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火了這么久,卻一直沒有去翻閱,因為我潛意識里認為這可能就是本以明朝為背景的網絡小說。直到最后一節大課,先生建議先通過這本書接觸王陽明,才激起好奇翻開了它。本書應該有7部,已讀3部。在讀完第一部時,我就覺得需要在心里暗自向作者道歉,這著實不是本流行網絡小說,這簡直就是明朝正史啊!當然,我也不知道書中是不是都是正史,我書讀得少,尤其是歷史類,我了解歷史不是從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就是從各類半真半假的電視劇里,只是作者有則依據史書,無史書記載則嚴肅推測的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書很認真,它所描述的歷史也就應該很真實。
? ?作者寫這本書的語氣極其白話,就像鄰居夏天坐在小院里搖著蒲扇拉家常,把極為嚴肅的歷史講的像故事。更妙的是,作者雖以各位皇帝在位時間為主線,但歷史進程中對這個時代或大或小有點影響的人物,全都包含到書里了,我甚至覺得本書改名叫明朝那些人也未為不可。想來這都是這本書能火的重要因素吧。
? ?我目前只讀到第三部,就先談談前三部里位份高的皇帝們吧。
? ?開國皇帝,朱元璋,那小時候的苦就不用說了,做和尚的苦也不說了,關鍵是從他造反開始,歷史長河就永遠記住他了。朱元璋這人還是賊精賊精的,造反時既勇武又會做人,還會審時度勢,要不就能當上皇帝了嘛。朱元璋開國,對百姓來說確實是件好事,把腐敗的元朝給滅了嘛,然而對做官的可就麻煩了,官不聊生啊,皇帝對當官的要求太高了!當官的要被特務們暗中盯著做事,還不給多少工資,忍不住想貪一點的話那不僅要你的命能連你七大姑八大姨全給滅了。所以建國后,朱元璋沒少砍人,開國元勛們基本腦袋都不在了。不過朱元璋這么做也有苦衷,他得為他孫子、下任皇帝著想啊,怕他孫子不服眾。可惜啊,這也給他孫子帶來災難,也就是朱棣篡位事件。
? ?皇太孫朱允炆懷著仁慈之心,皇帝當的還可以,就連他叔叔謀反他還不停關照部下千萬別傷了他叔叔,這下好了,手下本來就沒幾個大將,位子終是被叔叔給搶了。
? ?而這位朱棣皇帝,總的來說,雖然造反這件事將百姓置于水深火熱,但他當上皇帝后還是很盡職的,把國家治理地井井有條。剛好這兩天在北京,游覽了首都,參觀了故宮,心里不由對朱棣的另一大貢獻由衷表示敬意,因為正是他六百年前的遷都決定,成就了今天的北京,而他先進的城池規劃方案,成就了故宮這一民族最大的瑰寶,受用至今。
? ?這位皇帝挑選的繼承人也是極好的,朱高熾朱瞻基這兩代皇帝,雖然壽命短了點,一個在任一年一個在任十年,但是為大明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人民的好皇帝,也為大明譜寫了繁榮昌盛。
? ?再接下來的皇帝,好了,一個個開始跑偏了。朱祁鎮,好好的皇帝坐著,偏受太監蠱惑跑去打仗,被俘虜了,然后作為人質走南闖北,結果大明重新推舉了個皇帝,把朱祁鎮奉為太上皇,其實就是不要他了。新推舉的朱祁鈺從一開始的不樂意做皇帝,到享受這天下第一的權利,在太上皇回來后,怕自己皇位有風險,竟把朱祁鎮給囚禁了。可惜啊,最后還是朱祁鈺早掛了一步,朱祁鎮在幾個流氓的幫助下,又成了皇帝。不過從朱祁鎮的事跡可以看出,就算不是皇帝,他應該也是很有魅力的一個人,譬如說他有個不離不棄只愛他的人不愛他的權的錢皇后,譬如說他身為人質還能另敵方高層折服并成為知心朋友。
? ?他的下一任朱見深,顯然某些風月傳說勝過了他的政治成就。這位皇帝因為一種心靈寄托一直深深寵愛著可以大他一輩的萬妃,不想萬妃心腸歹毒,自己生不出孩子也不讓后宮別人生。好在天道良心,宮女太監們自發保護起一個宮女生下的小孩,也就有了后來的朱祐樘。雖然朱見深沒能開多少枝散多少葉,有這一個好孩子也是不錯的。
? ?黑暗中成長起來的朱祐樘,卻一心向著光明,他登基后,也是位好皇帝,善良而心系百姓。可以說,他和朱高熾朱瞻基一樣,在皇帝這個崗位上都是優秀工作者。
? ?要做好皇帝,就得時刻心系天下,不能貪玩,然而下一位皇帝卻十分貪玩,他就是朱厚照。這位愛跟著太監胡鬧的皇帝,甚至偷偷跑出京城耀武揚威去打仗。不過史書中多對這段歷史黑化了,作者分析,實際上朱厚照是真的打過勝仗的,咱們不能因為人家不是好皇帝就把他的一切都功德都抹殺。還好這位貪玩的皇帝還知道需要能臣為他治理國家,并不是昏庸無道到把能臣都撤掉砍掉。這個時代,也因為一個人兒大放光明,這個人就是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