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盤點之前
5月的巴林,逐漸熱了起來,夏天又到了。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經歷了一次巴林的四季輪回。時間在有些時候就是會跑得這么快,比如在照顧孩子的日子的,一天又一天,一晃就是365天,什么都沒有留下,只在孩子的身上和媽媽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孩子又長高了,而媽媽又滄桑了。
去年的5月,我們來到了巴林,時過一年,我們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孩子們更加開朗、更加快樂。而我呢,也是收獲滿滿,從最初告別舊生活模式時的不安和期待,到適應新生活模式過程中的忐忑和艱難,到完全進入新模式時的平和和迷茫交織,再到后來無比喜愛新生活的欣喜。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你可以一步一計劃地往前走,你知道終點在哪里;而另有一些時候,你只知道你的大方向,但是你看不到終點,你只能先走幾步看看。
5月,是大寶第一次上臺跳芭蕾,看著她在舞臺上蹦蹦跳跳,我想起了第一次帶她去舞蹈學校時,她不肯進教室的情景。我仍然記得自己威逼利誘輪番上陣的傻勁兒,也正是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和孩子交流的能力如此薄弱。溝通無果之后,我把她帶了回來。我開始反思自己,我知道以后會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會發生。我問自己,她憑什么要進去呢?她連進去干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她不進去的話,她又怎么知道是干什么的?我找來baby芭蕾的各種視頻,放給她看,我給她找了一個可以一起手拉手進教室的小朋友。我說,去試一下,也許你會喜歡,不喜歡,從此不再去。然后,她進教室了,出來的時候告訴我她很喜歡,她覺得很好玩。現在,看著她在后臺跟我揮手再見然后跑去找小伙伴的開心樣子,看著她在寬大的舞臺上跳跳扭扭的快樂模樣,我不禁感慨,人生所有的事情,不都如此嗎?倘若不去試,怎么知道自己喜不喜歡,能不能干呢?
5月,開始認真對待鍛煉身體這件事情,還找到了愛好鍛煉的朋友們,當媽媽的前幾年,把心思全給了孩子們,生活變得極度單一,如今,孩子們陸續去了學校,雖然只有半天的時候,生活卻也因此豐富了起來,不斷認識新的朋友,不斷嘗試新的事情,真好。
5月,有一個驚喜,就是收到了微信給我發的開通微信公眾號原創功能的邀請,當初開通微信公眾號,只是當作一個與人分享的窗口而已,寫起文章來也是毫無計劃,文章也是寥寥無幾,完全沒有想到會拿到原創邀請,內心很感謝微信。
5月,受人邀請,拆解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把這本書又從頭至尾好好消化了一遍,寫了三萬多字的拆解內容。這次拆解,又理解了不少概念,特別是公眾領域成功的三個習慣: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通過這些拆解,這幾個習慣終于入腦了,在平常開始留心觀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否可以實踐這幾個習慣,希望自己接下來能有更多的領悟。
五月盤點
一、讀書5本
常規閱讀5本書:《游戲力》(第2次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4次閱讀)、《活出生命的意義》、《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第3選擇》
在安然育兒讀書會上拆解了《游戲力》,有文字摘要,有音頻。
《活出生命的意義》:我很喜歡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他提倡人們不要糾結于過去,而是要著眼于未來,并且要找到一種途徑實現自己活在世上的意義。接納所有經受的苦難,相信苦難是人生的組成部分,面對苦難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是否配得上他所擁有的苦難。
《活出生命的意義》、《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第3選擇》這幾本書,都是為了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而讀的,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中的思想,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活出生命的意義》,更加透徹地理解了習慣一“積極主動”,而《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和《第3選擇》都是史蒂芬.柯維的作品,再次品嘗到了閱讀同一作者其他作品的好處。以后繼續多多嘗試這個讀書方法。
二、寫文4篇
5月9日:2017年4月總結——安然讀書、安然育兒
5月11日:安然育兒讀書會
5月17日:不是孩子激怒了你,而是你的過去
5月31日:《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精讀拆解
三、英語
本月無學習。
四、健康
每日保證充足的睡眠。
練習瑜伽10次,跳健美操1次。十多年沒有跳健美操了,跳得我大汗淋漓,如果沒有老師,我肯定堅持不了一個小時,對我來說,這種高強度運動,還是要有同伴才行。
五、拓展
這個月做了兩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
1.拆解《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一次嘗試從頭至尾拆一本書,把里面的主要內容重新寫了一遍,也體會到了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對書中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后再遇到好書,會繼續嘗試這個方法。雖然很花時間,但是收獲也是同比例的。
2.去嘗試了巴基斯坦餐廳的早餐,基本都是油炸的各種餅,沾各種菜吃。
六、發現巴林
1.全家去Nurana Island。一個離島,據說是釣魚的好去處。
2. 去各國美食一條街。
3. 發現這個月是巴林花兒開得最艷最火的一個月,每次途徑二寶學校旁邊的小區,都被滿樹紅花吸引了眼球,據說,在巴林,是不是大戶人家,就看人家院子里的樹和花多不多、大不大,要養這些花兒、樹兒,需要很多很多的水和人工。
4. 體驗了舞蹈學校一年一次的演出。參不參加演出完全是家長和學員自愿,孩子要參加演出的話就交費,用于排練、買舞蹈服等,家長想要看演出也需要買票,本來以為觀眾都是家長,演出那天在觀眾廳里,聽見前排的一位家長對另一位說Thank you for coming,然后看了看還有一些老人家,我想應該還包括了家長的親朋好友們。邀請朋友、邀請祖父母、邀請兄弟姐妹們來觀看自己孩子的表演,這是和我們不一樣的文化。
寫在盤點之后
這就是我的5月,和以前一樣,忙忙碌碌是常態,只是忙碌的內容越來越是自己喜愛的內容,因此內心也越來越波瀾不驚。
同時,也感悟到,兩點:
1.人生有時候,就是邊走邊看。不當全職媽媽,我還不知道自己能干這么多事情。所以,不確定的時候,告訴自己,先走幾步看看,定會有收獲。
2.人生的趨于平靜無非兩種,一種是,接受原本不肯接受的現實,埋藏內心的火花,然后趨于平靜,但是總有點酸楚的感覺,那是埋藏久了的內心火花發酵的味道;另外一種是,丟棄不肯接受的現實,直面并點燃內心的火花,然后趨于平靜,火花一直燒著,平靜地燃燒著,是釋放的自由自主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擁有后一種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