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我已經不看什么廣告帖了。
各類商品、代購、保險,統統屏蔽。
我無法忍受毫無創意的東東刷屏。
但,也有個別例外,比如好友Wendy的生活館。
她的分享,充滿了小確幸、小清新、小感動,沒有重復、枯燥、乏味。
但我昨天干了件特鄙視自己的事!和廣告帖性質一樣低級趣味。
也不知道自己是燒了哪根筋了,
一口氣轉發了八篇別人的東東,
其中兩篇,復制粘貼的視頻已經消失不見。
(吐槽一下,公號的編輯功能太不給力了,性能很不穩定。)
發出去就小后悔了,這不是我寫的,這感覺超級不爽!
當初,不是對自己承諾過的嗎?
每天,堅持在公號上寫點什么,文字和圖片都堅持原創,即使有轉載,推薦好文時也要附上自己的觀點。
該提醒自己了:不忘初心!
由此我想起了留學的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次抄襲事件。
那時候,和中國同學、鬼佬以及臺灣同學一起做一項小組作業。
我們合作不是很愉快,那時候我一直覺得鬼佬像是來自外星球的人類。文化差異鴻溝特巨大。
我們要一起交一篇論文,每人分工合作一起寫。
我寫的部分出了差錯,治學嚴謹的德國教授判抄襲。
在國外讀書,抄襲在學生黨里屬于特別嚴重的事故,基本上作業就白做了。
當時不是我有意為之,而是對做reference(標注引用來源)游戲規則不明朗,不清楚界限。
我在教授面前哭得稀里嘩啦的,哀求教授其他成員得到他們所寫部分該得的分數。我自己則承擔最低分。
哭得那個狼狽不堪喲,羞愧得十個地洞也不夠鉆啊!
但功課后來沒當掉,我在個人論文使出渾身解數拿了第一,分數彌補了小組作業的失利。
這個事,我一直刻骨銘心。
外國人,注重原創,非常尊重原作者著作權,這是他們的鐵定律和法律,不可動搖。而國內則喜盜版。
國外注重創意、品牌、原創和設計。國內則喜歡重復、抄襲、山寨、無品牌意識。
在中國,原創,是一種稀缺資源。
后來我做全職媽媽,有那么一兩年時間,喜歡在朋友圈里轉發讀到的好文。有時候一天下來十來篇也是有的。
但轉發其實完全是最不過腦子的事情。有時候,轉發了沒有質量未經驗證的東東,就屬于傳播謠言了,污染屏幕啊!
后來我改了這毛病。但凡有好文,就轉為個人收藏了。
一直以來,比較欣賞三毛的一段話:“我向來不覺得自己是蕓蕓眾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
我喜歡三毛這樣特立獨行,堅持立場,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生活態度。
越是生活忙得一團亂麻的時候,我越想干點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排烏鴉飛過~~呱呱)
我希望拿出匠人精神來。就像日本有一輩子只煮米飯,只做壽司的匠人。
就像杭州的板凳面館只賣杭幫面,老板從開店到現在一直堅持親力親為,手把手燒每一碗面,整整30年。
這才是比較有創造力的東西。
經歷痛苦毫無疑問是邁向成長的第一步。我現在寫得很慢,很費時間。常在瑣碎的時間里用手機碼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出來。我相信,假以時日,寫作速度會越來越快,讀者會越來越多!加大油吧!堅持做自己!
那么,怎么寫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呢?我今天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1. 勇于做標題黨
李嘉誠也是標題黨啊。他早晨除了打高爾夫,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讀各類英文財經經濟類的報刊,只讀標題哦!這樣最快。所以公號讀者在標題上最多停留兩秒的時間,我能記得特別的標題有
《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你喜歡海嗎?我喜歡浪》,這才夠標新立異!
2. 要有準確的定位。據我的觀察,公號狗分幾種:原創、整理編輯類型和轉發。即使是轉發也分高級轉發和低級轉發。為什么這么說呢?低級轉發,是完完全全的復制粘貼,不經任何過濾。做轉發的公號狗,雖然門檻低,但讀者也不是傻子,人家干嘛非要關注你的轉發呢,他大可去關注大咖的,那里粉絲眾多,更有追隨感和榮耀感。這和淘寶賣家是一個原理,顧客會偏向選擇熱門商品,銷量高的賣家。
3. 讀者就是客戶。公號狗寫文章和賣產品的概念差不多。
4. 別鄙視心靈雞湯文。曾記得,TED上曾有個心理學家說遇到心情低潮期時,就采用“two minutes distraction"兩分鐘分心的辦法,轉移情緒低落時的注意力。同樣,看雞湯文其實很治愈啊,。可以轉移部分壞情緒啊!這是人心所向,是剛需啊!看看那些爆文,很多都是雞湯文啊!
5. 緊跟熱點,表達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
6. 學新聞的都知道,要選題奇特。不是狗咬人,而是人咬狗,才能成為新聞。否則狗咬人太平常了,誰看呢?
7. 文風有趣。你一定要是個有意思的人。我曾經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老板說話的風格,就非常有趣,讓你一直有好奇心往下聽。這不需要啥高學歷。幽默高手在民間。
8. 先做后說。當然這也是我從民營企業家學到的寶貴經驗:先上車后買票,快速決策。他們沒有讀書人,知識分子那套前思后慮、謹慎、前怕狼后怕虎。
9. 隨時記錄靈感,積累素材。靈感是一閃而過的。感到沒東西寫的時候,就看看自己的小記事本。平常多用手機備忘錄、記事本、手寫筆記本寫下靈感和創意。并且手機可以隨手拍攝圖片,還可錄音錄下靈感。
10. 會講故事。我小時候是故事大王。放學了,放學回家路上經常圍了一堆弟弟妹妹,給他們講故事。故事是最吸引人的土辦法。寫公號,也要會講故事。
11. 會讀書。大量高質量的輸入才有輸出。讀書,是系統化,有結構的知識框架,讀書才會真正獲得知識。而且一定要寫讀后評,真正吸收!反而是微信上、豆瓣、天涯論壇、知乎上的文章,是碎片化的知識,不成體系。東撿撿西撿撿,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12. 有料。有干貨。結合自己的經驗。經驗可不是人人有,這也是賣點。讀者可以從你的公號這兒有所收獲。
13. 要相信日記會改變你的生活。不帶任何功利心去做這件事。固定時間段,一小時寫作時間。對我來說,最好是晚上九點半以后了。
我的英語口譯老師說提高翻譯技能一定要有扎實的中文功底。
所以寫作對我來說也是提升中文水平的好辦法。
另外,質量比數量重要。即使只有一篇原創也好過一堆轉發來湊數。
14. 最后我想說的是,寫了這二十來天的公號文章,最大的感觸是:
你最紅的文章,往往就是你寫得最走心的文章。
目前為止,被轉發收藏、閱讀量最多的是上海女逃飯那篇評論文章,接下來是“新的開始”-關于我公號的介紹,排第三的是有關寶寶輔食的經驗帖。
最大的技巧都敵不過“走心”兩個字。
你對讀者有多真誠,大家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我就老老實實寫原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