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學無止境
你的時間和精力付出在生活中,那么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有質量;你的時間和精力付出在孩子身上,那么你的孩子比同齡孩子能力會強一點;你的時間和精力付出在教學的研究上,你會在課堂學術上獲得快樂的成功感。特別是在課堂上懂得尊重學生個體,尊重課堂的自然生成過程,課堂上才顯得有生命力。
記得我講授新課《人民幣》時,我首先講規則。在我教學過程當中講到人民幣。課堂上是活躍的,因為涉及到錢,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學生非常的興奮,早早地把錢準備好帶到了課堂。甚至我在講課的過程中,忍不住去摸去看,這是孩子的天性,看見孩子的好奇心的一面。這時候,老師最好做個要求:老師在講課時不能碰,不能看,不能摸人民幣。老師讓同學們有目的的去換購,去看去感受時,同學們才可以動手,這是課堂的一個紀律規定。
可給孩子講明道理了,但還是有個別孩子忍不住再次去玩人民幣,你要告訴他為什么不能玩,為什么定這個規則的原因,讓孩子聽進心里接受你的規則。
第二,“放手,尊重個體”,當你給大家思考的時間時,要給大家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小組代表上臺去講解。我記得我讓同學們先在小組里面進行交流,怎樣拿出這件衣服的價格31元?同學們拿出了很多種,我讓同學們站在講臺上一一的去講解,我拿的31元是由哪些紙幣或硬幣組成的?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孩子個個都拿對了錢幣,并且表達很清晰,聲音很響亮,非常自信。所以作為老師看到的是同學們的主動參與,看到的是同學們的互幫互助的合作,看到的是小組集體榮譽感的培養,看到的是同學們爭先恐后的積極場面。那一個場景會讓孩子們受益更多,作為老師感覺到特別的愉悅。“放手,尊重個體”,還有個好處,在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備課中涉及到的方法有:觀察顏色、數字、單位、圖案。學生想得更廣,加上大小的區分。確實如此,五元和五角都是紫色,都有“5”字,,但是他們最大的區別是一張大一張小,這是我備課當中沒有想到的。因為老師涉及的面是很難絕對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學生反饋出來的信息是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同時也老師的備課不能夠很好的反饋孩子的所思所想。我們不停地給出填鴨太多,不如放手讓孩子集思廣益反思一二。
第三。講究方法和策略。當孩子們用很多種方法都拿對31元的時候。告訴孩子怎樣付款最方便呢?一般采取的是大面額的付款比較簡便。
所有的給出,所有的淡定,一定建立在自己有水平的基礎之上,給出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所以學習成為一種需求。有的人創造美好機會,有的人被別人踹幾腳還不動,這就是區別。主動與被動獲取的區別。一個主動獲取的人不會覺得累,反而覺得很開心,很幸福,這種快樂,來自于內心深層的一種需求。有的人總抱怨沒有機會出去學習,沒有時間出去學習。可是很多學習的機會來了,又在躲避。比如有一個說課比賽,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參加,因為怕辛苦,可能還怕沒有說好課,沒面子。這就不是學習的需求。我也深深的自責自己,為什么不去報說課比賽,是因為給自己找的借口是,我還要備課,我還要上公開課,準備課件,我還要陪自己的孩子等等很多的理由。說課可去可不去的,更多情況下想放過自己,不認為是錯過鍛煉自己的機會。大多數人始終跳不出舒適區,過著安逸的生活,最后導致的是自己的匱乏,匱乏。
突然想起人的時間分配的四大像素。“重要的緊急的事情”,“不重要的不緊急的事情”,“不重要的緊急的事情”,“重要的不緊急的事情”。應該把時間都大量的花在哪里比較合適?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把時間花在重要的緊急的事情上。而真正能提升自己能力的應該是放在重要的不緊急的事情上。例如教學水平的提高,個人能力的提升,閱讀量的加大等等。很多人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臨時抱佛腳需要完成什么任務才來學習?而真正的應該是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能力的提升上,自我發展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沒有前期的積累哪有后期的凸顯?沒有量的積累哪有質的飛躍?這樣的學習不像上級分配任務一樣一定要完成,就需要自己給自己定目標,需要自己克服困難去主動獲取。
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呢?行動起來吧,不斷的激勵自己,鼓勵自己,克服各種困難,創造各種機會。抱著一顆熱愛學習的心去主動汲取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