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眠。
? ? 無眠的原因有很多:白天睡得太多,大腦已經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不愿沉寂;對自己的未來迷惘,不知走向,難以辨別;任務尚未完成,對于deadline失去敬畏之心,心心念念但又拖拖拉拉。
? ? 六年生物狗,這是我進入生物的第六年了。生物專業向來是知乎上的勸退大戶,號稱千年大坑。在這半年猶豫搖擺中,看到諸多大神的帖子,不禁感慨萬千。
? ? ?? 起初選擇生物,大概真的是有理想有抱負,覺得自己是可以在科研這條路上走下去的。現在想想,可笑至極。高中理科優秀,尤其生物,真的是覺得自己喜歡有興趣又是我的優勢所長,加之百度了一圈,生物研究和工作各種高大上,是國家重點培養和需要的方向,所以在第一志愿上毫不猶豫填寫了生物專業,并如愿錄取。那時感覺真的是人生的一個巔峰。詩詞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雖沒有詩詞那么夸張,但也真的是逍遙得意,像是人生前19年的辛苦郁悶在那個盛夏回報以滿滿欣喜。
? ? 初至校園,國家高等學府和大都市繁華景象已經迷亂了初出小鎮的心。第一年的基礎課和各路大神的研究分享,第二年專業基礎課程和初步實驗,第三年專業基礎課與實驗,第四年實驗,第五年實驗,第六年還是實驗。該期間,對生物的認知則是,驚艷-激動-打雞血式發奮-麻木-勞累-厭惡。腦海中對于初次生物實驗的印象淡薄不清了,印象中感覺剛開始做分子實驗,操作簡單,極易上手。PCR實驗,樣品試劑按照說明書混一下,放入儀器,設定循環程序,若干小時后上樣跑膠即可;蛋白分離實驗,介質混勻放入柱子,沉淀后加樣沖洗就可以在特定時間拿到蛋白;解剖也不難下手。那時我只想對實驗說“so easy”。Too young,too
simple。那時怎會想到,這個都是指導老師和助教師兄師姐做爛了的實驗操作,對于每個反應條件都已經摸索到最佳,就像給個說明書,按照說明書步驟組裝家具儀器,誰不會?若改變樣品,也只是依瓢畫葫蘆,改一下反應參數就可以了。一個學期做五六次甚至十幾次這樣的課程實驗,我覺得我的生物學習還是很給力的,輕松又歡喜。
? ? 第三年,形式急轉直下。個人開始完成一個小課題了。新的課題,沒有人鋪墊條件,開始自己摸索條件了。一天要干七八個小時,第二天接著干。一遍一遍計算,一遍一遍摸條件,一遍一遍重復爛熟于心的操作,然后一遍一遍失敗。那個時期是我第一次有科研的感覺,覺得自己努力奮斗,有一種看到難題我要去解決的熱情與自我感動。時間一長,骨子里的喜新厭舊開始蠢蠢欲動。重復兩個月三個月,只摸出來七八個蛋白基因的最適PCR條件,表達質粒兩個。中途轉做過動物實驗,密密麻麻的線蟲,挑的我眼花繚亂,內臟翻涌,看來我是比較喜歡分子實驗。
? ? 中間再繞繞彎彎過了一些時日,終于徹底進入分子生物學的懷抱。中間是非曲折,此處不多贅述,大致就是個人懶散,兜兜轉轉干副業出去旅游啥的,沒學多少有用的生物學知識和實驗操作。小聰明都用到了如何發家致富上面去了,但也沒拿到啥致富經。反正在大家奮力學習的檔口,我去體驗生活了。一段時間調整狀態,重投生物學懷抱,開始漫漫的分子生物學生涯。進入新環境,新的體驗就是老師很好,師兄師姐很好,實驗室氛圍也很好。但實驗操作很不友好。在這段時間,我對于生物的熱情在自己作死的輔助下徹底死亡了。轉化-表達-提純-分離-酶切-分離-連接-分離,重復重復再重復,此時的我已經不是我了,是每隔一段時間測樣加樣的可移動機械臂,是每五分鐘上樣的人工加樣機,是時時盯著曲線以此移動支架的收樣機。
? ? 嗯,簡直棒棒的,人力操作充滿了可持續性,靈活性,廉價性和不確定性。從能量利用和使用成本分析,人力是生物學實驗中最經濟的選擇。
? ? 經過前面曲折的發家生活,我的三觀已經被資本主義徹底腐化:干活少給錢不給錢就沒動力,金錢有時候更可以給我生活的愉悅感。所以對于現階段,干此類我感覺累并且機械重復性的工作,簡直是要我的命。而且廉價勞動和時不時高強度長時間呆在實驗室里,真的真的無法給我愉悅感。
? ? 也許有人要跟我討論產出,是的,我感覺我現階段做的,幾乎沒有產出,或者根本沒有!!!!!!一個前體,一個半成品,文章發不了,水水課和學分,糊弄糊弄倒是可以的。我也曉得沒產出,沒資格被酬勞,所以我也只是在貢獻低下生產力的有限時間內感慨一番然后暗搓搓的準備爬坑。
? ? 以上只是我的經歷,有吐槽和發泄之嫌。在生物行業只能說,像我這樣的失敗者和混混,絕對不止我一個。非深入接觸者大部分都只能看到科研者表面光鮮一面,例如屠呦呦女士,以青蒿素拿了諾貝爾獎,最近又研制出了相關的新藥物。這些大神都是在一遍遍的重復中堅持忍耐下來,功勛之下都是累累白骨。誰的白骨?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生這樣的小蝦米還不夠塞牙縫的。你要說獨此一人完成絕世功勛,這絕無可能。君不見,諾貝爾獎公布前還有屠呦呦女士與團隊撕逼的江湖謠言。
有興趣的話,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有想法的話,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并留言!
有洪荒之力想噴我的話,更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并留言討論!
我是極其懶散的Lily Wang,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每感”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