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老話說看史使人明智,歷史如果寫的生動有意思,還是會有蠻多人看的,比如這套明朝歷史的書,算是開了通俗歷史的先河。在史料基本可以采信的情況下,用同理心去體會古代人的選擇和結局,能激發閱讀興趣,讓更多的人不害怕歷史的枯燥,主動擁抱歷史,善哉。同樣的,歷史無信史,過去的事情,能摸清基本的脈絡已頗為難得,不要幻想一切百分百還原,寫歷史的人,看歷史的角度,看歷史的人,都會影響歷史記錄的文字和理解。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本:

此本講朱元璋:一方面勵志,作為白手起家的典型,這一路逆襲,還真不容易。另一方面思想障礙:不想受束縛直接砍掉丞相制度,結果文官集團宦官集團錦衣衛集團各個對皇權都是制約;不想有腐敗直接錙銖必較并嚴刑峻法,結果養不活自己的官員腐敗層出不窮,不腐敗的官員一把年紀還只能自己勞作才能有衣食;殺人如麻,狡兔死走狗烹,能在四大案后依然碩果僅存的,真的是祖墳上冒天陽光而且沖天光柱的那種,最搞笑是前一秒還跪著受審后一秒上堂判案,人生跌落起伏好大一出戲。

連帶著講了朱允炆,印象最深刻是告誡武官不要讓他背負殺害叔叔的罪過,說他天真還是說他仁慈?在皇權面前,連父子甚至母子都能相殘,果然是沒經歷過血腥的溫柔孩子啊。皇權不是過家家,成王敗寇,即便是自家人,依然如此。

第二本:

朱棣的造反有種要做不做最后做成的味道,如果朱允炆選擇的部隊主帥靠譜一點,朱棣的造反還是不能成功,以朱允炆的性格至多邊境多養一個庶人。朱棣打仗是有風幫忙,加上敵對方的豬隊友一道勿使吾殺叔的護命金牌,加上敵對方不靠譜的主帥,讓明明還在成長期的將領朱棣成為一代軍事雄主。也正因為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各種擔心、各種下西洋、各種四方來朝、各種修書永樂大典,國泰民安好一段時間。姑且不論皇帝本人心路歷程是否舒適,對于老百姓,跟誰不是跟,重點是安居樂業。

姚廣孝有意思,就是要造反,其他都不要,這種天生反骨,實在讓人驚嘆。也正是這種除了想造反其他啥都不要的態度,反而保全了自己,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嘆息。臨死前的請求,讓我反思,一個人一輩子都知道自己的追求并實現了自己的追求之后,會感嘆追求之外的缺失,人,真難過一輩子。

朱祁鎮,一個能以柔克剛的男人,一個即便是身處敵營依然能用個人魅力軟化甚至贏得敵人尊重的男人,一個能擁有一個全心全意對自己的皇后的男人。作為能回歸故國的俘虜皇帝,我暫時只聯想到越王勾踐,也實在是不容易。皇帝果然是個高危職業,但作為戰俘的太上皇在面對將士對自己置之不理,大炮直接向著自己轟的情況,人生起伏幾十載,挺難的。

朱祁鈺,這是個不想當皇帝、害怕當皇帝、當了皇帝后想手握大權心狠手辣的皇帝。朱祁鈺的皇位是在皇帝哥哥被俘虜、國家岌岌可危之時,親眼見證了文臣骨子里的武將氣質,甚至直接在朝堂上將人打死的情況下,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不容易。京城保衛戰贏了,皇位鞏固了,朱祁鈺就千方百計不希望皇帝哥哥回歸,可沒人猜的透老天的安排,一個小人物三寸不爛之舌竟然不費一兵一卒一金一銀帶回了皇帝哥哥。為了自己皇位穩固,只能心狠手辣囚禁自己的哥哥,沒有絲毫骨肉之情。好不容易讓文官們接受自己的兒子取代哥哥的兒子做太子,還是沒人猜的透的老天繼續安排,正統非朱祁鈺這一支脈,不過是李代桃僵,是歷史的機緣巧合,太可憐了。

