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控摘要: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是虛增利潤,也就意味著在利潤表中虛增的凈利潤必然要轉入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中的未分配利潤項目。由于未分配利潤是虛增的,那么,對應的要么是在資產負債表中虛增資產,要么是在資產負債表中虛減負債。由于調減負債必須與債權方進行債務重組,比較困難。因此虛增資產是財務造假最常見的手段……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幾年虛增利潤,那么資產負債表上的某一個項目或幾個項目就會虛增,例如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的數字會注入“水分”,顯得較為臃腫。
這一邏輯就是我們識別財務造假的基本方法。下面通過虛增利潤而虛增資產類項目,總結出如下財務造假的五重境界。
第一重
虛增利潤,撒手不管現金流,虛增的資產類項目為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這是相對初級的財務造假形式,一般情況下,企業會通過虛增收入來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虛增收入的方式就是虛增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這些虛增的收入在未來是沒有現金流入企業的。
這種造假方式可以說簡單粗暴,基本上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紀初的玩法。由于應收賬款是流動資產,容易引起關注,會造成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的增速大于營業收入增速、收現比(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長期小于1甚至更低以及現金流與利潤長期背離的現象,容易暴露。
第二重
虛增利潤,同時虛增現金流入,虛增的資產類項目為貨幣資金
利潤表虛增收入和利潤的同時,虛增相應的經營現金流,對應的資產負債表虛增的不是應收賬款,而是貨幣資金。至于貨幣資金怎么造假,現實中是私刻印章、虛假回函、甚至開假銀行網點來搞定,真的會將審計師們弄得暈頭轉向,點不清楚貨幣資金到底有多少。
此類造假,由于虛增的貨幣資金無法產生利息收入的,可以通過計算利息收入和貨幣資金的匹配性出現異常而發現問題。
第三重
虛增利潤,同時真實地增加現金流入,實增的資產項目為貨幣資金,虛增的資產類項目為預付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往來類科目)
即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形式把錢轉到關聯方公司,轉轉悠悠,然后通過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從現金流角度看,就是完美的“真實”生意。
此類造假,很難通過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利潤的匹配來判斷,也就是說收現比和凈現比都會失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常識來判斷,比如要警惕預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余額特別高且沒有合理解釋的企業。
第四重
虛增利潤,同時真實地增加現金流入,實增的資產類項目為貨幣資金,虛增的資產類項目為存貨。
由于農業企業存貨的難以核查性,這種境界的造假公司大部分都在農業企業。遠在十年前的藍田股份、銀廣夏,近年來的綠大地和萬福生科,還有這幾年扇貝游來游去的獐子島,都是典型代表。
此類造假,其典型特征就是存貨等流動資產科目余額持續增長,然后期待一次“大洗澡”,通過計提存貨減值準備,將舊賬一筆勾銷。
第五重
虛增利潤,同時真實地增加現金流入,實增的資產類項目為貨幣資金,虛增的資產類項目為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
此類造假,在資產負債表體現的科目就不是存貨類的流動資產,而是虛增了投資性現金流流出,轉移到了更難以審查的非流動資產,如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相對于銀行存款和存貨,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等投入資金巨大,很難說得清楚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資產究竟值多少錢,自然就成了藏污納垢的地方。這種操作的結果,虛增了大量資產,會留下不少“資產黑洞”。
上面造假的五重境界,虛增利潤都將導致虛增資產,虛增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項目,都是資產中的“水分”,這些“水分”就是披著資產外衣的費用,所以,我一直告訴大家,不單單利潤表反映費用,資產負債表其實也反映費用,也就是造假的資產。
總之,企業如果在應收賬款(應收票據)上面做假,將在第一時間被投資者關注,時刻得想著如何去彌補以前的窟窿,會很累!但如果一開始就在長期資產上做假,只要做假的當年蒙過去了,以后基本就沒問題了,比如對長期股權投資的造假可以通過減值將貪腐"化作青煙駕鶴西去";對于在建工程、固定資產上的造假,以后也可以通過減值的方式或折舊的方式自然而然將“資產黑洞”化解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