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經常被陌生人投以異樣的眼光即被人誤會質疑是離異人士。講真,對于這種異樣的眼光,我感到很不舒服,有種無端中被侵犯了利益的感覺。誰規定過了30歲就一定是經歷過婚姻了?別人晚婚晚育不行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對于陌生的人和物亦或者身邊的“異類”,我們總會先入為主產生一些看法。
比如,看到過了30歲還未結婚的人,就覺得別人不太正常,是不是哪里有什么毛病?性格古怪,脾氣不好,亦或者長的很難看?所以才會這么大年紀還沒有結婚?看到離異的,就覺得他們肯定有什么問題,不然怎么會離婚?這種先入為主就是偏見。
前兩天,在某交友平臺跟別人聊天,沒聊幾句對方就問我年紀和婚否,我告訴他后,他感到很驚訝,不相信我這個年紀還沒有結婚,問我是不是離異了。對于他的質疑,我感到很無語。
心想,他自己肯定是離異,不然怎么會無端認為我也離異呢。后面一問,他果真是離異的。看,他這就是赤果果的偏見,在倒打一耙,把別人打成跟他一樣,這樣別人就不會質疑他,就不會對他的另類感到異樣。
2.
在我們的生活中,偏見也是隨處可見,也總喜歡憑自己的主觀意識隨意去判斷猜想別人。
比如,當我們在街上看到一個陌生人,就會通過他的長相去猜他的生活狀態以及生活水平。看到一個穿品牌服裝開名牌車的,就認為他肯定很有錢。其實未必,他的一身名牌和名車也許都是租或者借來的。
看到一個穿得很隨意的人(普通的T恤,人字拖),我們就會很主觀的認為游手好閑,肯定沒錢。也許人家是個有錢有閑不需要為生活發愁,生活過得很滋潤的有錢人呢。
看到漂亮的妹子,就覺得她肯定有男朋友了吧,肯定也會看不上我。她這么漂亮,娶到了也會養不起,會被很多人惦記,到時候給我帶有顏色的帽子,那就完了。
看到會寫作的人,就以為別人經歷很多,有很多故事。其實,別人只是看過很多故事,善于發現和總結而已。
看,這就是我們的主觀意識在作祟,我們的主觀意識總是會讓我們不自覺的對號入座,去揣測一些沒有發生或者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有些男人總覺得漂亮女人不安分,女朋友可以找漂亮的,但是老婆還是要娶賢惠的。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一定是我們眼睛看到的那樣,所謂的眼見為實,有時候也會讓我們產生錯覺。
漂亮也有安分的,不漂亮的也有不安分的,萬事無絕對。有些男人擔心找了漂亮女人守不住,其實還是自己不自信,能力不夠,所以守不住,跟漂亮與否無關。
3.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則吐糟,一個32歲離異帶孩子的女士,吐槽自己是不是遇到渣男了。她說她遇到一個對她很好不嫌棄離異帶孩子的條件還不錯的人,對方打算跟她結婚。因為認識不長,所以她擔心對方是騙子,問網友該不該接受對方。
很多網友在下面評論:搞不好就是騙子,你一個離婚帶孩子的女人,人家憑什么喜歡你,人家只是跟你玩玩而已。也有的評論說:不要急著下結論,先試著相處看看,也許人家真的是喜歡你這個人不在乎你有孩子呢。
兩種聲音,讓那位女士感到很糾結,不知道該怎么辦。對于那位女士的糾結,我能理解,人都是這樣,當自己遇到與自己條件不匹配的時候,心里就會產生偏見和質疑,會不自信,會想自己這么平凡,對方喜歡自己什么。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只是有時候自己忽悠了亦或者沒注意到,但是別人注意到了,所有被吸引了。
其實這就是我們被自己心里先入為主的思想怪圈給禁錮了,因而忽略了自身的亮點。其實說到底還是對自己不自信,因為不自信所以產生懷疑。
4.
前兩天一朋友找我吐槽,說親戚介紹一個條件還不錯的對象,有車有房,工作也不錯,父母也有退休金,大她幾歲。朋友問我,對方條件不錯,為啥這個年紀還沒有結婚,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是不是結婚過?
當時聽她這么說,我忽然感到很好笑。怎么現在人都這樣啊,條件差的有毛病,條件好的也有毛病。
發現很多大齡男女都陷入一種怪圈,思想很復雜,遇到一個稍微條件還不錯的,就會不自覺的在心里產生看法。
ta條件那么好,為何還沒有結婚?ta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毛病?ta對我這么主動,是不是圖謀不軌?ta是不是離婚過但沒有告訴我?亦或者性格太古怪,很挑剔亦或者要求很高?等等諸如此類的猜想。
還沒有開始就開始腦補各種畫面,帶著這種揣測去認識人,心態怎么可能會純粹?當然不排除確實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意包裝自己,畢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心難測。
但是,如果對每個人都帶有色眼鏡去相處,那最后會錯過很多緣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為了生活,為了前程,都在努力的艱難的活著。
每天已經活得很累了,如果遇到的人都帶有目的,讓身心感受不到放松,那會活得特別累。人活一世,不要對什么都世故都算計,也不要太主觀意識,少點揣測,多點灑脫,就會很容易快樂。正所謂你簡單世界就簡單,你復雜世界也跟著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