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這位朋友,是個女生,但卻有著一個十足男生氣的名字——建飛。朋友們開玩笑的時候,她便有了各種昵稱,小飛、小飛同學、小灰(分不清h、f的人~)。
小飛同學下課后總喜歡去問老師各種問題,因此大部分老師都對她頗有印象。大三下上院長的《新聞評論》課,小飛同學一如既往發揮積極提問的精神,幾乎每節課下課都會去追著院長問各種問題。院長說話似乎自帶一種語重心長之音,課下是“建飛啊,你寫的這個評論…….”;課上講評論作業時,則是“……比如說,像建飛同學這篇評論……”。于是,小飛同學又多了兩個昵稱。不過小飛同學倒是不介意有這么多昵稱,用她的原話就是“楞個可愛”……
有時候,你簡直無法理解小飛同學的思維,還有她那偶爾低到爆棚的情商。某個清明節前夕,上完假前的最后一節課,同學們紛紛跟老師告別。小飛同學也不例外,只不過她說的是“老師,節日快樂”。空氣瞬間凝固,看著老師那瞬間拉黑的臉,小飛同學似乎才明白了什么。不過正當你以為下面她應該會道歉的時候,她卻立馬跑了,剩下一臉尷尬,石化在原地的老師……
事后,面對朋友們的追問和“指責”,小飛同學是這樣回答的“其實當時我真沒想那么多,清明節本來就是個節日嘛,我當時就脫口而出,說完才意識到,哎,太尷尬了,所以我跑了,不好意思再面對老師了……”
有段時間,小飛同學的手機輸入法出了點問題,沒辦法打出中文字,和她的聊天,你不得不很費力去理解那由拼音和英語組成的句子。在朋友們的“能用正常語言嗎?”的請求下,小飛同學實在難以挨個解釋,于是特在朋友圈發了以下通告。
“I have been laughed cry by myself. If you want to chat with me, you must get used it as the same to me. Wo yi jing guangergaozileha”,配圖是她和某朋友的聊天截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契機,小飛同學突然下定決心練習口語。于是,那兩天和小飛同學的對話通常會是這樣。
朋友:中午吃什么呢?
小飛同學操著一口夾帶方言口音:let me 信可(think)……
讓人只想對著她大喊“說人話!”
某次,小飛同學在地鐵上遇到一個向她借錢的人。對方給出的原因是,因錢包掉了,但是著急回家,沒有路費。據小飛同學的講述,他們的對話大致如下。
小飛同學:你需要多少呢?
對方:你有多少?
翻遍包包,發現竟沒有一分現金…….
小飛同學:我沒有現金,轉支付寶可以嗎?
對方:當然可以啊……
小飛同學掏出手機,操作了半天也沒轉成功,因為地鐵里的信號實在太差了……
小飛同學:真的很不好意思,這里信號太差了,我轉不上……
對方很無語,默默地走了……
但是小飛同學心里蠻內疚的,覺得自己沒有幫助到別人,回到寢室跟室友講了這段故事。室友們直笑罵她太蠢,這么明顯的騙子都沒看出來。但是,小飛同學是這樣說的:“我看他不像騙子啊,我也沒想那么多,如果別人真的是需要幫助呢…….”于是在室友層層分析下,小飛同學才確定自己確實是被騙了,不過還好,也沒騙成。遇到這么好騙又沒騙成的人,騙子或許也是第一次遇見吧,論其心理的陰影面積……
關于小飛同學有太多讓人捧腹,讓人無語,有時還會讓人尷尬,也讓人感動的故事。
比如,她會在你生日前,悄悄買好禮物;即使自己不想逛街,卻愿意陪心情不好的你;她總是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也總是很真誠地去幫你;有時你會嚴重懷疑她的“雙Q”值,但是接觸久了,你會發現她只是活得很簡單,不喜歡花心思計較,做事很直接,經常“不經大腦”,時常讓人苦笑不得,卻也能讓人感受到她那份傻傻可愛的善良。雖然有時候會被她弄得很無語,甚至有些“恨鐵不成鋼”,但和她相處你總能感到輕松,沒有顧慮和計較。
嗨,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位朋友呢?有些“奇葩”,卻很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