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車行260公里,我們前往擁有18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第一站,美泉宮(夏宮)。1730到1918年這里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夏宮,宮殿連同奢華的皇家花園已成為奧地利的文化地標之一,美泉宮曾是奧地利王室的避暑圣地,茜茜公主和奧地利國王佛蘭茨曾住于此。此外,大名鼎鼎的作曲家莫扎特在少年時也曾在宮廷舞臺上演奏過鋼琴。
在宮殿內拍照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我們鏡頭紀錄了明黃色的宮殿外墻,法國式園林式的皇家花園以及雄渾的凱旋門。
從花園筆直走就到了美泉宮的最高點凱旋門,這是一個早期的經典主義廊柱式建筑,中部是凱旋門拱。
來自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也曾經在美泉宮生活很長的時間。作為一個女強人,在很長時間內她保持著對全歐洲的影響力,執政期間熱衷于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
瑪麗亞共生育了16名子女,存活11個。她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皇帝一直保持著神圣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權,而她眾多的女兒們則在歐洲各國保持著王后的地位。其中最有名的是她的小女兒、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奈特,也就是是奧斯卡獲獎影片“絕代艷后”的原型。
離開美泉宮,下午由當地的導游林先生帶我們參觀維也納市區。
首站:皇家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歌劇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也是維也納的主要象征。始建于1861年,歷時8年完工,坐落在維也納老城環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宮廷劇院。
第二站:維也納市政廳。從1872年開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這是一座新哥德式風格的建筑,出自建筑師Friedrich.von.Schmidt。中間是一個極大的中央尖塔,兩邊各有兩個低一些的側塔。它的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有精致優雅的圖形裝飾的高聳的拱形窗棱和帶有曲線的陽臺。窗棱上檐之上站立著一個個穿戴甲胄執一支槍矛的三公尺高的非常顯眼的武士塑像。它是弗朗茨 Gastell 設計的。
第三站:維也納國會大廈。位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區中心,是在公元1874年由奧費爾?漢森(Theophil Hansen)所設計,整棟建筑仿希臘式,素有“歐洲最美的國會大廈”的美稱。
第四站:霍夫堡皇宮(冬宮)。曾是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坐落在首都維也納的市中心。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現在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迷宮。如今,它是聯邦共和國總統辦公地,而且是歐洲各種建筑風格的“見證人”。無論是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還是上世紀末的仿古典式風格,霍夫堡皇宮都把它們匯集在一起?;蕦m的占地面積達24萬平方米,有18棟樓房、54個出口、19座庭院和2900間房間,素有“城中之城”的美名。
霍夫堡皇宮的大門前是氣派非凡的英雄廣場。英雄廣場上的兩座銅像分別紀念的是:1.在土耳其人大戰中戰無不勝的歐根親王;2.成功抵御拿破侖的卡爾大公爵。
第五站:格拉本大街是維也納內城區的一條著名的街道,與上海的南京路一樣是一條非常繁榮的步行購物街,沿街有很多奢侈品牌店、露天咖啡館、餐廳等。
第六站:圣史蒂芬大教堂(Stephasdom),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是維也那環城景觀帶上的又一著名建筑,也是維也納市的標幟。高高的塔尖高達137米,僅次于德國科隆大教堂。 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所以又稱“維也納之心”。
最后一站:維也納金色大廳
今晚上演的劇目是意大利歌劇。金色大廳共有1744個座位,300個站位。我們落座于二樓舞臺左側的位置,目測整個劇場上座率9成以上,現場的音響效果無與倫比。
金色大廳并非一座獨立的建筑,而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由T·馮·漢森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筑。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該建筑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以及辦公室。維也納交響樂團每音樂季的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
耳畔伴隨著意大利歌劇悠遠的琴音,今天的行程結束了。
DAY7,潘多夫奧特萊斯購物。
連續兩晚入住Arion Cityhotel Appartments Vi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