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檢視閱讀的成果
0719第1次檢視閱讀成果:
0801第2次檢視閱讀成果:
對比永澄和以前:
【亮點】
1.老師檢視閱讀獲得的絕大部分內容,我也讀出來,并做了筆記。
2.系統二的特點概括,第二次檢視閱讀,從腦圖筆記可以看出,比第一次更加精煉。因為這是瞄了一眼老師的導圖后,有一個努力的標準。
【原因】
心中大致有了結構化的筆記、更高標準的筆記是什么樣子;看書知道了什么,才是理解了
【不足】
1.檢視閱讀時間用得比較長。
2.我的筆記中是長句子,老師的很簡短。
3.系統二的特點概括,P15頁第一段,“因此”前后的邏輯還無法理解。
【原因】
在思考、理解等能力有很大差距
【共讀后的筆記】
【下一步行動】
結合臺版和英文版理解
【待實踐】
1.根據什么判斷是否值得分析閱讀?
2.檢視閱讀的時間問題。
二、收獲
再次強化認知,檢視閱讀不是掃視、快速讀,目標是要回答主動閱讀的前兩個問題,主要講了什么?由幾個部分構成,有什么關系?判斷值不值得分析閱讀。
三、感受
檢視閱讀獲得的信息,與個人能力關系極大。可能有的人要運用分析的技能,才能取得別人檢視閱讀的成果。除了理解能力強外,我的假設是對分析閱讀的規則練習得很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