第三本:

朱見深,一個懦弱的人是如何讓朝堂烏煙瘴氣,后黨、閹黨、春黨、仙黨、混黨,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一出鬧劇。畢竟上舞臺折騰的人段位不高,所以只是一場混亂,漫天雞毛。

朱佑樘,生于憂患卻能選擇寬恕,這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純粹的高尚的人。小時候的經歷讓人感嘆,人間還是有人性的光輝的,即便是在最混亂的時代。聯想到雙城記開頭: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是辯證法啊。手握大權卻能選擇寬恕、仁愛,只嘆息,好人不長命。要不是朱佑樘承上啟下的十年,估計明朝國祚沒那么長,畢竟這個朝代,不靠譜的皇帝,真不是一般的多。

朱厚照,這位哥哥可以撐起一本書的篇幅,太好玩了,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能明辨是非的正常人,肆意妄為的皇帝。他脾氣挺好的,即便大臣各種威逼利誘,反正他不聽你的,但也不殺你。他總能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為了出關,算計好時間,躲著大臣;為了南巡,好不容易盼來了寧王叛亂,御駕親征最后成了一路釣魚,還順帶騙騙大臣:“你這么鋪張浪費給我做飯吃,我就不吃了,你將飯菜折成銀子給我罷。”這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在和大臣做一個撒嬌的動作,終身都在做這個動作,而且還留下了一個謎團給后世,他究竟是如何送命的。他會是一個好玩伴,但不是一個好皇帝。

第四本:

能撐起一本書篇幅的朱厚照,果然占用兩本書,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聰明皇帝。從普通藩王到皇帝龍門,對于一個只有十來歲的孩子而言,即便聰明,也是可憐。一當皇帝就不能認爹娘,剛到京城就不讓走正門,大臣們油鹽不進威逼利誘,直接造就了聰明皇帝的只相信自己。從夏言到嚴嵩,這是皇帝玩大臣;從嚴世蕃到徐階,這是大臣玩皇帝。當然,徐階也是從被玩好不容易才轉化成玩。

中間穿插了沈直的海盜史,穿插了戚繼光、徐炳、胡宗憲,果然上行下效,皇帝好玩,朝堂上好玩的人和事也少不了。嘉靖皇帝喜歡求仙問道,而且還被宮女無密謀但同舉動的絞殺過,最開始還上朝做做皇帝樣子,后期干脆不玩朝堂,開創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河。嘉靖皇帝的一生,是精彩紛呈的一生,如果不生在皇家,不做皇帝,估計也不會這么逍遙,畢竟沒有皇帝的集權,想玩大點估計也玩不了多大。

第五本:

朱載垕,短命皇帝,但有隆慶新政。明朝的大臣們,雖然被朱元璋砍去了丞相,但文官集團的實力,不是蓋的,知識分子的斗爭,那能叫斗爭嗎?高拱、張居正,這文官的斗爭,不是蠅營狗茍,勝似蠅營狗茍,其實蠅營狗茍是生活的常態,誰也不干凈,誰也別逼急了。

當然,海青天出場了,在嘉靖年間,這位牛人就隆重登臺,是個實誠人,也不算笨,可惜,是個不管規則不知變通之人。

萬歷皇帝,又是濃墨重彩的皇帝,一本書的篇幅絕對講不完的。畢竟這是幾十年不上朝,打破自家爺爺不上朝時間記錄的皇帝,歷史上牛逼轟轟的主。張居正作為帝師,雖然呼風喚雨幾十年,可惜敵不過時間,畢竟已經長大的老虎,怎能一如既往同弱小時貓咪般溫順,大老虎是要亮爪子的。可惜了張居正那長子,在死后被清算中太過可憐,怎么說也曾是帝師的長子啊。好在萬歷皇帝也知道自己過分了,最后還是稍微讓張居正家里人有點活路。

