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和她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應該是在桂花香滿園的八月,記憶中的八月是軍訓的心潮澎湃,是入校后頭發被剪成板寸后,每一張張帶著抱怨的臉,也是每一個枯燥的夜晚,令人乏味的蟬鳴。而在這樣的看似尷尬的歲月,我認識了她,她有一個很恬淡的名字,名叫曉妍,第一次見她,他就這樣安靜的站在講臺上,靜靜拿著一支簽字筆在處理新生入學的相關事宜。當我再一次上下打量她,清瘦的身材,干凈的馬尾,還有一副標志著她身份的眼鏡,不錯,這就是當年花開半夏的時節,我高中入學的第一位班主任,也是我們班的第一任語文老師,直到現在,我都難以置信,那樣清瘦的身材,那樣弱小的身體,是怎樣的勇氣使她可以一起對付坐在教室里的那一枚枚青春期的炸彈。那一年,我十六歲,那一年,曉妍二十六歲。
這是的我,懷著無比憧憬的心情,穿著一身稍大的校服,坐在第一排,歪著偌大的腦袋,呆萌的就這樣一邊做著青春的夢,一邊在這樣一間熱的嚇人的教室續寫著我每一天不斷單調重復的真實的荒野求生一般的的高中生活。
?高中教師的生活是你艱苦的,在薪酬和工作量及其不對等的情況下,曉妍依舊可以拿出班主任的范,一方面,把發揚艱苦奮斗的學習精神身體力行的灌輸到我們腦袋中,另一方面,在班級之間的你爭我斗之中,曉妍更是拿出一副女強人的派頭,恰如其分的行使著班主任的應有的權力,也正是因為一年多的灌輸,當我再次回想起當年的高中生活,這些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思想在現今的社會生活中,也的確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并且讓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
我想,讓我真正覺得,她是一個文化工作者的時候就是在她上課的時候,也許,無論是對于她還是對于我們,這都代表著是一種享受,而非一種任務,她教的是語文?,而在我看來,她教的是文學的鑒賞,無論是古文中的兵術戰術,還是唐詩宋詞中的意境,亦或是現在文學中獨特而新穎的特點,在她的口中,卻不再是語文課本上那一行行單調的文字,這時的她,神采奕奕,將文科女的恬淡的氣質揮灑的淋漓盡致,而她在課程上的厚積薄發的方式,直到現在,我還依然記得。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有緣,是因為他們之間一定會存在共同的磁場,無論人和人之間隔了多久,也總會通過另外的其他的方式去相互影響,曉妍,在高二的時候不在當我們的班主任,曉妍,在高二快結業的時候懷孕了,曉妍懷孕后悄悄地辭職了,而她辭職的那個夏天,給我留下的是當她穿著孕婦防護服時臉上洋溢的幸福的模樣,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陽光灑在她微笑的臉上?,教室里面的雷鳴般的祝福的掌聲,畫面,就這樣被定個在這里。那年夏天,那一絲花香,那祝福的掌聲,那飽含淚水的一幅幅面孔,一切就這么淡淡的,淡淡的,消失在黃昏的晚霞下,塵封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里。
苦行是那樣的荊棘叢生,路是那樣的蜿蜒不可琢磨,就這樣,我們沿著自己的路苦行著,而唯一能聽到的是曉妍星星點點的消息,曉妍生了個可愛的男孩?,曉妍不再做老師了,曉妍……
再次看到曉妍,仍舊是夏季,這時的我已經大學畢業,經過的高中艱苦的三年,又遠赴苦寒的東北研修了四年法學,本來捧著宏圖壯志,卻在招聘會上屢次碰壁,那個時候的我,就像幽魂一般不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怎樣。通過某種聯系方式,我聯系到了曉妍,?我們約在雍和宮的一家素食餐廳,這時的曉妍并沒有變化,唯一有變化的是她的手上纏著一串被磨得很亮的菩提子,原來,曉妍信佛教,我們聊了一會分別后的經歷,然后我訴說了現在自己找工作的焦頭爛額,曉妍淡淡的說:“別著急,隨遇而安!”隨后擺弄著菩提子,說:“我記得我在生兒子之前就已經信佛吃素了,不知有多少人勸過我要營養均很,多吃禽蛋乳肉,可我還是心一橫,懷孕期間一直吃素,直到分娩的時候,順產沒成功又被拉去剖宮產,但是,我很有信心,我知道,我的兒子沒問題,也很健康,因為我相信善因善果,佛,是廣博的,他會給你最客觀的答案。別擔心,工作的事隨遇而安,你種下那么多善因,不怕沒有善果?!逼鋵?,當時我聽了她的話并沒有完全理解,但是,我焦急如火的心反而靜了下來。
飯畢,我們各自離開,在地鐵上,我就接到了曉妍的電話,她的先生幫我爭取了一個了工作面試的機會,原來,曉妍一方面恰如其分的安慰我,另一方面想辦法給我提供面試機會,在當今這個社會下,這,就是朋友。
從良師到益友,曉妍在良師階段,教會了我如何厚積薄發,如何做人;作為益友,曉妍對我的窘況感同身受,通過自己的經歷讓我隨遇而安,伺機而動。她的那一份恬淡,一份寧靜,像鏡子一樣照亮了匆忙趕路的我。向微風一般,載酷夏下輕輕地帶來了一絲春一般的清涼。
謝謝你,曉妍,我的良師,我一輩子的?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