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是傳承過去,同時面向未來;
2.人類只是地球生物中的一部分,對大自然抱有敬畏、積極創造,才能更有利于人類的發展;
3.常常思考:我們的時間要用在哪里?如何善用我們的生命時間?什么才是對生命真正的負責?
4.我們的存在是為了修煉心性的。少即是多,生活做減法,在有限的選擇中做無限的循環;
5.把時間用于豐富生命的過程,這是有意義的;
6.無意義的學習方式其實也是對學習本身的浪費;
7.點亮心燈,立德樹人,啟迪智慧;
8.科技的發展會帶來物質無限的發達,同時也會對資源帶來無限的消耗;
9.對孩子的創造性教育只能由家長來做,家長要善用資源,同時積極創造啟迪;
10.科技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道”,充分發展科技的同時積極開放;
11.煩惱是思維方式帶來的,覺察、轉念,境隨心轉;
12.目前普遍的浪費:食物的浪費,資源的浪費,時間的浪費,學習的浪費;
13.作為家長和孩子,要基于未來和自己的心做自己的選擇;
14.贊美孩子時自己收獲了喜悅,放大格局就是減少煩惱;
15.分享不會讓愛減少,只有封閉才會讓愛減少;
16.生活中如果很累很忙,那么要關注我們的心是否出了問題;
17.心美了,一切都美了,帶著欣賞去看每一個人;
18.預設太多的心理預期、做太多旅游攻略,反而容易在旅游中感覺失望。標準太高時,不容易遇到風景;
19.少了體驗,就少了很多的生命過程,把最壞的結果想明白時,盡量給孩子創造體驗的機會,并在經歷中反思和思考;
20.每個人剛走進社會開始一份職業的階段,都會經歷一些波折,這很正常。人生所有的成長都要付出代價,不要在波折和代價里去否定自己;
21.定下來才能智慧出,每個人的心都是自己的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