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寧明縣官網發布一則新聞:一名12歲男孩兒,因不滿被父親沒收手機,竟一怒之下,用剪刀捅死父親。
近些年,我們時常在新聞中看見諸如此類的痛心事件。有些人在憤怒之下,將親人推下死亡的深淵,有些人在壓抑之下,選擇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
直到讀過《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造成這一場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排解。
負面情緒在我們體內日益發酵,像個大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后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但是,《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這本書中,卻有一套方法,可以讓我們與負面情緒成為好朋友。
這本書的作者凱特·艾倫是美國超人氣作家、插畫家和設計師。她用自己成功走出情緒障礙的親身經歷,為我們帶來一個重新認識自我,改變自我,療愈自我的心理游戲繪本。
下面,讓我們一起在有趣的心理游戲中,與負面情緒和解,重塑那個健康、快樂的自我。
1.正視內心,勇敢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2019年,網絡上曾出現過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視頻。視頻中,一位中年大叔因為沒有通過科三駕考,像個孩子一樣,躺在地上,邊滿地打滾邊哀嚎:“不行了,我不想考了,我也不想回去了……”
圍觀群眾紛紛上前指責:“你一個大老爺們,至于這樣嗎?”
人們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币粋€大男人又哭又嚎又打滾,確實讓人有些辣眼睛,讓人難以理解。
這也是這段視頻能在網上引發眾人議論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此事,凱特·艾倫在《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中,給出了不同的觀點。她認為:“盡管去傷心,去生氣,去懊悔。因為,你有表達任何一種情緒的自由。表露自己的情緒沒什么不好,這能讓你的身心變得更健康?!?/p>
小時候,我們都有過求而不得,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經歷。但是,長大后,為什么我們就要刻意隱藏心中的難過,不能將壓抑與不滿,表現出來呢?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釋放,將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關于情緒轉移的小故事:一位父親在單位被領導批評后,回到家中,將無名火發泄在妻子身上。
妻子感到很委屈,便將對丈夫的不滿情緒,發泄在年幼的兒子身上。接著,兒子帶著滿腔憤怒,狠狠地踢了寵物狗一腳。
結果,這只寵物狗,受到了驚嚇,沖出房門,在大街上橫沖直撞,最終引發了一場車禍。
由此可見,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就會轉移到一些無辜的人身上,繼而引發一系列的人生悲劇。
負面情緒像一個隱形的惡魔,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親手為自己戴上一個名為“快樂”的面具。
無論我們是傷心,失望,還是難過,在外人面前展示的永遠都是一張虛偽的笑臉。
那么,到底哪一張面孔才是那個真正的我呢?
下面,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面對自己,做一下《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中的正念練習:請在下面這張圖中,找出你目前正在感受的一種情緒。
2.擁抱“內在小孩”,與負面情緒成為好朋友
還記得,我們在上面這幅圖中選擇的這種情緒吧?不管選擇哪一種情緒,它都是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情緒寫照。
作者凱特·艾倫在《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這本書中,說:“無論你的情緒是哪一種,它都將成為我們的朋友,因為,每一種情緒都在試圖保護我們?!?/strong>
那么,如何才能與負面情緒握手言和,與它成為好朋友呢?
現在讓我們先思索片刻,想想此時,我們心中正在為何事而擔憂?這件事,或許讓我們一直無法解脫;這件事,或許曾為我們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但是,沒關系。假如這位“情緒朋友”傷害了我們。那么此時,它也正在傷害自己。因為,無論哪種傷害都是一種雙向的行為。
現在,我們不要對“負面情緒”持有任何的偏見,先把它想象成我們最好的朋友。想想,如果你的這位“朋友”,此時非常的難過,它對你說“我把一切都搞砸了,我太笨了”,你會怎樣做呢?
相信你一定會拍拍它的肩膀,說出一些安慰與鼓勵它的話。所以,換一種思維方式,學會與負面情緒成為好朋友,嘗試著去理解它的痛苦,去擁抱它,安慰它,不要把它當成敵人。
因為在心理學中,每個人體內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如果負面情緒在長期壓抑,得不到排解,就會慫恿我們的內在小孩兒,去做一些壞事情。
所以,我們應做到凱特·艾倫在《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中,所說:“請試著在左右的痛苦和困難中培養對內在自我的同情,而不是失望和懊悔。當你無法改變過去時,沒有必要為自己的過去感到羞恥。從現在開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嘗試從我們的選擇及其后果中學習。”
3.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擁抱真正的快樂
2021年9月27日,中國日報官網曾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一位戴著眼鏡的胖女孩兒,正滿臉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站在講臺上,向大家進行著自我介紹。
“我叫蔡暢,但是,我一直有一個外號,叫蔡胖。我們家是干收廢品的,我有一個特別實在、特別土的夢想,就是給我媽買一棟別墅。因為父母干活特別累,然后也把我養得挺好的,所以我想好好對他們?!?/p>
在女孩兒幽默的只言片語中,臺下時而傳來一片唏噓聲,時而傳來一片歡笑聲。但最后大家卻不約而同地將一陣熱烈的掌聲,送給了這個充滿自信的女孩兒。
這個女孩兒從未因為“胖”而感到苦惱。在她心中,“胖”正是父母辛苦養育自己的功勞。
她也從未因父母做廢品生意,覺得低人一等。反倒從這份工作中,看到父母的艱辛與勞累,心疼父母的日夜操勞。這也成為她努力學習,一心想要出人頭地,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原動力。
生活中,有些人不想成為別人眼中的胖子,而拼命減肥;有些人害怕被孤立,為了迎合別人,寧愿放棄內心的真實想法,做一些違心之舉。其實,這都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根本原因。
我們應該懂得,生活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只屬于自己,不屬于任何一個人。所以,只有追隨內心所想,做好自己,好好經營每一天,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正如作者凱特·艾倫在《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這本書中,所言:“你唯一必須保持的關系就是與你自己的關系,因此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好好對待自己?!?/p>
寫在最后:
凱特·艾倫的這本《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與其它的心理書籍不同,它沒有枯燥的長篇大論。通篇都是一些有趣的心理測試和溫暖的卡通插畫。但它卻猶如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我們塵封多年的心靈之門。
它讓我們重新認識心中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教會我們如何安撫它,治愈它,與它一起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將這書中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分享于你。希望,你能度過每一個快樂的今天,擁抱每一個幸福的明天。
“一個人能做的最有利于健康的事情就是帶著同情心,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然后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凱特·艾倫——《考拉小姐的心理療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