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看了xdite分享的一篇文章,句句經典,果然是高能思想炸藥包。這次的主題是如何在人人焦慮的時代擺脫困境,打造屬于自己的硬實力。說實話,在這個信息爆炸又不斷更新的時代,人如果覺醒就很難不焦慮,而焦慮的原因也無非兩種:一、不確定(太多不知道的東西);二、無力感(太多東西沒有能力改變)。這兩個因素相承的效果就是我們焦慮的程度了。
? ? ? ? 而xdite也在《mindshift》中窺見到有趣的應對焦慮的辦法。這幾個觀點是在認知心理學上進行,大概是:
? ? ? ? ? 在這個時代存活的策略就是“不斷移動”和“不斷學習”(學無止境,永遠不能滿足于現在的學習成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最可怕);
? ? ? ? ? 不要害怕轉行,絕大多數的第二技能或職業不需要“四年”(大學),而僅需要一年(人們因太過恐懼而不愿去研究);
? ? ? ? 新時代需要的不是一門專才,而是有第二專業的人才,比如醫生+律師,后者可以為前者提供保護,且結果為跨界稱為新物種(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發展之路,要成為哪種類型斜杠青年?目前來說我傾向于發展自己的IT和寫作能力);
? ? ? ? ? 有深刻理解能力的人,跨界會超乎想象的快(在一個領域具有深刻理解能力的人也就是能很好完成本職工作的人,跨行不是難題,很多時候只是過不去心里那一關而已。對我來說,就是好好潛心學習生信,干一行愛一行,有了對某個領域的成功攻略模式,再去攻略下一個城域就相對輕松多了);
? ? ? 我們的教育系統傾向于“智力”的提升,以及消除不同性,致力于培養“許多一模一樣的高智力人”。盲目消除不同性,反而讓我們束手束腳。我們該意識到每個人長處不同,不應看著別人的途徑焦慮,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做到最好版本的自己(學習方法可以模仿,但成功路徑是模仿不了的,每個人情況并不同);
? ? ? ? ? 在新時代里,我們應該做一個投“機”的人:別人眼里看到的是問題,我的眼里看到的是機會。而機會有三大要素:總是偽裝成問題、在此之前必須要有準備、強大的執行力。抓住機會也相應需要三個特質:必須對這個事情足夠熟練、能察覺到市場變化、有強大的執行力。如果選擇創業,那么創業方向就是抓住一瞬間的“社會需求變化”,一個重要特征是“完成這件事只差最后一里路”。(這需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多關注社會時事,多做準備)
? ? ? ? 簡單來說,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厚植自己實力,發展第二技能,尋找自己能在“最后一里路”可以貢獻的地方。
? ? ? ? 道理說難也不難,但卻能讓我從未來茫茫的迷霧中撥開一小層,更清晰了一些,謝謝xd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