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明起源于希臘經過羅馬帝國,中世紀到近代歐洲。
歐洲文明發端之初它的組成三元素。1,古希臘和羅馬文化,2,基督教(猶太人民之民族宗教),3、對羅馬帝國進行侵略的日耳曼帝國的戰士文化。
希臘并不是單一制國家而是由城邦組成,一個城邦是一個城鎮,四周有一圈土地環繞,每個人可以在任何時刻進去,希臘人加入城邦就像現代人加入俱樂部一樣,具有群體歸屬感,而民主政治就是從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他并不是代議式民主,不用選議員,而是所有男性公民群居于某個場所就公共事務進行討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過投票表決。
羅馬人比希臘人更驍勇善戰,他們用來治理帝國的法律比希臘人高明,對打仗和治國方面都極為有用的工程建筑水準也在希臘之上。我們在學校里學幾何,將幾何當做習題來做,而希臘人認為宇宙萬事萬物背后必然有簡單規律和邏輯的原理在支撐,像幾何學就是。希望研究科學并不像我們先是由假設再去驗證,他們認為,只要你開始開始思索努力推敲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因此,他們根據靈感大膽揣測。正如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曾說過唯有得到,唯有答案簡單,才可能近乎正確,他們都能用數學公式提出解答,用方程式描述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移動。
基督教開始受到羅馬政府的迫害,羅馬政府是包容的,他們所統治的帝國有許多族和宗教組成,只要你規規矩矩不惹事,羅馬人都會讓你有路可走,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你可以信奉自己的宗教,只除一點,你必須對皇帝敬拜,因為羅馬人相信君主的地位與神明無異,而猶太人只敬重中基督教,拒絕參拜羅馬皇帝,以至于羅馬人將猶太人是古板的頑固的,把他們當作顛覆分子,想要除之而后快。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成為基督教徒,公開表示支持基督教,他希望通過信仰基督教讓他到帝國超越其他帝國,從此猶太人有被追殺到了獨尊的地位,尤其是50年后的一位皇帝羅馬皇帝更是將基督教列為國教,排除異教。
這個混合體的第三組人馬是日耳曼民族,是入侵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的蠻族。日爾曼民族不注重文化的傳承,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以至于后人對他們侵略帝國之事所知極少。有文字顯示日耳曼民族的首領和戰士一起生活,一起打仗,他們為打仗而活,首領為勝利而戰,戰士為首領而戰,同時日耳曼民族依靠戰爭和掠奪來供養旗下的戰士,他們認為依靠流血換來的東西卻去流汗得來的東西是沒骨氣等而下之之事。
日耳曼侵略羅馬帝國的時候,并沒有摧毀它的意圖,他們的目的在于攻城略地,搶占肥沃的土地安家落戶。他們愿意承認羅馬君主的統治權,然而此時,羅馬大部分土地被占領,羅馬君主已無轄地可治,羅馬帝國走到了盡頭,日耳曼必須自己開始統治社會,但是由于他們目不識丁,不知如何治理國家,導致統治區域各自為政,暫亂不斷,而此時的教會并沒有因為羅馬帝國的崩塌而消失,相反幸存了下來,日耳曼需要借助教會幫它治理國家,教會也需要日耳曼的幫助,于是教會和日耳曼走到了一起,但是由于他們不是自然而然結成的同盟,是不穩定的結合。好戰者與基督徒結成同盟,戰士演變成了騎士,他們為正當理由而戰,教會鼓勵他們去攻打非基督教徒,騎士同時還要保護弱者,尤其是保護出身貴族的名門淑女,后來騎士絕跡之后,演變成了紳士風度。基督教對希臘羅馬學術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將希臘哲學、思維、學術、邏輯性的東西和《圣經》結合在一起,用學術來支持基督教的合法性,此時學術是基督教的,騎士是基督教的,這個世界成了基督教的王國,公元1400年這個聯盟崩裂。