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掙扎》(上部)第十三章

目 ? ? ? 錄:全文目錄

前情回顧:上一章


十三章

坐在值班室的窗下,趙家余看著進進出出的人和車。熟悉和陌生的臉流水一般在眼前穿梭。有含笑招手的,有躲躲閃閃的,也有面無表情的。在這些面孔中,他再也沒有看到玉蘭和孫吉這兩個讓他焦心的人,隱隱約約聽說孫吉已經辭職,帶著玉蘭到南方投奔他大姐去了。他們在他的生活里卷起了一陣狂風之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除了小桃,她什么都沒有留下。滿打滿算,和玉蘭在一起只有3年。但是這3年,他一直在走下坡路。為什么會到這個地步,原來自己一切都是好好的。他在這個問題上常常糾纏不清,理不出一點頭緒。

雖然看大門和在保衛科上班的功能是一致的,但在骨子里,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當保衛干事的時候,大小算是個干部,可整天待在冬天四處漏風夏天熱得冒油的門衛室里,趙家余覺得自己就像一條狗。

門衛歸行政科管。趙家余第一天去報到的時候,行政科長滿意地直搓手,你當過兵,又干過保衛工作,真是太合適了,那幫人就歸你管了,要不,選你做門長怎么樣,哈哈!

門長,好大的官啊!趙家余哭笑不得。看大門的一共六個人,兩個人一組輪流倒班,平均每三天就要值一個通宵。除了他,其他五個人都是臨時工,年紀從二十多到五十多不等。別小看這幾個人,雖然名義上是臨時工,可個個都有來歷的。小張是分管生產副廠長的遠房侄子,小蔡是財務科長推薦來的,據說是姨表親,大劉和總工程師是曾經的街坊鄰居……和趙家余搭檔的秦四海瞇縫著小眼睛,扳著指頭如數家珍一般向他一一道來。秦四海三十剛出頭,還在打光棍。雖然眼睛不大,但視野挺寬,啥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看大門的就得這樣,他一邊抱著搪瓷缸呼嚕嚕地喝著稀飯,一邊不無賣弄地說,看得好的和看不好的,那區別大著呢,這也是技術活。

啥區別?

總結下來,四個字!秦四海湊近趙家余的耳邊,神秘地一頓一頓地說,察—言—觀—色。

你的意思是以貌取人?

秦四海笑了,大概是這么個意思,不過,還沒說到點子上。你看,每天早早晚晚,從咱這門口過的,有千把人吧。你知道,王書記坐幾號車,孫廠長坐幾號車,組織部的宋部長又是坐幾號車?

這個我知道,趙家余很有把握地說,他們幾個廠領導的車我都清楚。

呵呵,好的,這很簡單是不是。我再問你,王書記的二兒子戴不戴眼鏡,孫廠長的老婆夏天是不是喜歡穿藍色連衣裙,宋主任的小舅子左臉上是不是有一塊錢幣大小的黑色胎記……

趙家余張口結舌,直撓后腦勺。

你以前坐辦公室,哪曉得看人的訣竅。看大門的,眼睛一定要毒。該管該問的,遠遠瞄一眼就知道了,不該管不該問的你一個字都別多講——喂,同志你找誰?秦四海放下搪瓷缸子,站起來沖著窗外喊。

一個拎著黑皮包看上去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停下了腳步,轉過身,遲疑地走到門衛值班室窗前。你哪個單位的,找誰?秦四海遞過一本厚厚的登記本,同志,請你在這上面登記一下!

中年男人刷刷刷寫完,擱下圓珠筆干干地一笑,你們這個廠管得還挺嚴啊,我到局里辦事都沒登記過……

我們廠有軍事管制物資,當然要嚴格管理。秦四海一本正經地回答。等那男子走開,他扭臉對趙家余說,像這種人,看上去有點文化水的,多半都講道理,規范一點沒錯。

那遇到蠻不講理的咋辦?