另外,有蠻多的篇幅在朝鮮打仗上,雖然說歷史上對此記錄著墨不多,原因是這場戰爭對明朝而言不是什么大事,畢竟打仗的軍隊才幾千幾萬人,即便對手日本壓上所有家當,即便參戰國朝鮮是全境戰爭,但對明朝,還真不是啥事。記錄這件事,對于抗日戰爭,還是有歷史借鑒意義的,畢竟,有時候,爪子還是要亮的,有些人,不打不服,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第六本:

朱常洛,太可憐,生下來就地位低、待遇不好。一直被當成爭國本的道具,卻死活不讓國本讀書識字明理。好不容易當上太子,還被刺殺,而且刺客只是一農民,刺殺工具只是一普通木棒,刺殺手段是直接打過來,太沒有技術含量,對不起皇太子的名號了吧。好不容易當上皇帝,放縱了一把,就被瀉藥折騰的三葷五素,最后一顆紅丸直接上天。

朱由校,出名的木匠皇帝,最重要,可憐人朱常洛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也沒讀過多少書。從小就被妃子、太監、大臣們各種搶奪,因此這個皇帝,對皇帝該做的制衡皇權興趣缺缺,反而對需要摒心靜氣的木匠活計心有所屬。

本書的皇帝們都沒有太大作為,所以此書重點是東三省守衛之道和大臣、太監、后妃的爭斗之法。清朝起家甚是可疑,十三副遺甲,憑什么其他部落都各種被打壓,就皇太極統一了女真?對于只搶劫不生產,甚至殺平民的游牧民族活法,極為不忿。即便生產力決定了游牧民族不可能有手工業、農業,但至少要保證普通老百姓有一個相關穩定的環境能安心生產啊。

至于朝堂,在這些個沒有太多個人特色的皇帝統治的朝堂上,吵過來吵過去,只有一種感覺,菜市場吵架,看著窩心。知識分子之間的罵戰,有時候也挺無聊、聒噪的。加上鄭貴妃、李選侍,還有大名鼎鼎的魏忠賢,一出好戲?不,一出懷戲,看不下去。尤其是最后東林黨和魏忠賢的戰斗,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也就算了,秀才們還自以為自己清潔,一副我就是要保留自己風骨給你看的架勢,命都不要,風骨有用?

第七本:

要到最后了,老實說,挽大廈于將傾,不僅僅需要牛人,也需要大廈本身根基尚在氣運猶存。歷史進行到這里,明朝有這么多烏煙瘴氣的皇帝反復折騰,大臣、妃子、太監們打打罵罵殺殺,國家經濟拆了東墻補西墻,果然氣數到了,撈不起了。

木匠皇帝掛了,崇禎皇帝姍姍來遲。費時費心韜光養晦,終于收拾了魏忠賢,但那又如何?朝堂上無可用之人,對外抵御沒有足夠經濟支撐,整天就是內斗虛耗,聒噪的蚊蟲反復嗡嗡,心煩意亂,皇帝果然不是個好活計。干活最多,沒有夸獎和認可,所有事情只能自己扛,所有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天下百姓都是你的,扛著吧,君父皇帝,高危工種啊。

老百姓也不好過,寧為盛世狗,勿為亂世人,尤其是在朝代將倒之期。加在皇帝和老百姓之間的文武百官公卿貴族們,也不好過,隨波逐流混著?血氣方剛斗著?亂世,沒有好過的。

最后,總結兩點收筆。第一,人應該有自己的原則,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自己的原則一定要堅持。即便是萬丈懸崖,我也能微笑上路,無所畏懼,信念,堅持,原則。第二,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對于歷史人物,功過不看史,看人心,看己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78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01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91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74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4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2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5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9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42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8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5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6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2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9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