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在成長中踱步,我和所有人跳舞,生活的每一步,必有份份情事深觸心靈,打開書讓我感動,感傷,感悟。書把我們與世界緊緊連在一起,一個人只有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生活看得更深刻,才會心平氣和地對待生活贈予的歡樂和幸福,艱難和困苦。
? ? ? 在籠罩著淡淡薄霧,彌漫著清新空氣的早晨,隨手拾一片落葉,愜意的坐于小道旁的長椅,翻開書本,每一個字都有靈魂,每個靈魂都有故事,每個故事都有幻想,每個幻想都在做夢,每次做夢都在飛行,飛到那詩歌之林。
? ? ? 身陷其中,我漫步于戴望舒的雨巷,祈盼逢著一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聆聽鄭愁予“噠噠”的馬蹄聲,在東風還未來的三月上演了一個美麗的錯誤;走在徐志摩的康橋上,像他一樣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片云彩。
? ? ? 夕陽西下,大地的余熱還未散盡,伴著天邊絢麗的晚霞,和著習習的晚風,我翻開已經泛黃的書皮,去尋訪一個個令我心馳神往的異域國度。在那里,我駐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為它的盛大宏偉嘆為觀止;邂逅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為她的悲慘命運唏噓不已;穿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為那些迷失的人會再迷失而莫名擔心。在那里我可以聆聽“情感教育”;攀登“魔山”;拜訪“鰥夫的房屋”、“日戈尓醫生”;看見“伊豆的舞女”、“上尉的女兒”;感受“百年孤獨”;最終“遠離塵囂”……
? ? ? 寂靜的雨夜,聽著雨打芭蕉萬點聲,和著橘色的燈光,坐于桌前,品茗靜讀。我沉浸于瓊瑤的纏綿悱惻;看見金庸的刀光劍影;感受三毛的浪漫瀟灑;踏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還體會到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那份不知路在何方的混沌迷茫;希望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那份上下求索,歷經艱苦磨難而不悔的執著;更渴望經歷“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份原以為遠在天邊,實則近在眼前的釋然。
? ? ? 曾經有人問我,如果一個人很孤獨的時候該怎么辦。我說那就把身邊的書拿起來靜靜研讀,人與書之間是能夠相互救贖的。每到這個時候,我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一座中世紀的教堂,墻壁上雕刻描繪著無數動人的神跡故事,穹頂高聳入天際,光線透過四面七彩的玻璃畫窗照進每一個角落,我念著古老的贊美詩,聽著巨大深沉的鐘聲跟生命樹之歌的樂聲緩緩地傳遞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 ? ? 有一種感覺我不說,但會悄悄在心底發芽,它洞悉一切卻又低調的搖曳著,裝點著無數人的夢。在生活中,很多原本看似平淡無奇的東西在書的世界里卻變得有意義。多少次,文字帶給我們感動,甚至不乏淚水和沉痛,可我們依然在堅持,只要有一點書的滋潤,我們干涸的心靈就會生長出無邊的森林。閱讀,為生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