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未來》D5 P65-82

并非所有動物都這么依賴于視覺信息,且很少的動物有機會觀察到自己,除了從溪流或池塘里喝水時或許能見到的倒影。氣味和聲音可能是更重要的信號,許多動物都表現出對與自己相似的氣味有偏好。

抱著我家狗照鏡子的時候,它總是把頭別過去,不喜歡看自己;吃狗糧的時候,也經常看不見狗糧在哪,總是靠鼻子去聞。我一度以為我們家是近視眼,現在才發現,它只是不依賴視覺信息而已,更喜歡靠鼻子和耳朵去聞去聽。跟它視頻的時候,它會跑到手機后面去找我,傻狗。

人和猿之間在外形上的許多區別都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反映了人類較長的發育和成熟過程。比起黑猩猩,我們剛出生時更不成熟,并且把這種幼年少毛發的特征帶到了成熟以后,以致早期的演化學家提出我們與那些近親之間的主要差別在于我們是年輕的猿,這類理論至今還會不時出現。

《人類簡史》中提到,人類與其他動物相比是早產兒,因為很多動物出生后沒多久就可以跑、跳、捕食,而人類相對來說就比較笨拙,因為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就出生了。

人類與黑猩猩之間有1.1%-1.2%的差異,大概一般來自人類,另一半來自黑猩猩。

人類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就跟黑猩猩差了1%而已,不過這一點差距就決定了我們是人還是黑猩猩,想想也挺恐怖的啊,要是不小心,就會變成黑猩猩了。

經濟學家Haim Ofek的近作把農業的發展看得更重要------農業帶來交易,交易產生對符號化的需要,符號化則必然導致腦處理能力的拓展。對Ofek來說,最初的符號是貨幣,它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演化。

恩,自從學習了理財之后,感覺自己腦處理能力拓展了,推動了我的演化。

神經科學家Michael Gazzaniga相當露骨地說,演化出腦和心智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性。

是挺露骨的,所以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為了爽還是為了繁衍后代?

如果不認為周圍的人有與自己類似的心智,也就沒有必要努力與他們溝通了,不管用符號的還是語言的方式。

說的太對了,不僅不溝通,還會屏蔽掉,甚至刪除好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