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出息的老鼠,榮華富貴到極點,卻妄想永不衰落,到死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經晚了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在郡里當小吏,看到辦公處附近廁所里的老鼠在吃臟東西,每逢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驚逃跑。后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積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擔心人或狗驚擾。于是李斯就慨然嘆息道:"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李斯先跟荀子學習帝王治理天下的學問。學業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國國勢都已衰弱,沒有為它們建功立業的希望,就想西行到秦國去。在臨行之前,向荀子辭行說:"我聽說一個人若遇到機會,千萬不可松懈錯過。如今各諸侯國都爭取時機,游說之士掌握實權。現在秦王想吞并各國,稱帝治理天下,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動家和游說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負的好時機。地位卑賤,而不想著去求取功名富貴,就如同禽獸一般,只等看到現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長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強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恥辱莫過于卑賤,最大悲哀莫過于貧窮。長期處于卑賤的地位和貧困的環境之中,卻還要非難社會、厭惡功名利祿,標謗自己與世無爭,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說秦王了。"

然后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郡守,兒子們娶的是秦國的公主,女兒們嫁的都是秦國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請假回咸陽時,李斯在家中設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給李斯敬酒祝賀。門前的車馬數以千計。李斯慨然長嘆道:"唉呀!我聽荀卿說過'事情不要搞得過了頭'。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樣高的地位。現如今做臣子的沒有人比我職位更高,可以說是富貴榮華到了極點。然而事物發展的極點就要開始衰落,我還不知道歸宿在何方啊!"

再秦始皇去世,趙高對李斯說:"始皇去世,賜給長子扶蘇詔書,命他到咸陽參加喪禮,并立為繼承人。詔書未送,皇帝去世,還沒人知道此事。皇帝賜給長子的詔書和符璽都在胡亥手里,立誰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話而已。你看這事該怎么辦?"李斯說:"你怎么能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這不是做為人臣所應當議論的事!"趙高說:"您自己估計一下,和蒙恬相比,誰有本事?誰的功勞更高?誰更謀略深遠而不失誤?天下百姓更擁戴誰?與長子扶蘇的關系誰更好?"李斯說:"在這五個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為什么這樣苛求于我呢?"趙高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宦官的奴仆,有幸能憑熟悉獄法文書進入秦宮,管事二十多年,還未曾見過被秦王罷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而又傳給下一代的,結果都是以被殺告終。皇帝有二十多個兒子,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長子扶蘇剛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勵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擔任丞相,很顯然,您最終也是不能懷揣通侯之印退職還鄉了。我受皇帝之命教育胡亥,讓他學法律已經有好幾年了,還沒見過他有什么錯誤。他慈悲仁愛,誠實厚道,輕視錢財,尊重士人,心里聰明但不善言辭,竭盡禮節尊重賢士,在秦始皇的兒子中,沒人能趕得上他,可以立為繼承人。您考慮一下再決定。"李斯說:"您還是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我李斯只執行皇帝的遺詔,自己的命運聽從上天的安排,有什么可考慮決定的呢?"趙高說:"看來平安卻可能是危險的,危險又可能是平安的。在安危面前不早做決定,又怎么能算使圣明的人呢?"李斯說:"我李斯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讓我擔任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得到尊貴的地位和優厚的待遇,所以皇帝才把國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給了我,我又怎么能辜負了他的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苛且從事,孝子不因過分操勞而損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職分而已。請您不要再說了,不要讓我李斯也跟著犯罪。"趙高說:"我聽說圣人并不循規蹈矩,而是適應變化,順從潮流,看到苗頭就能預知根本,看到動向就能預知歸宿。而事物本來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變的道理呢!現如今天下的權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趙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況從外部來制服內部就是逆亂,從下面來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隨之凋落,冰消雪化就萬物更生,這是自然界必然的結果。您怎么連這些都沒看到呢?"李斯說:"我聽說晉代換太子,三代不安寧;齊桓公兄弟爭奪王位,哥哥被殺死;商紂殺死親戚,又不聽從臣下勸諫,都城夷為廢墟,隨著危及社稷;這三件事都違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廟沒人祭祀。我李斯還是人啊,怎么能參與這些陰謀呢!"趙高說:"上下齊心協力,事業可以長久;內外配合如一,就不會有什么差錯。您聽從我的計策,就會長保封侯,并永世相傳,一定有仙人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長壽,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現在放棄這個機會而不聽從我的意見,一定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心寒。善于為人處世,相機而動的人是能夠轉禍為福的,您想怎么辦呢?"李斯仰天長嘆,揮淚嘆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亂世,既然已經不能以死盡忠了,將向何處寄托我的命運呢!"于是李斯就依從了趙高。趙高便回報胡亥說:"我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李斯的,他怎么敢不服從命令呢!"

最后李斯與趙高起了沖突,于是二世就派趙高審理李斯一案,對他加以懲處,查問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情狀,將其賓客和家族全部逮捕。趙高懲治李斯,拷打他一千多下,李斯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冤屈地招供了。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判處五刑,判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出獄時,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頭對次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又怎能辦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對痛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

李斯,里巷平民的身份,一只有出息的老鼠;位居三公之職,榮華富貴到極點;卻妄想永不衰落,聽信趙高的邪說,廢掉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亥;在秦皇時不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彌補皇帝的過失,而是憑仗他顯貴的地位,阿諛奉承,隨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到秦二世時等到各地已經群起反叛,李斯這才想直言勸諫,最后到死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經晚了。這就是他死因了吧!所以我想說的是做人保持一致性很重要,你是怎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人,就算要改變也要有個過程,可以先由小事開始,如李斯這樣從生死攸關的大事變的很危險的,我寫過一篇官字的文章有一段話:帽子要戴正,位置是一定要擺正的,在哪個位置就做哪個位置的事,若身正,帽則正戴;若身不正,帽則歪戴,反正帽子一定要看起來是正的。大家自己去理解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