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個生命都是不一樣的啊,每個生命難道不應該活出自己的不一樣嗎?因為害怕不被理解,害怕不被認同,害怕“一個人”,拼命讓自己淹沒在人群里,在得到周圍的人接納的時候,你卻無法接納這個別扭的自己。所以,到了某一天,你必然要革了自己的命。
恰好和作者相反,雖然我小時候也是經常轉學,但是我一直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每次我可能都希望自己是獨特的那一個,大家都舉手,那我就不舉手了。大家都去看楊紅櫻的書了,那我偏要看鄭淵潔的。那個時候還假裝自己的方言說的不是很好。從北方轉回南方讀書,總感覺自己就是那么不一樣,你普通話好標準,你英語好棒,萬千寵愛于一身。喜歡標新立異,特立獨行。
一直到高中內心都還有這樣的想法,希望有人會看到我的與眾不同。突然覺醒是在大一的時候,我回到母校,發現曾經我高考那年的轟轟烈烈在每年每年上演著,在每個家庭,每個學校不斷不斷上演著,高三的壓力,父母的期待,以及自己對未來的憧憬。處在那一個大環境下,覺得自己連高考都是那么與眾不同。后來才知道,因為是自己,還有在乎的和一起奮斗過的人才會覺得不同,那是我奮斗充實開心過的日子,那是我的青春。后來每年都去學校一次,感慨一次,以我的小機靈我坑定能上北大。
大學畢業知道現在實習,越來越多的發現平凡堅持的力量,堅持每天做平凡的事情,就變成了一個不平凡的人。我有點失望我不是老天爺的寵兒,原本一直以為自己的與眾不同是老天爺對我的眷顧,但是我學會了自己爭取,看清自己的心,上天還是眷顧我的。飽有一顆好奇心瀟灑走人間。
不說了 又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