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的中招考試英語試題讓所有的英語老師尷尬不已,說好的第35小題的賓語從句呢?想想我們無數次的向學生強調甚至打包票說只要學好賓語從句,這1分穩拿到手。可是現實竟然和我們開了這么大的一個玩笑,這讓我們在學生面前怎么交代?我們的威信何在?為什么這次中招考試不按套路出牌?為什么出這么既偏又難還搞怪的題目?這么多的疑惑一直深深地困擾著我們英語老師,久久無法釋懷。今天聽了禹海軍老師的專題報告“中招英語試題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導向作用”,才如同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原來中招試題根本就沒有套路,現在的中招題越來越趨向于考查學生對句子的感覺。所以說中招命題人的心思千萬你別猜,猜來猜去怎么也猜不明白。
? ? 那么中招到底考什么?中考的命題依據就是《課程標準》和《說明與檢測上冊》。做為英語老師要認真研讀課標,依據課標中所列出來的詞匯、話題和語言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因為中招不考教材,考的是學生學完某套教材之后達沒達到考試所要求的能力。而我們的現實卻是老師緊緊盯著教材,總感覺教材怎么也教不完。我們在很認真地為教教材而教,把本來有意思的語言教的沒有一點兒意思,僅剩下支離破碎的知識點。其實,我們忽略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中考恰恰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句子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而現在的學生到底缺少什么?現在的學生首先缺少的是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指出了興趣的重要性。而我們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對學英語產生一種畏難的情緒,把學英語當成一個任務去完成,而沒有當成自己必備的能力去培養。平時沒有做到學以致用,只是在機械地背單詞記短語,背下來的單詞和短語都是孤立存在的,沒有生命沒有活力的。一旦把單詞和短語放到句子和語篇中,就又不記得在什么地方學過了。以至于越來越缺乏句子意識,寫出來的句子殘缺不全,而且不注重細節,比如大小寫、標點符號等,更不要說應該了解的風土人情,民族文化,應該具有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學生所做的閱讀訓練只是為了獲得信息的一個目的,而忽略了拓寬詞匯量和培養語言意識的目的。
? ? 做為老師到底應該怎么教?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以下幾點深深的體會。第一、課堂上要有學生學習的過程。只有進行大量的輸入,把輸入過程弄得滾瓜爛熟,學生自己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才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拓展。聽的訓練是為說服務的,所以讓學生聽什么,聽多少,聽后要達到什么目的解決什么問題,這些老師都要做好精心的設計。每一步都要設置一個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實現大目標服務。只有做到聽前有預設,聽中有策略,聽后有反饋,才能真正達到學而用的效果。讀是另一種輸入的方式,通過閱讀,可以解決生詞,增進對語篇的理解,還能促進人思維能力的發展,對信息進行梳理與提取,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我們應該知道進行閱讀訓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運用文本去寫作的能力,做到以讀促寫,讀后創寫。總之,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第二、教師對自己的行為要做好減法。新的教學思想一直反對教師的個人表演和學生完美的展示,因為這樣的課總是忽略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最簡單明了的課才是最真實的課。我們要力求運用最簡潔的語言去引出學生豐富的語言,把大量的時間還給學生,學生的課堂讓學生做主。不要害怕學生出錯,沒有錯誤沒有質疑的課不能稱為好課。現在流行的任務型教學就比較迎合這一點,老師用簡單的語言給學生布置好任務,提出任務的要求,然后讓學生帶著任務去獨學或者合學,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練習,學生只有這樣親自參與到學習當中,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第三、教師要學會放慢自己的腳步。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牽著蝸牛去散步的故事: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么上帝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好吧!松手吧!沒想到松手后我聽到了蟲鳴鳥叫,看到了滿天星斗,蝸牛竟然也跟的上了我的步子還一邊愉快地哼唱。這個故事帶給了我深深的反思: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采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但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原因使得教師沒有把時間去留給孩子,讓孩子慢慢來,很多老師都跟在孩子的后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或者只顧領著孩子奔跑,只追求速度,不看過程,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的美麗風景,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一種相互折磨,這是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卻也是老師自己很不容易意識到的。四、對學生做好主觀題的訓練和指導。我們都知道,詞匯是構成語篇最基本的單位,那么,如何靈活地掌握詞匯就成了重中之重。首先,詞匯教學不能孤立存在,而要放到語篇中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認識、去感悟、去理解、去運用。其次,教材之外的拓展和補充非常重要,尤其是一詞多義和一詞多性。此外,語法其實就是詞匯組成的語言形式,語法存在于語篇之中,依據一個語篇設計不同的訓練形式才能做到對語法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 總之,教學思想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不畏艱難,砥礪前行,方能不斷進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最后一句話與各位同行共勉:We? don't? have? to? work? too? hard , but? we? must? work? sm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