他橫你也要橫,我們這玩意也不是吃素的。秦四海拉開條桌的大抽屜,拿出一把螺絲扳手晃了晃。不過,三種人不要跟他對著搞——中年婦女、50歲以上的老頭,還有就是領導雜七雜八的親戚們。

我哪能認全那些人啊!趙家余嘟囔了一句。

慢慢來,時間長就記住了。秦四海意味深長地說,實際上,我們不是在看門,是在看人。

四海,我真服了你了,一套一套的!趙家余笑著拍拍他的后背。今天下班我請你喝酒,你好好跟我說說——喂,四海,你看那家伙怎么沖進來了?趙家余的視線忽然轉移到窗外,一個拉著板車的漢子旁若無人地往廠門里走。他指給秦四海看,咱攔不攔?

秦四海瞟了一眼,揮揮手,干脆地說,不攔,讓他進!

他也讓進?這不是收廢品的嗎?趙家余不解地問。

你說的對!他就是收廢品的,他確實是不能進來。秦四海笑瞇瞇地壓低了嗓門,可人家每個月給咱哥幾個供一條紅梅煙,你說我讓不讓他進來?

在煙霧彌漫的小館子里,秦四海端起酒杯第五次一飲而盡,然后搖著空杯子對趙家余說,老趙,你的事我們都知道,其實,那點破事,算個鳥!

趙家余苦笑。沒辦法,人背,喝涼水都塞牙。

切,你以為是你自己不走運嗎?我不信!秦四海努起嘴巴,眼皮一翻。依我看,搞不好是誰成心跟你過不去。

不會吧,我們科里大家關系都處得不錯啊。趙家余慢慢地搖著頭,突然他想到一個人的名字,心里咯噔了一下。

秦四海乜著小眼,微微一笑,老趙我說一句話你不要往心里去啊,這當面親熱背后踹大腳的人,多了。聽說你原來那老婆,就這么跟你好哥們跑了,我說你看人的眼光,嘿嘿……其實,你不適合看大門,你人太實在。

一提起這事,趙家余不由自主地握緊了自己的酒杯,發出嘎嘎聲。秦四海立刻知趣地閉上了嘴,端起酒杯碰了一下趙家余的杯子。來來來,趙哥,喝好了回家睡一覺,啥都想不起來了。趙家余一飲而盡,放下杯子忽然笑了,你小子說的頭頭是道,可你咋不給自己籌劃籌劃,找個老婆成個家呢?秦四海夾了口菜,咂摸著嘴巴說,我一個人懶散慣了,還不想找個管我的。再說了,沒老婆,不代表我就沒有相好的啊!

他所說的這個“相好的”,趙家余也見過。是在廠食堂打菜的阿梅,這姑娘有著異常豐滿的胸部,平時說話嗓門特大,咋咋乎乎的,服務態度很惡劣,可一碰到秦四海,就鋒芒盡收,作出一副乖乖的小鳥依人狀。有一次值夜班,趙家余臨時有事回了趟家。等他再趕回到值班室,剛進門,就和急匆匆跑出來的女人撞個滿懷。阿梅滿臉通紅,一只辮子還散著,害羞地和他打了個招呼,就跑掉了。趙家余開玩笑地對手忙腳亂系褲子的秦四海說,你們可真能抓緊時間,這么點功夫也太快了吧——都老大不小的,不如抓緊時間把正事給辦了。

秦四海尷尬地笑笑說,我也想啊,時候沒到!接著他解釋為什么時候沒到,原因是阿梅還處于向他伸手要這要那的階段,今天要買個發卡,明天又要買雙皮鞋,偶爾還為三姑六婆雜七雜八親戚的事來借錢。她沒把我的錢當自己的錢,這說明她還沒把自己當我的人。秦四海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本質。

那你為啥還和她這么混著?

