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是我在高中的時候讀的一個作品,那個時候的我喜歡看小說,讀過這本書之后我被帶到了一個及其悲傷的世界。這本書是以歌德的一次愛情經歷為原型,歌德曾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一名叫夏綠蒂·布夫的法官的女兒,并且深深地愛上了她,但夏綠蒂是他朋友的未婚妻,這無法擁有的愛使他痛苦不已,也曾試圖結束生命來求解脫,最后他選擇了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世界上總是有很多相同經歷的人,離開后不久歌德就收到了自己的朋友因愛上友人之妻而自殺的消息,相同的情感與遭遇讓他深有感觸,這也是他寫這本書的靈感來源,于是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這部書信體式的情感細膩的悲劇小說。
維特
? ? ? ? 故事的主人公維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德國進步青年的形象。他有理想,有才能,他渴望自由,但當時社會中的種種現實讓他難以容忍,他感到孤獨,愁悶。在跟綠蒂相識之后,他從綠蒂身上看到了質樸純真的品質,便將無限的熱情投入了進去,但那是綠蒂已經訂過婚,封建的思想讓綠蒂忠誠于她的未婚夫,她無法跳出那個平庸的生活圈子,這使得維特完全陷入了絕望。在此以后維特完全被痛苦所包圍,在這個禁錮思想的的社會當中完全迷失了自己。最后維特選擇了逃避,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來結束痛苦的延續。
讀完了這本書后,我很同情維特。維特的絕望與痛苦,一方面是社會思想封建所致,另一方面是維特的性格使然,他生性向往自由,性格張狂,富有才華,卻也無處施展。他的自殺也是一種精神的反抗,控訴了社會對于年輕人的壓抑。故事的最后他舉槍自盡,但我卻不贊同他的做法,遇事選擇逃避實在不是我們應該做的。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無法回避的挫折,那我們就勇敢面對它,戰勝它!這,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