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小丑》這部電影。觀感很不好,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價值觀有點問題。很多人同情亞瑟,說他是一步步被逼到殺人這步的。
確實,亞瑟的人生很悲慘。小的時候被遺棄,之后被現在的母親收養,然而養母患有幻想癥,會冷眼旁觀男友虐待繼子。成年后的亞瑟,生活在社會底層,患有精神疾病,靠社會福利機構治療。扮小丑為店里宣傳,不但被一群小混混搶了廣告牌,自己還被揍了一頓。同事落井下石,老板絲毫沒有同情心,辭退亞瑟。
貌似所有的不幸都砸在了亞瑟身上,世上那么多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誰不是在負重前行。你所遭遇的不幸絕對不能成為你殺人的理由。
看到最后才發現,原來之前亞瑟在默里節目中的互動,和他與女鄰居的戀愛都是亞瑟幻想出來的。
亞瑟所有的不幸都源于缺愛。童年本應是一個孩子最需要陪伴和關愛的時期,亞瑟卻在被虐打。他渴望得到愛,親情、愛情、友情。所以在之后他得知真相后殺死了他的媽媽,也是在這之后,他開始了瘋狂的復仇。殺了之前嘲笑他,陷害他的所有人。
最后亞瑟選擇畫上小丑妝去參加脫口秀。貌似帶上面具,能給他多些“勇氣”。就像生活中的鍵盤俠們。網絡掩蓋了真實的自己,所以他們肆無忌憚的發泄自己,絲毫不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靶〕蟆毕笳髁巳藗冃闹械乃嘘幇得?。
結局沒有看懂,最后留下的血腳印,是亞瑟又殺了心理醫生么?看來還得二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