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我已經不看什么廣告帖了。各類商品、代購、保險,統統屏蔽。我無法忍受毫無創意的文字刷屏。
我比較喜歡看朋友們的原創分享,比如一些小確幸、小感動、小幸福,只要是一些生活的感悟,我都會豪不吝嗇的點贊。
我回想起了留學的時候,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次抄襲事件。那時候,和中國同學、local澳洲本地同學、以及臺灣同學一起做一項小組作業。
我們合作不是很愉快,那時候我一直覺得老外像是來自外星球的人類。文化差異特巨大。
我們要一起交一篇論文,每人分工合作一起寫。我寫的部分出了差錯,治學嚴謹的德國教授判抄襲。
在國外讀書,抄襲在學生黨里屬于特別嚴重的事故,基本上作業就白做了。當時不是我有意為之,而是對做reference(標注引用來源)游戲規則不明朗,不清楚界限。
我在教授面前哭得稀里嘩啦的,哀求教授其他成員得到他們所寫部分該得的分數。我自己則承擔最低分。哭得那個狼狽不堪喲,羞愧得十個地洞也不夠鉆啊!
但功課后來沒當掉,我在個人論文使出渾身解數拿了第一,分數彌補了小組作業的失利。
這個事,我一直刻骨銘心。
外國人,注重原創,非常尊重原作者著作權,這是他們的鐵定律和法律,不可動搖。而國內則喜盜版。國外注重創意、品牌、原創和設計。國內則喜歡重復、抄襲、山寨、無品牌意識。
在中國,原創,是一種稀缺資源。
現在我的全職媽媽生活越是忙得一團亂麻的時候,我越想干點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我想寫原創文章,在簡書和其他自媒體平臺上開始我的寫作之旅。
而且我希望拿出匠人精神來。就像日本有一輩子只煮米飯,只做壽司的匠人。就像杭州的板凳面館只賣杭幫面,老板從開店到現在一直堅持親力親為,手把手燒每一碗面,整整30年。
這才是真正經得住時間考驗,比較有創造力的東西。
經歷痛苦毫無疑問是邁向成長的第一步。我現在寫得很慢,很費時間。常在瑣碎的時間里用手機碼字,一個字一個字的敲出來。我相信,假以時日,寫作速度會越來越快,我的讀者會越來越多的!一定要堅持做自己,真正發出自己的聲音。
那么,原創文章要怎么寫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呢?我今天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1、勇于做標題黨。李嘉誠也是標題黨啊。他早晨除了打高爾夫,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讀各類英文財經經濟類的報刊,只讀標題哦!這樣最快。
自媒體類碎片化閱讀的讀者在標題上最多停留兩秒的時間,我能記得特別的標題有《我就是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你喜歡海嗎?我喜歡浪》,這才夠標新立異!
我有深切體會,之前我有一篇被“首頁投稿”拒掉的文章《因為相信笨鳥先飛,所以把這些習慣堅持了N年》,我把標題改成了《嘿!我不是loser! 有十個好習慣我一直堅持著》,重新投稿,這次首頁竟然就收了!
可見一個好標題多重要,一篇文章就靠標題畫龍點金了。
2、要有準確的定位。據我的觀察,除了簡書,一些自媒體分幾種:原創、整理編輯類型和轉發。即使是轉發也分高級轉發和低級轉發。為什么這么說呢?低級轉發,是完完全全的復制粘貼,不經任何過濾。轉發,雖然門檻低,但讀者也不是傻子,人家干嘛非要關注你的轉發呢,他大可去關注大咖的,那里粉絲眾多,更有追隨感和榮耀感。這和淘寶賣家是一個原理,顧客會偏向選擇熱門商品、銷量高的賣家。只有原創最獨一無二,堅持自己的特色。
3、注意字數。簡書一位熱心讀者給我的建議非常好。她說手機閱讀2000字是一個門檻,在PC閱讀也就是4000字。我寫七八千文字的文章,對讀者來說,太有負擔了。所以一篇文章1500-2500字就好。
4、讀者就是客戶,文章就是產品。寫文章和賣產品的概念差不多。而且這個產品的壽命周期很短,只有一天24個小時,過后讀者很容易遺忘。盡量寫質量高的好文,讓人印象深刻。
5、別鄙視心靈雞湯文。曾記得,TED上曾有個心理學家說遇到心情低潮期時,就采用“two minutes distraction"(兩分鐘分心)的辦法,轉移情緒低落時的注意力。同樣,看雞湯文其實很治愈,可以短時間內轉移部分壞情緒。這是人心所向,是剛需?。】纯茨切┍陌桑芏喽际请u湯文??!
6、緊跟熱點,表達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一篇好的文章條件很多,但其中主要有四點:一、內容豐富;二、段落嚴密;三、句子流暢;四、詞匯貼切。
7、有時候要選題奇特。學新聞的都知道,不是狗咬人,而是人咬狗,才能成為新聞。否則狗咬人太平常了,誰看呢?我寫了一篇抓娃娃機攻略,寫的人少,選題新穎。不過這樣的選題一般只能寫一次。
8、文風有趣。你一定要是個有意思的人。我曾經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老板說話的風格,就非常有趣,讓你一直有好奇心往下聽。這不需要啥高學歷,幽默高手在民間。寫文章也如此,寫得有趣,才吸引讀者往下讀。
9、 先做后說。當然這也是我從民營企業家學到的寶貴經驗:先上車后買票,快速決策。他們沒有讀書人,知識分子那套前思后慮、謹慎、前怕狼后怕虎,大多是行動派。寫文章,想好選題就馬上寫,不要猶豫。
10、隨時記錄靈感,積累素材。靈感是一閃而過的。感到沒東西寫的時候,就看看自己的小記事本。平常多用手機備忘錄、記事本、手寫筆記本寫下靈感和創意。并且手機可以隨手拍攝圖片,還可錄音錄下靈感。
11、會講故事。我小時候是故事大王。放學了,放學回家路上經常圍了一堆弟弟妹妹,給他們講故事。故事是最吸引人的土辦法。寫文章,也要會講故事。
12、會讀書。大量高質量的輸入才有輸出。讀書,是系統化,有結構的知識框架,讀書才會真正獲得知識。而且一定要寫讀后評,真正吸收!反而是微信訂閱號、豆瓣、知乎上的文章,是碎片化的知識,不成體系。東撿撿西撿撿,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13、有料,有干貨,多結合自己的經驗寫。經驗可不是人人有,這也是賣點。讀者可以從你的文章里有所收獲。
14、要相信寫日記會改變你的生活。勤寫苦練,不帶任何功利心去做這件事。我的英語口譯老師說提高翻譯技能一定要有扎實的中文功底。每天寫日記對我來說也是提升中文水平的好辦法,進而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15、固定好寫作時間段。每天給自己兩小時寫作時間。對我來說,最好是早上趁著孩子還沒起床之前的時間段了。
16、質量比數量重要。起初我每天寫一篇,結果為了趕數量,寫的質量不是很完美。還不如同樣是每天寫,寫上好幾天出一篇文章,保證質量來得好。
最后我想說的是,寫了這五個月的文章,我最大的感觸是:你最紅的文章,往往就是你寫得最走心的文章。最大的技巧都敵不過“走心”兩個字。
你對讀者有多真誠,大家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我就用心寫原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