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遲鈍,獨處十分鐘內嘴角上揚時間不超過十秒。群居則大幅“改善”。低質量社交不是所交之人缺德敗壞,與身懷能力者其相處時只會扯淡才是可怕。
德育低下者勿與其神交,事要辦,理要通;道不同、志不一者如上一般對待;德育有一可認同者,事要辦,理要通,緣至可與之神交,無緣則如上一般對待。
發一條說說之前一定有個預計多少贊的判斷,少了不甘,永遠不嫌多。
被贊會帶來快感,很難說那些隨手隨心情的零點幾秒就是對一個人的關心或者認可,所以多半是為了正兒八經的虛榮才精心揣摩一條“高質量”、“有情懷”、“正能量”、“夢想家”的說說來體現自己存在感,陷入了各種點贊被贊的死循環里。
一群人無數個毫無意義的低劣互動堆積出來的“優良社交”其實只不過是麻木的群體為了白日夢而彼此麻醉之幻覺。
空間屏蔽的好友占到列表大半,實在是因為看不慣那些無病呻吟和浮夸造作,直接的結果就是我從不會給這些人點贊,這些人也就逐漸不與我互動。
列表里存著太多千年不搭一言萬年沒有一句的僵尸朋友,留下看著累贅,刪掉又顯突兀,網絡社交看起來太容易,有時候真他媽讓人蛋疼。
沒感覺的女生交流起來完全基本無礙,稍有好感哪怕只是欣賞也羞于言行,能呈現最好的狀態就是自然的開一些游離于過分和不過分之間的玩笑。越來越不懂與人相處,就像越來越不知道怎么學習。
為贊而活你就是悲劇,少言慎行,沒人分得清你偶爾不正經和就是不正經的區別,也沒人想要去分清,你不正經也只是因為你就是不正經,人得有多傻逼要用不正經來換得他人的認可?——我覺得至少我自己都分不清,也別說什么當局者迷,有種找一個權威的旁觀者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