秦四海舔著下嘴唇,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嘿嘿,她奶子大……

趙家余目前感到最滿意的一點,和在保衛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這里基本上不開會。沒有每周必須的碰頭會、政治學習以及層出不窮的傳達匯報座談會。除了重大節假日前,行政科長例行公事地給每個人發一張安全值班須知,趙家余還沒和其他幾個人在一起坐著開過會。眼看快過年了,科長突然破天荒地召集所有人開會,主題只有一個,宣讀一份關于創新體制的文件。聽了半天,趙家余牢牢地記住了這幾句話,改革國營企業管理體制……改善產品結構,上馬超濃縮洗滌劑生產線……艱苦奮斗共渡難關……

知道嗎,下半年開始廠里銷售不行了。秦四海捅了捅他,小聲地說。他有阿梅這個內線,在廠食堂包廂上菜時,聽到分管生產副廠長憂心忡忡地說,再這樣下去,如果銀行不給我們貸款,工資就發不出來了。

難怪要讓我們共渡難關呢……趙家余皺起眉頭。

狗屁!秦四海低低地罵到,什么共渡難關,都是說給我們下面人聽的!

他湊近趙家余的耳朵,大老板的車最近又換了,是四驅越野車,那玩意跑一天燒的油,夠我們兩個一禮拜的工資。這死胖子,要渡難關,他咋不先渡?

趙家余的眼前出現廠長那張圓胖的臉盤子和標志性的突出肚腩。每次只要遠遠看到這輛車,他們都要趕緊把自動門全部打開,站得筆直,目送著車進來直到開遠。廠長有時也會搖下茶色車窗玻璃,微笑著對門衛點頭,給人感覺非常客氣。所以趙家余其實對他的印象還不錯。

而秦四海則嗤之以鼻。人不可貌相啊,這家伙背地里可沒少貪過,你看他家,那叫一個肥得流油。我幫他搬過家,光是那張紅木太師椅,這木頭就有這么厚。一邊說著,秦四海伸出四根手指比劃了一下。

其他同志不要交頭接耳——科長停下來咳嗽了一聲,朝他們倆掃了一眼,然后繼續慢條斯理地讀著文件。新的洗滌劑生產線的上馬,對我廠未來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必將帶來我市化工行業又一次新的騰飛……

作為此地的支柱型企業,化工廠一度是大家夢寐以想進來的好單位。穿著胸前印有某某化工字樣的工作服,昂首挺胸地走在馬路上,很容易吸引眾人艷羨的眼光。

剛進廠的時候,趙家余記得每到過年過節,工會給職工發冷凍豬肉包裝和整筐的水果,全家上陣扛年貨,那堆積如山、人群逶迤的場面蔚為壯觀。紅紅火火的日子持續到九十年代初,形勢發生了陡轉,化工廠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可折騰卻一點沒少,先是改制成立集團公司,廠長們換了名稱變成了總經理,科長們紛紛變成部門經理,接著又為了開拓市場,在全國各地成立銷售部,香港設立了海外銷售總部,穿戴時髦的銷售經理們很牛氣地坐著飛機滿天飛。

眼下,又成立精細化工車間,從國外引進了一條生產線,蓋起了新的廠房,轉產洗衣粉了。生產線落成那天,廠里到處彩旗飄揚,十萬響的鞭炮前赴后繼地炸了整整兩個小時。各方祝賀的大小車輛差點把廠大門都給堵住了。趙家余和他的同事們全部上崗,維持交通秩序,一天下來弄得灰頭土臉。晚上洗澡時,他聞聞脫下來的工作服,有一股濃濃的硝煙味道,像剛結束了一場真槍實彈的部隊演習。

趙家余覺得自己是看大門的,這些鬧哄哄的事離自己很遠,既管不著又犯不著管,小桃的事就夠自己操心的了。眼看著丫頭已經要到了上學的年齡了,可去報名的時候,職工子弟學校的教導主任很委婉但態度鮮明地告訴他,像小桃這樣的孩子,不適合在普通學校學習。她需要專業的教育輔導,我們學校的老師沒受過這方面的訓練。教導主任告訴他,在城北有那樣的學校,就是遠了一點,必須得住校。


繼續:下一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