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存在于這個宇宙之中,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在每個孩子的內心,都存在一個宇宙呢?
UU哥認識一位媽媽,最喜歡和孩子講宇宙的故事了,從地球開始說起,陪他一起看BBC拍攝的《行星地球》(planet earth,又譯作地球脈動),講自己小時候的想象,覺得我們站在地球上,那對面的美國人不得都是倒著站,頭朝下腳朝上,多難受。
還想著如果挖一條足夠深的洞,一直打通地球通到美國,自己往里面一跳,就可以掉到美國去呢。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有過這樣可愛的想象力吧?
UU哥相信,我們都曾經喜歡在安靜的夜里,抬起頭看天上的星星。這位媽媽就經常和孩子說,她小時候,對天上的那些星星們特別喜愛。小時候鄰居家有一套十萬個為什么,把天文篇和海洋篇反反復復翻了幾十遍。
她說,小時候在家鄉,暑假夏日的晚上,吃完飯洗完澡之后,每家每戶都把竹床搬出家門口,一家人坐在上面乘涼,大人們聊天,小孩們圍著嬉戲打鬧。那時候最喜歡和外公做的事,就是看誰能在天上發現第一顆出來的星星,看見了就興奮地指給外公看,然后星星很快一個一個都露出來,在夜的黑幕下閃著眼睛,像遙遠的珍寶一樣,忽明忽暗。可惜搬到城市以后,到處都是燈火,夜深了外面也是亮堂堂的,根本看不到一顆星星,即使全城停電,也很難看到滿天的繁星了,因為城市污染太重了。
大學的時候在山上等流星雨,十月的凌晨,她和朋友守在山頂上,山風呼呼得吹,朋友在身邊睡了,她睡不著,看著滿天的星星,比小時候在家鄉看到的還多還亮,仿佛真像一句詩里面說的“手可摘星辰”了。星星們像鉆石一樣,在擦得干干凈凈的夜玻璃上閃著光芒劃過,四周萬籟俱靜,卻又隱約傳來一陣音樂,像星星在歌唱。這樣奇妙的感受,和星星那么近的交流,真的永生難忘。
孩子的太空幻想也需要家長來好好引導。美國航天局(NASA)此前邀請了9名畫家和學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出未來人類星際之旅的宣傳畫。
從火星的小行星帶,到“迷你太陽系”TRAPPIST行星系,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都可能成為旅游目的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份太空旅行指南推薦了哪些景點吧!
1.金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在中國,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于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2.開普勒-16b(kepler-16b)行星,雙日之地。來這里休閑,你的影子總會有同伴。
3.地球,太空中的綠洲,那里空氣清新,呼吸順暢。
4.Titan,即土衛六,來一次穿越克拉肯(北歐神怪)咽喉的沖浪之旅吧!
除此之外,UU哥強烈推薦給家長和小朋友,由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FOX)和國家地理頻道(NGC)聯手打造的科普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這部紀錄片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青少兒科普作品,它不但有著科學的縝密思維,更有著文學的浪漫情懷。它讓人在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時,多了一分濃濃的敬畏與謙卑,更多了一份探索的責任感。
同時,孩子也能通過觀看此片,達到磨耳朵、鍛煉英語語感的目的,可謂一舉多得。該系列英語紀錄片的資源,關注優氏在線學科英語公眾號,并回復“宇宙時空之旅”,就可以進行觀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