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芳華筆尖勾勒的世界
?前面我們了解了胡蘭成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才情他的品行,都讓我們都對他有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熟悉女主人公張愛玲。今天,拆書第二章p47-86頁。
01
一九二零年九月三十日,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張家公館。她的祖父張佩綸,二十二歲就中了同治辛未科進士,授編修。在朝廷的大考中,獲取第一名,被授翰林院侍講,晉升為日講起居注官,伴隨光緒左右。
但官場之事并非事事如意。在一八八四年,張佩綸在福建與法國殖民軍大戰時大敗。身為主將的他臨陣脫逃,成為戴罪之臣,流放到邊疆充軍。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才深刻的領悟到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道理。
四年后,張佩綸刑滿入關,此時的他,既喪妻又落魄。清朝中堂李鴻章惜才,將其招募為西席。還將自己年僅二十二歲的長女李菊藕許給年逾四十的他,全然不在意他的過去。
婚后,兩人有了一兒一女,兒子便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女孩是其姑姑張茂淵。
張佩綸并沒有隨岳父的意愿東山再起,而是帶著妻兒歸隱鄉下,過起了田園生活。一起帶走的還有李家贈送的數畝田地、洋房及數不盡的古董金銀。
02
張廷重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他是舊時代的產物,自小便熟讀八股文,想著科舉能一舉中的,衣錦還鄉。可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清朝覆滅,科舉考試不復存在,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從此一蹶不振,帶著父母所留給的萬貫家財,開始了游手好閑、肆意揮霍的奢靡生活。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為名門之后,接受過新式教育。她清高孤傲、寡淡清冽,積極向上;會彈鋼琴,會做衣服,喜歡讀外文書籍;她最大的理想就是去遠方。
一個新,一個舊,兩個相反方向的人卻被一紙婚約捆綁在一起。
張廷重婚后并沒有改變,每天的生活依舊是豪賭、吸煙,嫖妓。荒唐的生活讓他與自己的妻子漸行漸遠,更因為他在外娶了另一房姨太太,直接逼走了妻子黃逸梵,與其小姑張茂淵一起出國留學。
在后來的日子里,張廷重的身體因吸食大煙而每況愈下,念起與妻子的諸多好處,他決定痛改前非,于是,他給妻子寫信,戒煙,不再納妾,并把家移至上海重新開始。
黃逸梵回來后,兩夫妻關系有所好轉,她便靜下心來,專心的教女兒繪畫、彈鋼琴、學英文,母女倆最快樂的時光,就是一面讀書,而張愛玲在一邊插科打諢,惹來母女倆的一陣捧腹大笑。
新舊兩種思想有交集,更多的是碰撞。張廷重與妻子發生激烈的爭吵,先是反對妻子把張愛玲送入學堂,接受新式教育;其次是不出生活費,而是叫妻子來貼補家用,他只是想留住她,卻是用錯了方法。最后,逼得黃逸梵選擇協議離婚,離開張家。
03
在妻子離開后的一段日子里,張廷重也陪著女兒一起談雜事、論詩畫。可是好景不長,張府又迎來了新太太孫用蕃,有著顯赫家世并吸食鴉片成癮的冷血陰鷙的女子。
孫用蕃的來臨促使這個家一天比一天恐怖,為了趕走張愛玲,孫設計陷害,故意說是張愛玲打了自己。那個時代,女子的地位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可以說說張父對其有絕對的控制權。故而張父不分青紅皂白的對著張愛玲就是拳打腳踢,可以說是狠心至極。姑姑張茂淵來說情,居然被張父打得住進了醫院。接著張父把愛玲關在房間數個星期,在這期間,她突然生了嚴重的痢疾,每天疼得翻來覆去,卻沒有人為她請醫生,讓她就這么痛著過了半年。
是鴉片毒害了張廷重,讓他泯滅了親情?還是婚姻讓他變得如此?不得而知。
最終,張愛玲和弟弟忍無可忍,逃出了張府,逃到了母親家里。但母親的能力有限,只能負擔一個,弟弟回家。
張愛玲的夢想是去英國讀書。母親非常支持,特地為她請了每小時五元的猶太裔的英國老師。而張愛玲也沒有辜負母親的培養,在一九三九年英國倫敦大學舉辦的招生考試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績入選。
因二戰爆發,倫敦夢碎。張愛玲轉而赴香港大學就讀。在港大里,張愛玲非常努力的學習,她將自己隔絕,每天除了圖書館就是學習。付出總是有回報,她門門功課第一名,還獲得了兩項獎學金。
04
張愛玲對于文學的天賦最早是在她幼時寫過《摩登紅樓夢》的長篇小說;剛滿十二歲又在圣瑪利亞年刊上發表了第一篇著作《不幸的她》,同時,在校刊《國光》上發表兩篇小說《牛》和《霸王別姬》。
她在獲獎作品《天才夢》中寫道: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她雖然帶著耀眼的光環出生,卻是一生坎坷。
冷靜而執著,悲涼而壓抑。既是她性格的寫照,也是她作品的風格。
一九四三年,張愛玲帶著她的小說《心經》,敲開了雜志社的大門,隨后一發不可收拾,《琉璃瓦》、《連環套》《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十多本小說,讓她在上海灘的名聲大躁。
如她獨具特色的文風一樣,張愛玲對于穿著更是有著獨特的見解,那便是喜歡“奇裝異服”。
“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這個也許就是對她的文以及對她的著裝最好的詮釋。
謝謝閱讀。
作者:山丘上的石頭一個追夢的人。
微信公眾號:山丘上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