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需求管理系列(1)—— 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序:需求管理源于業務需要,始于需求挖掘,繼而需求分析,需求定義,需求驗證。周而復始。
因為用戶需求(業務需要)是無限的,所以經過產品經理整理、分析所形成的“產品需求”也是種類各異且數量眾多的。因此,對于一名產品經理而言,有效的進行產品需求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將與你分享“優先級判斷”、“如何挖掘需求”、“如何定義需求”、“如何驗證需求”,這四個方面的相關經驗。
對于產品需求優先級的管理,普遍采用四象限定位法,其中以需求的急需性作為橫軸,需求的重要性作為縱軸;四個象限分別為:
- 重要且急需
- 重要但不急需
- 不重要但急需
- 不重要也不急需
“四象限定位法”的優點是充分利用了消費者的需求特征層次。其缺點也相當明顯,由于僅從需求的重要性和急需性考慮,需求劃分的粒度過大,僅適用初步篩選,無法對產品需求優先級進行量化。
接下來,我將同大家分享產品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在開始之前,先進行一些預備知識的鋪墊。首先,我們來定義“重要性”,我們認為,當某個功能可以明確解決用戶的某個特定需求或者某個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務時,該需求的重要性為高。然后,有別于單一時間維度的“急需性”,我們嘗試使用“可行性”來替代四象限定位法中的“急需性”。“可行性”即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內是否可以達成預期目標。
明確了“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定以后,我們開始使用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模型的使用分為三個步驟:
- 列出采集到的用戶需求
- 填寫“重要性”和“可行性”權重表,權重由1-5(1為最低,5為最高,中位數為3)
- 生成需求分布統計圖,完成需求優先級量化。
以某社區電商某個版本的需求為例,來講解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的建立:
Step 1 列出采集到的用戶需求
- 增加獨立訪客數量
- 提高訪客的購買金額(客單價)
- 增加頁面中商品展示區域
- 收錄更多商品。
將4個主要需求填入表單,形成如下表格。
Step 2 填寫“重要性”和“可行性”權重表
為了正確的填寫權重表,我們需要對需求(目標)進行逐條分析,評估其重要性及可行性。當我們面對復雜或者難以判斷權重的需求時,我們可以使用中位數3來表示該需求的權重。因為有了中位數作為基準,確認其他需求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也更加容易。下面,我們來逐條分析這四條需求,并完成需求權重表的填寫。
“增加獨立訪客”,可使用電商的黃金公式——銷售總額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進行分析。流量對銷售總額有著重要影響,經過幾個版本的推廣,流量作為重要因素但非決定性因素存在,其重要性為4;在擁有一定體量的前提下,繼續獲得新增用戶的難度是很高的,其可行性為2。
“提高訪客的購買金額”,在流量和轉化率趨于穩定的前提下,提高訪客的購買金額(客單價)將成為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其重要性為5;可行性方面,通過采用精確推薦、捆綁銷售等手段可以實現客單價增高的目標,其可行性為4。
“增加頁面中商品展示區域”,從已有經驗來看用戶訪問頁面深度基本呈正態分布,增加商品的展示區域對網站各方面數據的幫助可能比較有限,其重要性為1。相比需要借助其他渠道才能獲取的新用戶,完成商品展示區域的擴大其可行性要高一些,這里記為3。
“收錄更多的商品”,收錄的產品數量是否會對網站產生影響是一個未知數,于是我們將這個需求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均記為3,用中位數來表示難以判斷的情況。
經過以上分析,將分析結果填入表格中,形成如下表格。
Step3 繪制需求分布統計圖,完成需求優先級量化
請記住這個非常重要的公式:版本周期內的可用資源數 = 需求數量 x 權重中位數 。以本文中的需求為例,版本周期內的可用資源數 = 4(需求數)x 3(權重中位數)= 12。
接下來,我們計算該版本中四個需求的重要性總和可行性總和,我們會發現,重要性總和:4 + 5 + 1 + 3 = 13;可行性總和:2 + 4 + 3 + 3 = 12;當前版本的重要性總和 > 可行性總和,意味著我們必須對四個需求做出合理的取舍才能保證,在既定的迭代周期內實現版本價值最大化。
然后,按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維度對需求進行劃分,我們將需求分為:核心需求,有價值的需求(輔助需求),可忽略的需求。將權重表中的數據填入可行性-重要性坐標系,完成需求量化。
觀察需求分布統計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 “增加訪客的購買金額”屬于核心需求,需要進一步思考這個需求背后的用戶、商業價值,并將這個需求作為本版本中的核心任務。
- “增加獨立訪客數量”和“收錄更多產品”屬于有價值的需求,在保證核心需求可以順利完成的情況下,投入相對較少的資源完成一個簡單的版本,通過用戶反饋決定繼續擴展或者徹底拋棄。
- “增加頁面中商品展示區域”屬于可以忽略的需求,可能在最近的幾個版本中都不會出現。
最后,“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的使用,有如下幾點說明:
- “版本周期內的可用資源數”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東西,有限的資源迫使你在“重要性”和“可行性”之間做出最佳的平衡,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 “重要性”和“可行性”權重表中,權重總是1-5。
- “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雖然非常有效,但是僅限于一個新版本的計劃時期。
- 需求管理的本質是要不斷追問為什么。
如果,你對本文介紹的“需求優先級量化模型”的使用有任何疑問或者對需求管理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互動,謝謝你的閱讀。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