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與年金保險的區別?普通家庭適合哪種理財?
本人從事保險、理財工作,通過對兩個投資項目的深入研究與分析,給出下述的一些個人的建解,謹供參考:
首先說說,我們可以成為百萬富翁的三個方法,這三個方法分別是:
方法1.?30歲,每個月存2778元到60歲就有百萬;
方法2.?30歲一次性拿出35000元投資并且收益率年均12%,到60歲就擁有100萬了;
方法3.30歲每個月拿286元進行投資,復合年化收益率12%,到60歲就有一百萬啦。
基金定投是每個月存錢給基金,然后等收益。年金險是每個月存錢給保險公司,然后等收益。感覺都是一種年金的形式,兩種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或者優劣呢?如果選擇理財方式,應該如何在這兩者中做出選擇呢?
很多人回答會和稀泥,說基金定投是浮動收益,風險高一些,收益也高一些;年金險是固定收益,風險很低,收益也低一些。怎么選擇看你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
那么回到我們的方法三,每月定投286(注意這里寫負數),年利率是12%(每月就是12%/12=1%),?定投30年(共30*12=360期),那么,計算方式就是下圖中的結果:
基金定投適合普通人
基金定投是最適合普通人參與基金市場的方式,它的特征就是穩健。基金有漲有跌,基金定投通過定期買入的方式,平攤風險。可以采用跌買漲不買,大跌大買,小跌小買的法則。總的來看,只要咱國家保持GDP增長,股市總體震蕩上升,基金定投就能賺,是跑過物價上漲那種賺。
雖然牛短熊長,但只要堅持買個3-5年,然后在高點,比如2015年的5000點,2017年6000點賣出,都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不賣一直拿著也是不錯的選擇,中國經濟一直在發展,中國股票的市值也在不斷創新高。
說完基金定投,要好好扒一下保險公司年金險
現在市面上的年金險有即期年金保險和延期年金保險,即期年金保險就是即交即領,延期年金保險就是約定一個年齡,通常在約定的那個保單周年日開始每年返還一筆錢。
我在找了一個購買年金險的例子。投保人年保費20萬,繳費10年。基本保額48.156萬,每年以5%遞增,交滿10年后每年可領保額5%作為生存金。?如果投保人在60歲前身故,已交保費全部返還。
假設37歲投保,88歲離世。內部收益率僅為1.4%。即使是有分紅的年金險,年回報率也不超過3%。
同樣以30歲為例,參照上述定投總投入金額約10萬元(將在30歲起投某公司保年金:年交保費2萬,交5年)
并把每期收益存入萬能型賬戶進行復利收益(中檔收益計算),到60歲,賬戶總現金價值約為269986元,如圖:年化收益率只有3.61%。
所以對于一般家庭而言,年金險是很不劃算的。與其他重疾、醫療、壽險、財險、意外險等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保險不同。
年金險無論是養老年金險還是教育年金險,都是為了攢錢,如果專注理財這點而言,年金險的收益跑不過CPI,跑不過物價上漲,還不如買收益4%的貨幣基金和收益5%的銀行理財。
適合年金險的三類情況
年金險有兩種情況下是值得買的:
1、適合家族資產積累豐厚的高凈值家庭用于代際遺產繼承,能幫助后輩應付現金流不足的問題,并有一定的避稅功能。比如祖父輩有千萬固定資產,沒有流動性資產,分給繼承人只有固定資產而沒有可觀的現金流。
此時,由于需要先交稅,才能過戶繼承,如此,一些兒孫在沒有巨額現金流繳費的情況下,不得不賣出父輩給自己遺留的固定資產,而潛在錯過固定資產升值的機會。其次,年金險的分期支付方式,也能避開一次性繳納高額遺產稅。
[if !supportLists]2、[endif]高利率時代的年金險。中國的高利率時代在上世紀90年代,銀行一年定存收益曾有過10%以上。那時候買的年金險凈回報約有6%—8%。放到現在,這個收益率加上保險公司剛兌性的保障,有這樣的一張年金保單可以說是撿到寶,虧本的變成保險公司。
3、由于年金期限未滿取出是要虧本的,所以對于那些理財知識缺乏,平時比較懶于打理存款,并且用錢自己方面自制力差的月光族來說,年金的強制性儲蓄能幫到你存起一筆比較大的備用資金。
綜上所述,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現在的基金定投值得玩,年金險不值得買。如果你家里有一個充滿先見之明的在上世紀90年代就買了年金險的長輩,那么恭喜你。沒有也不要灰心,反正90年代的年金險,五年前的房子,一年前的比特幣這些風口都只屬于少數幸運者,咱們大多數普通人踏實攢錢理財,也會有財務自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