞蟻金服投入1.4億美元。此外,投資超過1億美元的股東包括中信、DST、弘毅等機構。

作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滴滴在ofo的投資金額最多。從2016年的C輪融資,到去年3月的D輪融資,去年7月的E輪融資,滴滴都在投資名單中。

阿里系資本螞蟻金服在去年4月對ofo進行首次投資;阿里在去年12月從朱嘯虎手中接手的老股,對價大約為1.2億美元;如果你不想打工,如果你遇到了挫折瓶頸,如果你不想用自己的青春成就他人的夢想,我愿意幫助你改變你的人生命運,了解創業加微信:15814188558。另外,阿里系在今年借款給ofo數億美金,抵押物是ofo的數千萬輛單車。

如今ofo出現現金流危機,除了對阿里的債務,還肩負著對供應商和負債,以及用戶的未退還押金。戴威在員工信中承諾將對債務負責到底。

結局會怎樣?

按照相關規定,如果ofo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于債權優先于股權,債權將優先得到清償。滴滴作為財務投資者,對ofo占有的是股權,這部分股權將在債權清算之后才會得到清償。阿里對ofo的投資部分是以債權形式,作為抵押物的數千萬輛單車,或許可以由阿里投資的哈羅單車接手運營。

如果ofo被哈羅單車收購,在不考慮債權的前提下,各投資機構的盈虧重點在于收購估值。公開數據顯示,ofo2016年4月A輪融資的估值為1億元;2017年3月D輪融資估值10億美元;2017年7月E輪融資估值為30億美元。

無論如何,ofo都還在戰場上尚未倒下。美團收購摩拜,騰訊扮演了一個強勢角色。而如今,阿里、滴滴也成為了決定ofo命運走向的關鍵角色。這樣的關鍵角色在馬化騰的爆料下,將會有更多故事浮出水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雜志(微信公號ID:i-caijing),記者 宋瑋 張珺/文 馬克/編輯;36氪經授權發...
    Mavis_mh閱讀 226評論 0 1
  • 這兩天簡書流行如何尋找電影資源,如何變成資源帝。可是找電影資源的前提是,必須知道自己要看什么電影。其實很多時候我都...
    力氣強閱讀 2,912評論 4 75
  • 2018.12.14 運動打卡第47天 自主訓練:熱身走10分鐘 ,器械20分鐘,橢圓機30分鐘 每天習慣性晨間活...
    源依閱讀 124評論 0 0
  • 文 | 壹默了然 網友總在問“什么才是對的人?” 有錢有權的、有才有貌的......細想來都是浮云。 一個家庭牽連...
    壹默了然閱讀 773評論 21 14
  • 人生真像一部不斷重復情節的戲 我仿佛能看到自己的腳本
    一會無名閱讀 11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